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能卡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24998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7: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吸能卡扣,该吸能卡扣至少部分设于柱护板及车身之间,吸能卡扣包括芯体及壳体;芯体活动套设在壳体内,芯体至少包括一个第一环形凸起,壳体至少包括一个与环形凸起活动配合的第一环形卡槽;在气囊展开过程中,第一环形凸起与第一环形凹槽相互作用产生变形,从而吸收部分冲击能量,可有效避免柱护板在较大冲击力作用下造成破损飞溅;进一步,芯体与柱护板连接,且壳体与车身连接;或;芯体与车身连接,且壳体与所述柱护板连接,故该吸能卡扣结构简单且形式多样,可根据不同车型选择合适的卡扣结构,适用较广;另外,第一环形凸起及与之配合的第一环形卡槽的数量可以根据过程中所需吸收的冲击力大小选择,灵活性较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吸能卡扣
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吸能卡扣。
技术介绍
车辆发生侧碰时,头部气囊会点爆打开,护板会受到较大冲击,有零件碎片破损飞溅,伤害乘员的可能。为解决该问题,比较常用手段为:在护板表面包覆织物,让破碎的零件碎片不飞溅。然而事实证明,即使有织物包覆,在气囊打开时并不能完全杜绝零件碎片飞溅,另外,在护板表面包覆织物一方面增加了耗材,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工序,大幅增加了成本。故如何有效吸收气囊点爆瞬间能量以避免护板破碎飞溅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吸能卡扣,其能在气囊展开时,通过变形吸收冲击能量,从而避免柱护板在较大冲击力作用下破损飞溅。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吸能卡扣,所述吸能卡扣至少部分设于柱护板及车身之间,所述吸能卡扣包括芯体及壳体;所述芯体活动套设在壳体内,所述芯体至少包括一个第一环形凸起,所述壳体至少包括一个与所述环形凸起活动配合的第一环形卡槽;所述芯体与所述柱护板连接,且所述壳体与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吸能卡扣,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卡扣至少部分设于柱护板及车身之间,所述吸能卡扣包括芯体及壳体;/n所述芯体活动套设在壳体内,所述芯体至少包括一个第一环形凸起,所述壳体至少包括一个与所述环形凸起活动配合的第一环形卡槽;/n所述芯体与所述柱护板连接,且所述壳体与所述车身连接;或;/n所述芯体与所述车身连接,且所述壳体与所述柱护板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能卡扣,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卡扣至少部分设于柱护板及车身之间,所述吸能卡扣包括芯体及壳体;
所述芯体活动套设在壳体内,所述芯体至少包括一个第一环形凸起,所述壳体至少包括一个与所述环形凸起活动配合的第一环形卡槽;
所述芯体与所述柱护板连接,且所述壳体与所述车身连接;或;
所述芯体与所述车身连接,且所述壳体与所述柱护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能卡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凸起的最大直径大于所述第一环形卡槽的最小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能卡扣,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芯体与所述柱护板连接,且所述壳体与所述车身连接时,所述芯体一端与所述柱护板连接,另一端为第一自由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能卡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卡槽位于所述第一环形凸起与柱护板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彤刘洪建牛冬妍丁建新刘巍
申请(专利权)人: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