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520160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7: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由于在导光板的出光侧还设置有微棱镜膜层,且微棱镜膜层位于导光板由靠近光源一侧向远离光源一侧延伸预设距离的范围内;微棱镜膜层包括多个第一微棱镜结构,第一微棱镜结构用于当导光板中的光线由导光板进入第一微棱镜结构后再从第一微棱镜结构进入导光板时,使光线在进入第一微棱镜结构时在第一界面的入射角大于光线从第一微棱镜结构出来时在第一界面的出射角。与不设置微棱镜膜层相比,相当于减小了光线在第一界面的反射角度,从而使得光线出射的光程缩短,光线延后性减轻,从而在不改变背光光亮度视角以及出光角度的基础上有效的改善背光模组靠近光源侧偏暗的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尤指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指向型背光,由于具有出光亮度视角、正向光亮度可调等方面的优势,近些年在车载高亮度显示、笔记本防窥显示、VR高亮度显示等方面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实现指向型背光的方式主要有两种:由逆棱镜+匹配的导光板形成的逆棱镜指向型背光模组和在传统的背光中引入光栅的光栅指向型背光模组。其中,光栅指向型背光模组一般是和液晶面板搭配实现裸眼3D显示,但通常视点数有限;而逆棱镜指向型背光模组由于不受视点数的限制,并且在加工上难度相对较低而获得更多的应用。但在小尺寸的逆棱镜指向型背光模组中,在背光模组出光亮度和背光均一性取最优时,会出现导光板靠近光源侧偏暗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用以改善指向型背光模组靠近光源侧偏暗的现象。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光源、导光板、逆棱镜膜层和微棱镜膜层;其中:所述光源发出的光以侧入式入射到所述导光板中;所述导光板的背光侧具有若干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源、导光板和微棱镜膜层;其中:/n所述光源发出的光以侧入式入射到所述导光板中;/n所述导光板的背光侧具有若干网点;/n所述微棱镜膜层的折射率与所述导光板的折射率相同,所述微棱镜膜层位于所述导光板的出光侧,且所述微棱镜膜层位于所述导光板由靠近所述光源一侧向远离所述光源一侧延伸预设距离的范围内;/n所述微棱镜膜层包括多个第一微棱镜结构,所述第一微棱镜结构用于当所述导光板中的光线由所述导光板进入所述第一微棱镜结构后再从所述第一微棱镜结构进入所述导光板时,使所述光线在进入所述第一微棱镜结构时在第一界面的入射角大于所述光线从所述第一微棱镜结构出来时在所述第一界面的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源、导光板和微棱镜膜层;其中:
所述光源发出的光以侧入式入射到所述导光板中;
所述导光板的背光侧具有若干网点;
所述微棱镜膜层的折射率与所述导光板的折射率相同,所述微棱镜膜层位于所述导光板的出光侧,且所述微棱镜膜层位于所述导光板由靠近所述光源一侧向远离所述光源一侧延伸预设距离的范围内;
所述微棱镜膜层包括多个第一微棱镜结构,所述第一微棱镜结构用于当所述导光板中的光线由所述导光板进入所述第一微棱镜结构后再从所述第一微棱镜结构进入所述导光板时,使所述光线在进入所述第一微棱镜结构时在第一界面的入射角大于所述光线从所述第一微棱镜结构出来时在所述第一界面的出射角,所述第一界面为所述导光板与所述第一微棱镜结构的交界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微棱镜结构沿第一方向的截面为三角形,且所述三角形远离所述光源一侧的底角的范围为2°~10°,所述第一方向为垂直于所述光源的方向。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形的高为2μm~5μm。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形靠近所述光源一侧的底角的范围为Arcsin(1/n)~90°,n为所述微棱镜膜层的折射率;
所述第一微棱镜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秋里陈雷汪志强马鑫孙川姚建峰王新宇谭丁炀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