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型模具用转运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25234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7: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模具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型模具用转运车,包括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第一支撑架包括一根横向杆和两根纵向杆,两根纵向杆的内部均开设有第一螺纹孔,第二支撑架与第一支撑架的结构相同,第二支撑架的内部开设有第二螺纹孔,第二螺纹孔为通孔;第二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杆,调节螺杆的螺纹端贯穿第二螺纹孔与第一螺纹孔螺纹连接;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的下底面的中间位置处均固定设置有支架,支架通过螺栓和螺母与钩体转动连接,螺栓贯穿支架和钩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灵巧,在不使用吊车的情况下即可完成大型模具的搬运,运输效率高,且能满足不同尺寸模具的运输需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型模具用转运车
本技术涉及模具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大型模具用转运车。
技术介绍
近些年,随着经济的发展,大型模具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而大型模具在加工的过程中,常常需要挪动模具的位置,现有的模具用运转车常常需要借助起吊车,先将大型模具吊到转运车上在进行转运,转运效率低;另一方面,现有的转运车往往只能运输特定宽度的模具,对于一些较大型尺寸的模具的运输,会造成模具四周处于悬空状态,不易于稳定运输。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大型模具用转运车,结构灵巧,在不使用吊车的情况下,即可完成大型模具的搬运,运输效率高,且能满足不同尺寸模具的运输需要。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型模具用转运车,包括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第一支撑架包括一根横向杆和两根纵向杆,横向杆与任一纵向杆垂直,且横向杆和两根纵向杆处于同一平面;两根纵向杆的内部均开设有第一螺纹孔,第一螺纹孔为盲孔;第一支撑架的横截面为矩形;第二支撑架与第一支撑架的结构相同,第二支撑架的内部开设有第二螺纹孔,第二螺纹孔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型模具用转运车,包括第一支撑架(1)和第二支撑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架(1)包括一根横向杆和两根纵向杆,所述横向杆与任一所述纵向杆垂直,且所述横向杆和两根所述纵向杆处于同一平面;两根所述纵向杆的内部均开设有第一螺纹孔(101),所述第一螺纹孔(101)为盲孔;所述第一支撑架(1)的横截面为矩形;所述第二支撑架(2)与所述第一支撑架(1)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二支撑架(2)的内部开设有第二螺纹孔(201),所述第二螺纹孔(201)为通孔;所述第二螺纹孔(201)内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杆(3),所述调节螺杆(3)的螺纹端贯穿所述第二螺纹孔(201)与所述第一螺纹孔(101)螺纹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型模具用转运车,包括第一支撑架(1)和第二支撑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架(1)包括一根横向杆和两根纵向杆,所述横向杆与任一所述纵向杆垂直,且所述横向杆和两根所述纵向杆处于同一平面;两根所述纵向杆的内部均开设有第一螺纹孔(101),所述第一螺纹孔(101)为盲孔;所述第一支撑架(1)的横截面为矩形;所述第二支撑架(2)与所述第一支撑架(1)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二支撑架(2)的内部开设有第二螺纹孔(201),所述第二螺纹孔(201)为通孔;所述第二螺纹孔(201)内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杆(3),所述调节螺杆(3)的螺纹端贯穿所述第二螺纹孔(201)与所述第一螺纹孔(101)螺纹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架(1)和所述第二支撑架(2)的下底面的中间位置处均固定设置有支架(4),所述支架(4)的纵截面为“凹”字形,所述支架(4)的开口向下;所述支架(4)通过螺栓(6)和螺母(7)与钩体(5)转动连接,所述螺栓(6)贯穿所述支架(4)和所述钩体(5);所述支架(4)的左右内壁与钩体(5)的左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飞樊月胜朱华平黄军维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华飞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