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负载集成式可润滑丝杠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19603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7: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负载集成式可润滑丝杠模组,包括外壳、工作台、固定座、电机座、支撑座和钢带,外壳左侧安装支撑座,外壳上部安装钢带,外壳右侧依次安装固定座和电机座,钢带上方安装工作台,电机座线路连接至电源,外壳内中部设置丝杠,丝杠左侧与支撑座固连,另一侧依次穿过螺母座、丝杠螺母和固定座,右端与电机座固连,螺母座上部与工作台固连,螺母座下部与直线轨道套接,直线轨道左端与支撑座固连,直线轨道右端与固定座固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高负载集成式可润滑丝杠模组,可以解决因工作频率较高润滑油放置不到位,或反复打开丝杠外壳添加润滑油而掉落灰尘等颗粒造成丝杠和螺母的磨损造成精度变差,效率变低等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负载集成式可润滑丝杠模组
本技术属于机械自动化零件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负载集成式可润滑丝杠模组。
技术介绍
丝杠是一种精度很高的零件,它能精确地确定工作台坐标位置,将旋转运动转换成直线运动或将扭矩转换成轴向反复作用力,同时兼具高精度、可逆性和高效率的特点,是工具机械和精密机械上最常使用的传动元件,所以在精度、强度及耐磨性等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但目前的丝杠在使用时,常常因工作频率较高润滑油放置不到位,或反复打开丝杠外壳添加润滑油而导致掉落灰尘等颗粒造成丝杠与螺母间的摩擦增大,从而导致丝杠和螺母的磨损造成精度变差,效率变低等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高负载集成式可润滑丝杠模组,以以应对因工作频率较高润滑油放置不到位,或反复打开丝杠外壳添加润滑油而导致掉落灰尘等颗粒造成丝杠与螺母间的摩擦增大,从而导致丝杠和螺母的磨损造成精度变差,效率变低等情况,所需要的一种不用打开外壳即可对钢带、工作台、丝杠、丝杠螺母和直线轨道进行润滑油加装工作,且兼具防漏油特点的解决方案。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负载集成式可润滑丝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工作台(2)、固定座(3)、电机座(4)、支撑座(5)和钢带(6),外壳(1)左侧安装支撑座(5),外壳(1)上部安装钢带(6),外壳(1)右侧依次安装固定座(3)和电机座(4),钢带(6)上方安装工作台(2),电机座(4)线路连接至电源,外壳(1)内中部设置丝杠(9),丝杠(9)左侧与支撑座(5)通过轴承固连,另一侧依次穿过螺母座(7)、丝杠螺母(10)和固定座(3)后连接至电机座(4),螺母座(7)上部通过螺栓与工作台(2)固连,螺母座(7)下部与直线轨道(8)滑动连接,直线轨道(8)左端通过螺栓与支撑座(5)固连,直线轨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负载集成式可润滑丝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工作台(2)、固定座(3)、电机座(4)、支撑座(5)和钢带(6),外壳(1)左侧安装支撑座(5),外壳(1)上部安装钢带(6),外壳(1)右侧依次安装固定座(3)和电机座(4),钢带(6)上方安装工作台(2),电机座(4)线路连接至电源,外壳(1)内中部设置丝杠(9),丝杠(9)左侧与支撑座(5)通过轴承固连,另一侧依次穿过螺母座(7)、丝杠螺母(10)和固定座(3)后连接至电机座(4),螺母座(7)上部通过螺栓与工作台(2)固连,螺母座(7)下部与直线轨道(8)滑动连接,直线轨道(8)左端通过螺栓与支撑座(5)固连,直线轨道(8)右端通过固定螺栓与固定座(3)固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负载集成式可润滑丝杠模组,其特征在于:工作台(2)包括上润滑膜(201)、工作台盖板(202)和钢带刮板(203),工作台盖板(202)下方固定连接上润滑膜(201)和钢带刮板(203),钢带刮板(203)位于上润滑膜(201)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负载集成式可润滑丝杠模组,其特征在于:螺母座(7)包括螺母座油嘴(701)、钢带油嘴(702)、输油管路(703)、刮油片(704)、直线导轨滑块(705)、下润滑膜(706)、螺母腔(707)、丝杠腔(70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英刘国明王燕霞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莫德曼机器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