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计算协同方法、边缘计算设备及终端技术

技术编号:25528786 阅读:1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7: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边缘计算协同方法,方法包括:边缘计算节点群中的节点根据应用请求判断本节点的负载值是否超过分流阈值;在判断结果为是时,将应用请求重定向至边缘计算节点群中最小负载值对应的节点。相应地,还提供边缘计算设备及终端。该方法能实现边缘计算节点群各节点实时负载的动态均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边缘计算协同方法、边缘计算设备及终端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边缘计算协同方法、边缘计算设备及终端。
技术介绍
边缘计算节点靠近用户侧,其数量较多,受成本及需求因素影响,单个边缘计算节点的计算和存储能力的配置较低,因此,容易出现边缘计算节点负载失衡的情况,如某区域举行大型活动造成用户聚集,激增的移动端请求导致该区域边缘计算节点超出处理能力,但周边边缘计算节点仍然处于正常或轻负荷状态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边缘计算协同方法、边缘计算设备及终端,实现边缘计算节点群各节点实时负载的动态均衡。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边缘计算协同方法,包括:边缘计算节点群中的节点根据应用请求判断本节点的负载值是否超过分流阈值;在判断结果为是时,将应用请求重定向至边缘计算节点群中最小负载值对应的节点。优选地,所述边缘计算节点群中的节点根据应用请求判断本节点的负载值是否超过分流阈值,包括:节点接收应用请求;在负载信息表中查询本节点的负载值;判断本节点的负载值是否超过分流阈值。优选地,所述将应用请求重定向至边缘计算节点群中最小负载值对应的节点,包括:查询负载信息表,以确定边缘计算节点群中最小负载值对应的节点地址;向应用请求发起方发送重定向消息,重定向消息包括重建连接要求和最小负载值对应的节点地址,以使应用请求发起方重建连接至最小负载值对应的节点地址。优选地,节点在接收应用请求之前,边缘计算协同还包括:构建本节点的负载信息表,所述负载信息表包括边缘计算节点群各个节点的节点地址、负载值,以及节点地址与负载值的对应关系;按预设时长周期性更新负载信息表中的负载值。优选地,所述构建本节点的负载信息表,具体包括:计算本节点的负载值;接收边缘计算节点群其他各节点发送的节点地址及其负载值;将本节点的负载值、其他各节点发送的节点地址及其负载值存储至本节点的负载信息表中。优选地,所述计算本节点的负载值,具体包括:获取预设时长内的连接数量和任务处理时长;根据预设时长计算单位时间连接数量及单位时间平均任务处理时长;计算本节点的负载值:其中,NL表示节点的负载值,C表示节点的单位时间连接数量,Cmax表示节点的单位时间连接数量最大限值,Cmax的取值根据边缘计算网络及节点能力确定,P表示节点的单位时间平均任务处理时长,Pmax表示节点的单位时间平均任务处理时长最大限值,Pmax的取值根据应用可容忍的最大时延确定,WC和WP分别表示C和P的权重,且WC+WP=1。优选地,所述按预设时长周期性更新负载信息表中的负载值,具体包括:按预设时长周期性计算本节点的最新负载值,在本节点存储的负载信息表中将本节点的负载值更新为最新负载值,并向边缘计算节点群中其他各节点广播本节点的节点地址及最新负载值;接收边缘计算节点群中其他各节点根据预设时长周期性发送的各节点地址及其最新负载值;将边缘计算节点群中其他各节点发送的最新负载值更新至负载信息表中。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边缘计算设备,包括判断模块、重定向模块。判断模块,用于根据应用请求判断本节点的负载值是否超过分流阈值。重定向模块,与判断模块连接,用于在判断模块输出的判断结果为是时,将应用请求重定向至边缘计算节点群中最小负载值对应的节点。优选地,边缘计算设备还包括构建模块和更新模块。构建模块,与判断模块连接,用于构建本节点的负载信息表,所述负载信息表包括边缘计算节点群各个节点的节点地址、负载值,以及节点地址与负载值的对应关系。更新模块,与构建模块连接,用于按预设时长周期性更新负载信息表中的负载值。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被设置为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第一方面中所述的边缘计算协同方法。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边缘计算协同方法中,在判断结果为边缘计算节点的当前负载值超过分流阈值时,将应用请求重定向至当前最小负载值对应的边缘计算节点,以实现边缘计算节点群各节点实时负载的动态均衡。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一种边缘计算协同方法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一种边缘计算设备的结构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的一种终端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边缘计算协同方法、边缘计算设备及终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边缘计算协同方法,该方法由边缘计算节点群中的各个节点实施,其中,边缘计算节点群由本地多个边缘计算节点组成。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步骤101,边缘计算节点群中的节点根据应用请求判断本节点的负载值是否超过分流阈值。本实施例中,当有新的应用请求连接至边缘计算节点群中的某个节点时,该节点接收新的应用请求,在负载信息表中查询本节点的负载值,判断本节点的负载值是否超过分流阈值。其中,分流阈值的数值可根据用户对应用响应速度的需求进行设定。步骤102,在判断结果为是时,将应用请求重定向至边缘计算节点群中最小负载值对应的节点。本实施例中,在判断结果为本节点的负载值超过分流阈值时,查询负载信息表,筛选出最小负载值,进一步以确定边缘计算节点群中最小负载值对应的节点地址;向应用请求发起方发送重定向消息,重定向消息包括重建连接要求和最小负载值对应的节点地址,以使应用请求发起方重建连接至最小负载值对应的节点地址。在判断结果为本节点的负载值未超过分流阈值时,则由本节点处理该应用请求。其中,负载信息表包括边缘计算节点群所有节点的负载值,查询负载信息表有两种方式,一种方式为从中心云平台处查询负载信息表,另一种方式为从本节点处查询负载信息表。分流阈值可以存储在中心云平台,也可以存储在边缘计算网络的配置参数表中。当分流阈值存储在边缘计算网络的配置参数表中,则该配置参数表被维护在边缘计算节点群的每个节点中。可选地,节点在接收应用请求之前,边缘计算协同方法还包括步骤11-步骤12:步骤11,构建本节点的负载信息表,负载信息表包括边缘计算节点群各个节点的节点地址、负载值,以及节点地址与负载值的对应关系。本实施例中,在边缘计算网络组建后,边缘计算节点群的所有节点均需构建负载信息表。或者在边缘计算节点群中新增节点时,新增的节点需要构建负载信息表。因此,在边缘计算节点群的每个节点中,存储并维护一个关于群内所有节点负载的负载信息表。可选地,负载信息表还包括边缘计算节点群各个节点的节点标识,以及节点标识与负载值的对应关系。构建负载信息表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101,计算本节点的负载值。具体地,获取预设时长内本节点的连接数量和任务处理时长。其中,预设时长的数值可根据用户需求进行设定,预设时长的数值存储在各节点维护的配置参数表中。任务处理时长为节点接收应用处理请求事件和节点处理完成后返回处理结果事件之间的时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边缘计算协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边缘计算节点群中的节点根据应用请求判断本节点的负载值是否超过分流阈值;/n在判断结果为是时,将应用请求重定向至边缘计算节点群中最小负载值对应的节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边缘计算协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边缘计算节点群中的节点根据应用请求判断本节点的负载值是否超过分流阈值;
在判断结果为是时,将应用请求重定向至边缘计算节点群中最小负载值对应的节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缘计算协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缘计算节点群中的节点根据应用请求判断本节点的负载值是否超过分流阈值,包括:
节点接收应用请求;
在负载信息表中查询本节点的负载值;
判断本节点的负载值是否超过分流阈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边缘计算协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应用请求重定向至边缘计算节点群中最小负载值对应的节点,包括:
查询负载信息表,以确定边缘计算节点群中最小负载值对应的节点地址;
向应用请求发起方发送重定向消息,重定向消息包括重建连接要求和最小负载值对应的节点地址,以使应用请求发起方重建连接至最小负载值对应的节点地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边缘计算协同方法,其特征在于,节点在接收应用请求之前,还包括:
构建本节点的负载信息表,所述负载信息表包括边缘计算节点群各个节点的节点地址、负载值,以及节点地址与负载值的对应关系;
按预设时长周期性更新负载信息表中的负载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边缘计算协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构建本节点的负载信息表,具体包括:
计算本节点的负载值;
接收边缘计算节点群其他各节点发送的节点地址及其负载值;
将本节点的负载值、其他各节点发送的节点地址及其负载值存储至本节点的负载信息表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边缘计算协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本节点的负载值,具体包括:
获取预设时长内的连接数量和任务处理时长;
根据预设时长计算单位时间连接数量及单位时间平均任务处理时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饶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