一种防止盘条划伤的吊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29130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7: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止盘条划伤的吊具,涉及吊具技术领域,包括吊具本体和防划头,吊具本体上设置有叉头,叉头一端固定设置于吊具本体上,叉头另一端设有孔;防划头包括半球头和过渡部,在叉头的端部设置半球头,半球头表面光滑且无棱角,因此将叉头插入盘条中起吊时不会划伤盘条,过渡部的一端固定设置于半球头的非球端面上,过渡部的另一端插入孔中,防划头的球面上设置有沉头螺纹孔,防划头用螺栓固定于叉头的端部,螺栓未漏出半球头的表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盘条在起吊和运输过程中不会被吊具的叉头划伤,确保了轧材的表面质量,提高了盘条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盘条划伤的吊具
本技术涉及吊具
,特别是涉及一种防止盘条划伤的吊具。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高速线材生产的盘卷从运输线上下线后,需要使用成品吊具吊入成品库,成品吊具基本有两大类,一种为电磁盘式,一种为双叉式,前者虽然避免了吊具与盘卷的接触划伤,但仅适用于盘卷外形质量较好的小规格线材,当轧制较大规格线材时,由于盘卷存在错卷不平整情况,电磁吊盘与盘卷表面接触面积小,容易产生掉落的危险,因此后者使用更普遍,双叉式吊具在使用过程很容易造成两个叉具端头的棱触碰盘卷端部和内部,尤其是在起吊时容易对盘条表面造成不同程度的划伤,给轧材的后续使用带来质量隐患。因此,设计一种防止盘条划伤的吊具,是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止盘条划伤的吊具,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使盘条在起吊运输过程中不会被吊具划伤。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防止盘条划伤的吊具,包括吊具本体和防划头,所述吊具本体上设置有叉头,所述叉头一端固定设置于所述吊具本体上,所述叉头另一端设有孔;所述防划头包括半球头和过渡部,所述过渡部的一端固定设置于所述半球头的非球端面上,所述过渡部的另一端插入所述孔中,所述防划头的球面上设置有沉头螺纹孔,所述防划头用螺栓固定于所述叉头的端部。优选的,所述过渡部和所述孔过盈配合,所述防划头上还设置有拆卸顶丝孔。优选的,所述叉头包括叉筒和内套体,所述内套体的外壁的直径与所述叉筒的内壁的直径相同,所述内套体的外壁固定设置于所述叉筒内壁上,所述防划头用所述螺栓固定于所述内套体上。优选的,所述防划头为铝合金或铜合金。优选的,所述内套体焊接于所述叉筒内壁上。优选的,所述吊具本体包括承重吊杆、若干个吊环和承重立板,所述承重吊杆的一端和所述叉头的一端均固定设置于所述承重立板的同一端面上,所述承重吊杆和所述叉头平行设置,所述承重吊杆设置于所述叉头的上方,所述吊环固定设置于所述承重吊杆上。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止盘条划伤的吊具,包括吊具本体和防划头,吊具本体上设置有叉头,叉头一端固定设置于吊具本体上,叉头另一端设有孔;防划头包括半球头和过渡部,在叉头的端部设置半球头,半球头表面光滑且无棱角,因此将叉头插入盘条中起吊时不会划伤盘条,过渡部的一端固定设置于半球头的非球端面上,过渡部的另一端插入孔中,防划头的球面上设置有沉头螺纹孔,防划头用螺栓固定于叉头的端部,螺栓连接较为紧固且易于拆装,螺栓的螺栓帽也未漏出半球头的表面,在起吊过程中也不会划伤盘条,因此,本技术使盘条在起吊和运输过程中不会被吊具的叉头划伤,确保了轧材的表面质量,提高了盘条的使用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防止盘条划伤的吊具的正视图;图2为图1中的防止盘条划伤的吊具的俯视图;图中:1-承重吊杆、2-承重立板、3-叉筒、4-内套体、5-防划头、6-拆卸顶丝孔、7-沉头螺纹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止盘条划伤的吊具,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使盘条在起吊和运输过程中不会被吊具的叉头划伤。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技术提供一种防止盘条划伤的吊具,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吊具本体和防划头5,吊具本体上设置有叉头,叉头一端固定设置于吊具本体上,叉头另一端设有孔;防划头5包括半球头和过渡部,在叉头的端部固定设置一个防划头5,防划头5上的半球头表面光滑且无棱角,因此将叉头插入盘条中起吊时不会划伤盘条,过渡部的一端固定设置于半球头的非球端面上,过渡部的另一端插入孔中,防划头5通过过渡部初步安装进孔中,进一步的,防划头5的球面上设置有沉头螺纹孔7,防划头5用螺栓固定于叉头的端部,螺栓连接较为紧固且易于拆装,螺栓的螺栓帽也未漏出半球头的表面,在起吊过程中也不会划伤盘条。进一步的,过渡部和孔过盈配合,防划头5上还设置有拆卸顶丝孔6,在需要更换防划头5时,先将紧固螺栓卸下,再用一顶丝螺栓拧进拆卸顶丝孔6中,利用顶丝螺栓和叉头之间的反作用力将防划头5从孔中顶出来,省时省力。进一步的,叉头包括叉筒3和内套体4,内套体4的外壁的直径与叉筒3的内壁的直径相同,内套体4的外壁固定设置于叉筒3内壁上,防划头5用螺栓固定于内套体4上,无需将叉筒3整体设置为实心,只需在叉筒3内设置一实心内套体4以供打螺纹孔即可,在解决了为防划头5提供安装位置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减轻了叉头的质量。进一步的,防划头5为铝合金或铜合金,防划头5采用硬度较软的材质,在叉头和被起吊的盘条发生碰撞时可以起到一定的缓冲的作用,以避免因防划头5的硬度过大撞坏盘条,因此,防划头5的材质不仅限于铝合金和铜合金,具体的根据被起吊盘条的材质来确定,遵循防划头5的硬度比被起吊盘条的硬度要小的原则,例如,当使用此吊具来起吊电缆之类的盘条时就需要将防划头选取为橡胶防划头。进一步的,内套体4焊接于叉筒3内壁上,金属与金属之间采用焊接方式牢固且操作方便。进一步的,吊具本体包括承重吊杆1、若干个吊环和承重立板2,承重吊杆1的一端和叉头的一端均固定设置于承重立板2的同一端面上,承重吊杆1和叉头均平行,承重吊杆1设置于叉头的上方,各吊环均固定设置于所述承重吊杆1上,吊环用于和天车之类的起吊设备连接。需要表明的是,本技术提供的吊具不仅能够起吊盘条,只要能够用双叉头吊具起吊的产品均可用本技术提供的防止盘条划伤的吊具起吊。本技术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止盘条划伤的吊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吊具本体和防划头,吊具本体上设置有叉头,叉头一端固定设置于吊具本体上,叉头另一端设有孔;/n所述防划头包括半球头和过渡部,所述过渡部的一端固定设置于所述半球头的非球端面上,所述过渡部的另一端插入所述孔中,所述防划头的球面上设置有沉头螺纹孔,所述防划头用螺栓固定于所述叉头的端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盘条划伤的吊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吊具本体和防划头,吊具本体上设置有叉头,叉头一端固定设置于吊具本体上,叉头另一端设有孔;
所述防划头包括半球头和过渡部,所述过渡部的一端固定设置于所述半球头的非球端面上,所述过渡部的另一端插入所述孔中,所述防划头的球面上设置有沉头螺纹孔,所述防划头用螺栓固定于所述叉头的端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盘条划伤的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部和所述孔过盈配合,所述防划头上还设置有拆卸顶丝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盘条划伤的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叉头包括叉筒和内套体,所述内套体的外壁的直径与所述叉筒的内壁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鹏秦德军尹波李广生史文生
申请(专利权)人:唐山市德龙钢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