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盖带卷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52878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7: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盖带卷绕装置,包括第一轮盘、第二轮盘和连接轴,所述第一轮盘和所述第二轮盘通过所述连接轴连接,所述连接轴设置于所述第一轮盘和所述第二轮盘的轴心线上;所述第一轮盘与所述第二轮盘相对的侧面上开设有容置槽和卡紧机构,所述容置槽内设置有固定轴,所述卡紧机构容置于所述容置槽内,且所述卡紧机构通过所述固定轴连接,所述卡紧机构可以以所述固定轴为旋转轴旋转。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盖带卷绕装置的第一轮盘设置卡紧机构,不影响盖带卷绕;并且当盖带卷绕完成后,去掉卡紧机构上的卡齿与第一轮盘的背壁卡持状态,此时,弹性件将抵持卡紧机构沿固定轴向外旋转与盖带抵持从而避免了盖带整体发生松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盖带卷绕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子设备包装
,具体涉及一种盖带卷绕装置。
技术介绍
盖带是指在一种应用于电子包装领域的带状产品,与载带配合使用。盖带通常以聚酯或聚丙烯薄膜为基层,并复合或涂布有不同的功能层(抗静电层、胶层等),可在外力或加热的情况下封合在载带的表面,形成闭合的空间,保护载带口袋中电子元器件。盖带主要应用于电子元器件贴装工业。它配合载带使用,将电阻,电容,晶体管,二极管等电子元器件承载收纳在载带的口袋中,盖带封合在载带形成的口袋上方形成闭合式的包装,用于保护电子元器件在运输途中不受污染和损坏。电子元器件在贴装时,盖带被剥离,自动贴装设备通过载带索引孔的精确定位,将口袋中盛放的元器件依次取出,并贴放安装在集成电路板。通常盖带在卷绕中具有一定的预紧力,使得盖带卷绕更加致密;若密封储存或临时使用中,一旦盖带末端松脱将会对使用造成困扰,尤其是,当与载带配合使用时,由于预紧力被泄掉从而易导致与载带配合不严密导致不符合生产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盖带卷绕装置。一种盖带卷绕装置,包括第一轮盘、第二轮盘和连接轴,所述第一轮盘和所述第二轮盘通过所述连接轴连接,所述连接轴设置于所述第一轮盘和所述第二轮盘的轴心线上;所述第一轮盘与所述第二轮盘相对的侧面上开设有容置槽和卡紧机构,所述容置槽内设置有固定轴,所述卡紧机构容置于所述容置槽内,且所述卡紧机构通过所述固定轴连接,所述卡紧机构以所述固定轴为旋转轴旋转;所述卡紧机构与所述容置槽的底壁之间设置有一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一端与所述容置槽的底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卡紧机构抵持。优选地,所述第一轮盘和第二轮盘为相同尺寸。优选地,以所述第一轮盘的轴心线为中心,辐射状设置有多个所述容置槽,且每个所述容置槽对应设置有所述卡紧机构,以及固定卡紧机构的固定轴,连接所述容置槽底壁与所述卡紧机构的所述弹性件。优选地,所述卡紧机构一端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与所述固定轴配合连接;所述卡紧机构另一端设置有卡扣。优选地,所述卡扣包括卡齿,所述卡齿位于所述卡扣的端部。优选地,所述容置槽底部开设有一贯穿所述第一轮盘的通孔,所述通孔用于供所述卡扣穿过,且所述卡齿与所述第一轮盘的背面卡持。优选地,所述容置槽为矩形槽。优选地,所述容置槽底部还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设置于所述容置槽的中部。优选地,所述弹性件为弹片。优选地,所述弹片包括固定部和抵持部,所述固定部容置于所述固定槽内,所述抵持部与所述卡紧机构的壁面抵持。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通过在盖带卷绕装置的第一轮盘设置卡紧机构,当为卷绕盖带时,卡紧机构上的卡齿与第一轮盘的背壁卡持,从而保障卡紧机构与第一轮盘的盘面处于同一平面,不影响盖带卷绕;当盖带卷绕完成后,去掉卡紧机构上的卡齿与第一轮盘的背壁卡持状态,此时,弹性件将抵持卡紧机构沿固定轴向外旋转与盖带抵持,在抵持作用下,即便盖带末端松脱,盖带依然可以保持初始状态,从而避免了盖带整体发生松脱。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盖带卷绕装置第一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盖带卷绕装置第二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容置槽结构第一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卡紧机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卡齿与第一轮盘卡持状态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弹片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容置槽结构第二示意图。附图中,10-第一轮盘,11-第二轮盘,101-容置槽,102-卡紧机构,1001-通孔,1002-固定槽,1012-固定轴,1023-卡齿,1022-卡扣,1021-固定孔,20-连接轴,30-弹片,301-抵持部,302-固定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盖带卷绕装置第一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盖带卷绕装置第二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容置槽结构第一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卡紧机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卡齿与第一轮盘卡持状态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弹片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容置槽结构第二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盖带卷绕装置,包括第一轮盘10、第二轮盘11和连接轴20,所述第一轮盘10和所述第二轮盘11通过所述连接轴20连接,所述连接轴20设置于所述第一轮盘10和所述第二轮盘11的轴心线上;所述第一轮盘10和第二轮盘11为相同尺寸;且以所述第一轮盘10的轴心线为中心,辐射状设置有多个所述容置槽101,且每个所述容置槽101对应设置有所述卡紧机构102,以及固定卡紧机构102的固定轴1012,连接所述容置槽101底壁与所述卡紧机构102的所述弹性件。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轮盘10与所述第二轮盘11相对的侧面上开设有容置槽101和卡紧机构102;进一步地,结合图2和图3所示,所述容置槽101内设置有固定轴1012,所述卡紧机构102容置于所述容置槽101内,且所述卡紧机构102通过所述固定轴1012连接,所述卡紧机构102以所述固定轴1012为旋转轴旋转;所述卡紧机构102与所述容置槽101的底壁之间设置有一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一端与所述容置槽101的底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卡紧机构102抵持。进一步地,所述卡紧机构102一端开设有固定孔1021,所述固定孔1021与所述固定轴1012配合连接;所述卡紧机构102另一端设置有卡扣1022。其中,卡紧机构102如图4所示;进一步地,所述卡扣1022包括卡齿1023,所述卡齿1023位于所述卡扣1022的端部。进一步地,所述容置槽101底部开设有贯穿所述第一轮盘10的通孔1001,所述通孔1001用于供所述卡扣1022穿过,且所述卡齿1023与所述第一轮盘10的背面卡持,如图5所示。进一步地,所述容置槽101为矩形槽。进一步地,所述容置槽101底部还开设有固定槽1002,所述固定槽1002设置于所述容置槽101的中部。所述弹性件为弹片30,如图6所示。所述弹片30包括固定部302和抵持部301,所述固定部302容置于所述固定槽1002内,如图7所示;所述抵持部301与所述卡紧机构102的壁面抵持。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盖带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轮盘、第二轮盘和连接轴,所述第一轮盘和所述第二轮盘通过所述连接轴连接,所述连接轴设置于所述第一轮盘和所述第二轮盘的轴心线上;所述第一轮盘与所述第二轮盘相对的侧面上开设有容置槽和卡紧机构,所述容置槽内设置有固定轴,所述卡紧机构容置于所述容置槽内,且所述卡紧机构通过所述固定轴连接,所述卡紧机构以所述固定轴为旋转轴旋转;所述卡紧机构与所述容置槽的底壁之间设置有一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一端与所述容置槽的底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卡紧机构抵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盖带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轮盘、第二轮盘和连接轴,所述第一轮盘和所述第二轮盘通过所述连接轴连接,所述连接轴设置于所述第一轮盘和所述第二轮盘的轴心线上;所述第一轮盘与所述第二轮盘相对的侧面上开设有容置槽和卡紧机构,所述容置槽内设置有固定轴,所述卡紧机构容置于所述容置槽内,且所述卡紧机构通过所述固定轴连接,所述卡紧机构以所述固定轴为旋转轴旋转;所述卡紧机构与所述容置槽的底壁之间设置有一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一端与所述容置槽的底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卡紧机构抵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盖带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轮盘和第二轮盘为相同尺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盖带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以所述第一轮盘的轴心线为中心,辐射状设置有多个所述容置槽,且每个所述容置槽对应设置有所述卡紧机构,以及固定卡紧机构的固定轴,连接所述容置槽底壁与所述卡紧机构的所述弹性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盖带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兴乐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中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