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丝绳缺陷检测用平行磁化磁体的组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520695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7: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丝绳缺陷检测用平行磁化磁体的组装装置,包括木质底座,木质底座的上部设置有木芯棒,木芯棒包括由上而下顺序连接的第一木芯棒小直径段、第一木芯棒大直径段、第二木芯棒小直径段和第二木芯棒大直径段,第二木芯棒小直径段上套设有铝质支撑环,第一木芯棒大直径段上套设有铝制轭,铝制轭的上部套设有铝制空心限位环,铝制空心限位环与第一木芯棒小直径段之间形成用于装配环形磁铁的装配空间,装配空间内设置有铝填充料,铝填充料包括多个铝填充段,每个铝填充段的上部均设置有凸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有效应用在钢丝绳缺陷检测用平行磁化磁体的多段式组装中,操作方便,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丝绳缺陷检测用平行磁化磁体的组装装置
本技术属于钢丝绳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钢丝绳缺陷检测用平行磁化磁体的组装装置。
技术介绍
我国埋深在1000米以下的煤炭资源储量为2.95万亿吨,约占煤炭资源总量的53%。《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明确提出:重点研究开发煤炭高效开采技术及配套装备,建设千米深井以开发深部矿物资源已成为应对能源紧缺问题的必然选择。在千米煤矿深井中,提升容器以速度高达16m/s、载重量达45吨的高速重载工况下装卸载物料。为了满足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应对能源紧缺超深矿井煤炭开采势在必行,所以作为超深矿井提升必须的曳引钢丝绳必将得到广泛应用,使用量相当大,而且安全性要求特别高。因此,矿井提升钢丝绳安全问题已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矿井提升系统运行过程中,钢丝绳常常处于动载荷或过载荷的状态,并随时间的推移不断的磨损或者腐蚀而不断劣化,最终导致钢丝绳产生局部的金属缺失甚至断丝,进而造成多钢丝绳间张力差异,当钢丝绳张力差过大时,会造成卡罐现象,甚至导致断绳、坠罐等严重安全事故,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因此,有必要定期有效地检查钢丝绳的健康状况,以避免灾难性事故发生。为了提高检测精度,有人提出了基于MFL原理采用平行磁化(NdFeB)永磁体检测钢丝绳缺陷,这种钢丝绳无损检测装置的核心部分为两个极性相反的环形磁铁,每个环形磁铁由多个NdFeB磁体段组成,组装过程中,各磁铁段的两极之间存在很强的磁力,很难将相邻磁体段组装成环状,而且极易造成磁铁的损坏。若采用手工组装,磁铁段之间很容易发生相互碰撞损坏磁体甚至对人体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钢丝绳缺陷检测用平行磁化磁体的组装装置,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实现方便且成本低,能够有效应用在钢丝绳缺陷检测用平行磁化磁体的多段式组装中,安全可靠,操作方便,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钢丝绳缺陷检测用平行磁化磁体的组装装置,所述平行磁化磁体的结构为多个磁体段组成的环形磁体,所述组装装置包括木质底座,所述木质底座的上部设置有木芯棒,所述木芯棒包括由上而下顺序连接的第一木芯棒小直径段、第一木芯棒大直径段、第二木芯棒小直径段和第二木芯棒大直径段,所述第一木芯棒小直径段与第一木芯棒大直径段的连接处形成第一限位台阶,所述第一木芯棒大直径段与第二木芯棒小直径段的连接处形成第二限位台阶,所述第二木芯棒小直径段与第二木芯棒大直径段的连接处形成第三限位台阶,所述第二木芯棒小直径段上套设有位于第二限位台阶和第三限位台阶之间的铝质支撑环,所述第一木芯棒大直径段的外径与铝质支撑环的外径相同,所述第一木芯棒大直径段上套设有铝制轭且铝制轭的下端面位于第三限位台阶上,所述铝制轭的上端面为圆弧面,所述铝制轭的上部套设有铝制空心限位环,所述铝制空心限位环包括由上而下顺序连接的限位环小内径段和限位环大内径段,所述限位环小内径段与限位环大内径段的连接处形成第四限位台阶,所述第四限位台阶与铝制轭的上端面相互限位,所述铝制空心限位环的上端面与第一木芯棒小直径段的上端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且铝制空心限位环与第一木芯棒小直径段之间形成用于装配平行磁化磁体的装配空间,所述装配空间内设置有位于第一限位台阶上的铝填充料,所述铝填充料包括多个铝填充段,每个所述铝填充段的上部均设置有用于便于夹持的凸起。上述的一种钢丝绳缺陷检测用平行磁化磁体的组装装置,所述铝质支撑环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半圆铝质环。上述的一种钢丝绳缺陷检测用平行磁化磁体的组装装置,所述第一木芯棒小直径段的外径与第二木芯棒小直径段的外径相同。上述的一种钢丝绳缺陷检测用平行磁化磁体的组装装置,所述空心限位环的环壁上均匀设置有多个槽口。上述的一种钢丝绳缺陷检测用平行磁化磁体的组装装置,多个所述铝填充段组成与平行磁化磁体形状相同的圆环形,所述铝填充段与磁体段的数量相同且形状对应。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的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实现方便且成本低。2、本技术的各组成部件采用木质材料或者铝制材料,避免与环形磁铁发生磁吸作用。3、本技术通过在木芯棒和铝制空心限位环上设置限位台阶,使装置结构稳定,方便组装。4、本技术通过设计铝质支撑环,对木芯棒起到支撑作用,避免磁铁安装过程中,将木芯棒压溃。5、本技术将铝制轭的上端面设计为圆弧面,避免在磁体段安装过程中刮卡损坏磁铁。6、本技术在每个铝填充段的上部设计凸起,便于平行磁化磁体组装过程中铝填充段的提取。7、本技术能够有效应用在钢丝绳缺陷检测用平行磁化磁体的多段式组装中,安全可靠,操作方便,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综上所述,本技术的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实现方便且成本低,能够有效应用在钢丝绳缺陷检测用平行磁化磁体的多段式组装中,安全可靠,操作方便,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木质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铝质支撑环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木芯棒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铝制空心限位环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的仰视图;图7为本技术铝填充料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木质底座;2—铝质支撑环;3—木芯棒;3-1—第一木芯棒小直径段;3-2—第一木芯棒大直径段;3-3—第二木芯棒小直径段;3-4—第二木芯棒大直径段;3-5—第一限位台阶;3-6—第二限位台阶;3-7—第三限位台阶;4—铝制轭;5—铝制空心限位环;5-1—限位环小内径段;5-2—限位环大内径段;5-3—第四限位台阶;6—铝填充料。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6所示,本技术的种钢丝绳缺陷检测用平行磁化磁体的组装装置,所述平行磁化磁体的结构为多个磁体段组成的环形磁体,所述组装装置包括木质底座1,所述木质底座1的上部设置有木芯棒3,所述木芯棒3包括由上而下顺序连接的第一木芯棒小直径段3-1、第一木芯棒大直径段3-2、第二木芯棒小直径段3-3和第二木芯棒大直径段3-4,所述第一木芯棒小直径段3-1与第一木芯棒大直径段3-2的连接处形成第一限位台阶3-5,所述第一木芯棒大直径段3-2与第二木芯棒小直径段3-3的连接处形成第二限位台阶3-6,所述第二木芯棒小直径段3-3与第二木芯棒大直径段3-4的连接处形成第三限位台阶3-7,所述第二木芯棒小直径段3-3上套设有位于第二限位台阶3-6和第三限位台阶3-7之间的铝质支撑环2,所述第一木芯棒大直径段3-2的外径与铝质支撑环2的外径相同,所述第一木芯棒大直径段3-2上套设有铝制轭4且铝制轭4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丝绳缺陷检测用平行磁化磁体的组装装置,所述平行磁化磁体的结构为多个磁体段组成的环形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组装装置包括木质底座(1),所述木质底座(1)的上部设置有木芯棒(3),所述木芯棒(3)包括由上而下顺序连接的第一木芯棒小直径段(3-1)、第一木芯棒大直径段(3-2)、第二木芯棒小直径段(3-3)和第二木芯棒大直径段(3-4),所述第一木芯棒小直径段(3-1)与第一木芯棒大直径段(3-2)的连接处形成第一限位台阶(3-5),所述第一木芯棒大直径段(3-2)与第二木芯棒小直径段(3-3)的连接处形成第二限位台阶(3-6),所述第二木芯棒小直径段(3-3)与第二木芯棒大直径段(3-4)的连接处形成第三限位台阶(3-7),所述第二木芯棒小直径段(3-3)上套设有位于第二限位台阶(3-6)和第三限位台阶(3-7)之间的铝质支撑环(2),所述第一木芯棒大直径段(3-2)的外径与铝质支撑环(2)的外径相同,所述第一木芯棒大直径段(3-2)上套设有铝制轭(4)且铝制轭(4)的下端面位于第三限位台阶(3-7)上,所述铝制轭(4)的上端面为圆弧面,所述铝制轭(4)的上部套设有铝制空心限位环(5),所述铝制空心限位环(5)包括由上而下顺序连接的限位环小内径段(5-1)和限位环大内径段(5-2),所述限位环小内径段(5-1)与限位环大内径段(5-2)的连接处形成第四限位台阶(5-3),所述第四限位台阶(5-3)与铝制轭(4)的上端面相互限位,所述铝制空心限位环(5)的上端面与第一木芯棒小直径段(3-1)的上端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且铝制空心限位环(5)与第一木芯棒小直径段(3-1)之间形成用于装配平行磁化磁体的装配空间,所述装配空间内设置有位于第一限位台阶(3-5)上的铝填充料(6),所述铝填充料(6)包括多个铝填充段,每个所述铝填充段的上部均设置有用于便于夹持的凸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丝绳缺陷检测用平行磁化磁体的组装装置,所述平行磁化磁体的结构为多个磁体段组成的环形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组装装置包括木质底座(1),所述木质底座(1)的上部设置有木芯棒(3),所述木芯棒(3)包括由上而下顺序连接的第一木芯棒小直径段(3-1)、第一木芯棒大直径段(3-2)、第二木芯棒小直径段(3-3)和第二木芯棒大直径段(3-4),所述第一木芯棒小直径段(3-1)与第一木芯棒大直径段(3-2)的连接处形成第一限位台阶(3-5),所述第一木芯棒大直径段(3-2)与第二木芯棒小直径段(3-3)的连接处形成第二限位台阶(3-6),所述第二木芯棒小直径段(3-3)与第二木芯棒大直径段(3-4)的连接处形成第三限位台阶(3-7),所述第二木芯棒小直径段(3-3)上套设有位于第二限位台阶(3-6)和第三限位台阶(3-7)之间的铝质支撑环(2),所述第一木芯棒大直径段(3-2)的外径与铝质支撑环(2)的外径相同,所述第一木芯棒大直径段(3-2)上套设有铝制轭(4)且铝制轭(4)的下端面位于第三限位台阶(3-7)上,所述铝制轭(4)的上端面为圆弧面,所述铝制轭(4)的上部套设有铝制空心限位环(5),所述铝制空心限位环(5)包括由上而下顺序连接的限位环小内径段(5-1)和限位环大内径段(5-2),所述限位环小内径段(5-1)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鑫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