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膜电池安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52810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7: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薄膜电池技术领域,且公开了薄膜电池安装装置,包括滑槽板,所述滑槽板内壁分别与第一T型支撑柱底部、第二T型支撑柱底部滑动连接,所述第一T型支撑柱一侧、第二T型支撑柱一侧均开设有第一圆形通口,所述滑槽板上方设置有双头驱动马达,所述双头驱动马达左侧输出端与第一螺纹杆右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左端贯穿第一T型支撑柱一侧所开设的第一圆形通口的右侧延伸至第一T型支撑柱左方,该薄膜电池安装装置,通过双头驱动马达分别使第一螺纹杆、第二螺纹杆带动第一T型支撑柱与第二T型支撑柱相对运动,可以调节第一T型支撑柱与第二T型支撑柱之间的距离,可以满足不同长度的薄膜电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薄膜电池安装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薄膜电池
,具体为薄膜电池安装装置。
技术介绍
薄膜电池顾名思义就是将一层薄膜制备成太阳能电池,其用硅量极少,更容易降低成本,同时它既是一种高效能源产品,又是一种新型建筑材料,更容易与建筑完美结合。在国际市场硅原材料持续紧张的背景下,薄膜太阳电池已成为国际光伏市场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热点。目前已经能进行产业化大规模生产的薄膜电池主要有3种:硅基薄膜太阳能电池、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碲化镉薄膜太阳能电池。现有技术中对薄膜电池安装中使用的安装装置只能够满足尺寸已经定好的薄膜电池,无法满足不同尺寸的薄膜电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薄膜电池安装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薄膜电池安装中使用的安装装置只能够满足尺寸已经定好的薄膜电池,无法满足不同尺寸的薄膜电池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薄膜电池安装装置,包括滑槽板,所述滑槽板的内壁分别与第一T型支撑柱的底部、第二T型支撑柱的底部滑动连接,所述第一T型支撑柱的一侧、第二T型支撑柱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一圆形通口,所述滑槽板的上方设置有双头驱动马达,所述双头驱动马达左侧的输出端与第一螺纹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左端贯穿第一T型支撑柱一侧所开设的第一圆形通口的右侧延伸至第一T型支撑柱的左方,所述第一螺纹杆左端的外壁上套设有第一螺纹套,所述第一螺纹套的内壁与第一螺纹杆的外壁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螺纹套的外壁与第一圆形通口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双头驱动马达右侧的输出端与第二螺纹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的右端贯穿第二T型支撑柱一侧所开设的第一圆形通口的左侧延伸至第二T型支撑柱的右方,所述第二螺纹杆右端的外壁上套设有第二螺纹套,所述第二螺纹套的内壁与第二螺纹杆的外壁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螺纹套的外壁与第一圆形通口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T型支撑柱的顶部与第一连接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的顶部与下软垫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左端与左滑槽板底端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右端与右滑槽板底端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左滑槽板顶端的内壁与第二连接板的左端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右侧与连接块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的右侧与右滑槽板顶端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底部与上软垫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的顶部开设有第二圆形通口,所述第二圆形通口的内壁与第三螺纹套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螺纹套套设在第三螺纹杆的外壁上,所述第三螺纹杆的外壁与第三螺纹套的内壁螺纹连接,所述第三螺纹杆的底部与旋钮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螺纹杆的底端贯穿第二圆形通口的顶部延伸至与轴承的顶部滚动连接,所述轴承的外壁与第一连接板顶部所开的凹槽的内壁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双头驱动马达的底部与固定垫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垫的底部与滑槽板的内壁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螺纹杆的直径尺寸是第一圆形通口内径尺寸的二分之一。优选的,所述第二螺纹杆的直径尺寸是第一圆形通口内径尺寸的二分之一。优选的,所述第一螺纹杆与第二螺纹杆外壁上的螺纹方向相反,且该第一螺纹杆的左端与第二螺纹杆的右端均安装有方块体。优选的,所述第一螺纹套的长度、第二螺纹套的长度均与第一圆形通口的长度一样。优选的,所述左滑槽板的长度与右滑槽板的长度一样,且该左滑槽板的宽度是右滑槽板宽度的两倍。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之间设置有薄膜电池。本专利技术提供了薄膜电池安装装置。该薄膜电池安装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薄膜电池安装装置,通过启动双头驱动马达分别使第一螺纹杆、第二螺纹杆带动第一T型支撑柱与第二T型支撑柱进行相对运动,可以调节第一T型支撑柱与第二T型支撑柱之间的距离,从而可以满足不同长度的薄膜电池;(2)、该薄膜电池安装装置,通过旋转旋钮使第三螺纹杆转动,通过第三螺纹杆转动可以使第二连接板向下移动,可以调节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之间的距离,从而可以满足不同厚度的薄膜电池。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薄膜电池背面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一T型支撑柱左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二T型支撑柱右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左滑槽板右侧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右滑槽板左侧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第二连接板俯视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第一连接板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滑槽板(底板)、2第一T型支撑柱、3第二T型支撑柱、4第一圆形通口、5第一螺纹套、6第二螺纹套、7第一螺纹杆、8双头驱动马达、9固定垫、10第二螺纹杆、11方块体、12第一连接板、13左滑槽板、14右滑槽板、15上软垫、16下软垫、17第二连接板、18连接块、19旋钮、20第二圆形通口、21第三螺纹套、22凹槽、23轴承、24薄膜电、25第三螺纹杆。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8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薄膜电池安装装置,包括滑槽板1,滑槽板1的内壁分别与第一T型支撑柱2的底部、第二T型支撑柱3的底部滑动连接,第一T型支撑柱2的一侧、第二T型支撑柱3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一圆形通口4,滑槽板1的上方设置有双头驱动马达8,双头驱动马达8的底部与固定垫9的顶部固定连接,固定垫9的底部与滑槽板1的内壁固定连接,双头驱动马达8既可以正转、又可以反转,通过启动双头驱动马达8分别使第一螺纹杆7、第二螺纹杆10带动第一T型支撑柱2与第二T型支撑柱3进行相对运动,可以调节第一T型支撑柱2与第二T型支撑柱3之间的距离,从而可以满足不同长度的薄膜电池24,双头驱动马达8左侧的输出端与第一螺纹杆7的右端固定连接,第一螺纹杆7的左端贯穿第一T型支撑柱2一侧所开设的第一圆形通口4的右侧延伸至第一T型支撑柱2的左方,第一螺纹杆7的直径尺寸是第一圆形通口4内径尺寸的二分之一,第一螺纹杆7与第二螺纹杆10外壁上的螺纹方向相反,且该第一螺纹杆7的左端安装有方块体11,在第一螺纹杆7的左端安装方块体11可以避免第一T型支撑柱2向左移动时从第一螺纹杆7的左端脱落下来,第一螺纹杆7左端的外壁上套设有第一螺纹套5,第一螺纹套5的内壁与第一螺纹杆7的外壁螺纹连接,第一螺纹套5的外壁与第一圆形通口4的内壁固定连接,第一螺纹套5的长度与第一圆形通口4的长度一样,双头驱动马达8右侧的输出端与第二螺纹杆10的左端固定连接,第二螺纹杆10的右端贯穿第二T型支撑柱3一侧所开设的第一圆形通口4的左侧延伸至第二T型支撑柱3的右方,第二螺纹杆10的直径尺寸是第一圆形通口4内径尺寸的二分之一,第二螺纹杆10的右端安装有方块体11,在第二螺纹杆10的右端安装方块体11可以避免第二T型支撑柱3向右移动时从第二螺纹杆10的右端脱落下来,第二螺纹杆10右端的外壁上套设有第二螺纹套6,第二螺纹套6的内壁与第二螺纹杆10的外壁螺纹连接,第二螺纹套6的外壁与第一圆形通口4的内壁固定连接,第二螺纹套6的长度与第一圆形通口4的长度一样,第一T型支撑柱2的顶部与第一连接板12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板12与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薄膜电池安装装置,包括滑槽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板(1)的内壁分别与第一T型支撑柱(2)的底部、第二T型支撑柱(3)的底部滑动连接,所述第一T型支撑柱(2)的一侧、第二T型支撑柱(3)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一圆形通口(4),所述滑槽板(1)的上方设置有双头驱动马达(8),所述双头驱动马达(8)左侧的输出端与第一螺纹杆(7)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7)的左端贯穿第一T型支撑柱(2)一侧所开设的第一圆形通口(4)的右侧延伸至第一T型支撑柱(2)的左方,所述第一螺纹杆(7)左端的外壁上套设有第一螺纹套(5),所述第一螺纹套(5)的内壁与第一螺纹杆(7)的外壁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螺纹套(5)的外壁与第一圆形通口(4)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双头驱动马达(8)右侧的输出端与第二螺纹杆(10)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10)的右端贯穿第二T型支撑柱(3)一侧所开设的第一圆形通口(4)的左侧延伸至第二T型支撑柱(3)的右方,所述第二螺纹杆(10)右端的外壁上套设有第二螺纹套(6),所述第二螺纹套(6)的内壁与第二螺纹杆(10)的外壁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螺纹套(6)的外壁与第一圆形通口(4)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T型支撑柱(2)的顶部与第一连接板(12)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12)的顶部与下软垫(16)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12)的左端与左滑槽板(13)底端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12)的右端与右滑槽板(14)底端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左滑槽板(13)顶端的内壁与第二连接板(17)的左端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17)的右侧与连接块(18)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18)的右侧与右滑槽板(14)顶端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17)的底部与上软垫(15)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17)的顶部开设有第二圆形通口(20),所述第二圆形通口(20)的内壁与第三螺纹套(21)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螺纹套(21)套设在第三螺纹杆(25)的外壁上,所述第三螺纹杆(25)的外壁与第三螺纹套(21)的内壁螺纹连接,所述第三螺纹杆(25)的底部与旋钮(19)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螺纹杆(25)的底端贯穿第二圆形通口(20)的顶部延伸至与轴承(23)的顶部滚动连接,所述轴承(23)的外壁与第一连接板(12)顶部所开的凹槽(22)的内壁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薄膜电池安装装置,包括滑槽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板(1)的内壁分别与第一T型支撑柱(2)的底部、第二T型支撑柱(3)的底部滑动连接,所述第一T型支撑柱(2)的一侧、第二T型支撑柱(3)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一圆形通口(4),所述滑槽板(1)的上方设置有双头驱动马达(8),所述双头驱动马达(8)左侧的输出端与第一螺纹杆(7)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7)的左端贯穿第一T型支撑柱(2)一侧所开设的第一圆形通口(4)的右侧延伸至第一T型支撑柱(2)的左方,所述第一螺纹杆(7)左端的外壁上套设有第一螺纹套(5),所述第一螺纹套(5)的内壁与第一螺纹杆(7)的外壁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螺纹套(5)的外壁与第一圆形通口(4)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双头驱动马达(8)右侧的输出端与第二螺纹杆(10)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10)的右端贯穿第二T型支撑柱(3)一侧所开设的第一圆形通口(4)的左侧延伸至第二T型支撑柱(3)的右方,所述第二螺纹杆(10)右端的外壁上套设有第二螺纹套(6),所述第二螺纹套(6)的内壁与第二螺纹杆(10)的外壁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螺纹套(6)的外壁与第一圆形通口(4)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T型支撑柱(2)的顶部与第一连接板(12)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12)的顶部与下软垫(16)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12)的左端与左滑槽板(13)底端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12)的右端与右滑槽板(14)底端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左滑槽板(13)顶端的内壁与第二连接板(17)的左端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17)的右侧与连接块(18)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18)的右侧与右滑槽板(14)顶端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17)的底部与上软垫(15)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17)的顶部开设有第二圆形通口(20),所述第二圆形通口(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泽亮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泽亮太阳能电池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