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激光陀螺电极铟封增强装置和增强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51813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7: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激光陀螺电极铟封增强装置,所述装置呈倒置圆筒状,圆筒内径与电极底部外径一致,圆筒厚度能够配合封接面,圆筒封接面为弧形。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激光陀螺电极铟封增强方法,包括:1)在电极与谐振腔封接面周围增加铟圈封接材料;2)使用增强装置向下施压,加热软化所述铟圈;3)当增强装置到达封接处的最低端面时,保持封接压力和温度设定的时间;4)热压冷却后,对电极进行高压老化。本发明专利技术使得电极密封性能增强,有效保障了谐振腔的气密性,增大了激光陀螺阴极和谐振腔铟封接接触面,降低了封接漏气概率,提高了激光陀螺的寿命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激光陀螺电极铟封增强装置和增强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激光陀螺电极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激光陀螺电极铟封增强装置和增强方法。
技术介绍
在激光陀螺制造中,考虑了阴极的自身寿命——发射电子能力与抗溅射能力,通常采用发射电子能力较强的高纯铝作为阴极材料,使用无氧铜或者钛作为阳极,激光陀螺腔体一般采用接近零膨胀的微晶玻璃。为了实现膨胀系数匹配性差的两种材料间的高真空密封,采用延展性良好的金属铟作为密封过渡材料。铟封接作为一种非匹配封接工艺,具有封接面平整、结合强度大、真空性能优等特点。但是微晶谐振腔真空气密性要求较高,需降低封接泄漏的影响,引起泄漏的原因为封接残余应力,主要来自于:(1)电极材料与微晶腔体热膨胀系数匹配不一致,激光陀螺反复高低温环境中密封性能减弱甚至失效;(2)电极和谐振腔的封接接触面有限,一旦一处出现泄漏,将危及整个谐振腔。目前大多数激光陀螺电极封接时,采用铟圈加热机械加压法,如图1所示,以阴极为例,在谐振腔和阴极底部压一层铟圈密封。其有效封接面积为电极与谐振腔接触面之间,面积有限。反复高低温测试后,由于膨胀系数匹配的问题,封接处容易出现泄漏,从而导致陀螺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激光陀螺电极铟封增强装置,所述装置呈倒置圆筒状,圆筒内径与电极底部外径一致,圆筒厚度能够配合封接面,圆筒封接面为弧形。可选地,所述圆筒封接面为1/4圆弧状。可选地,圆筒内径与电极的底部外径一致。可选地,内部设置有加热头和温度传感器。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激光陀螺电极铟封增强方法,包括:1)在电极与谐振腔封接面周围增加铟圈封接材料;2)使用增强装置向下施压,加热软化所述铟圈;3)当增强装置到达封接处的最低端面时,保持封接压力和温度设定的时间;4)热压冷却后,对电极进行高压老化。优选地,在步骤4)中,通过在电极和陀螺腔体之间加载高压交流电进行高压老化。优选地,所述增强装置呈倒置圆筒状,圆筒内径与电极底部外径一致,圆筒厚度能够配合封接面,圆筒封接面为弧形。优选地,所述增强装置内部设置有加热头和温度传感器。优选地,在步骤2)中,封接压力随着所述增强装置的下降而增加。优选地,在步骤4)中施加的交流电为1000V,1KHz,持续时间2-4小时。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使得电极密封性能增强,有效保障了谐振腔的气密性;增大激光陀螺阴极和谐振腔铟封接接触面,降低封接漏气概率,提高了激光陀螺的寿命和可靠性;装置结构简单,易加工装配,成本低。附图说明为了更容易理解本专利技术,将通过参照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方式更详细地描述本专利技术。这些附图只描绘了本专利技术的典型实施方式,不应认为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图1为传统阴极封接剖面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激光陀螺阴极密封性增强的铟封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激光陀螺阴极密封性增强的铟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增强装置改进的阴极封接剖面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增强装置改进的阴极封接效果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激光陀螺阴极密封性增强的铟封装置热压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激光陀螺阴极铟封高压老化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激光陀螺阴极铟封的检测结果表。附图标记1-电极;2-传统封接部位;3-增强封接部位;4-谐振腔;5-铟封加强装置;6-柔性贴合电极;7-高压交流电源。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激光陀螺电极铟封增强装置5,如图2和图3所示。铟封增强装置5为倒置圆筒状,圆筒具有一定厚度,圆筒厚度与电极1的封接面一致。圆筒内径与电极1(见图4)的底部外径一致。圆筒封接面为弧形。圆筒外径为圆筒内径与所述弧形半径之和。圆筒的厚度半径能够配合封接面,优选地与封接面一致。圆筒封接面可以是其他形状或大小,只要把电极1的外部侧面也密封起来就可以。优选地,圆筒封接面为1/4圆弧,此时,圆半径=圆筒厚度=阴极侧面封接高1/4圆弧度+底面封接铟膜厚度,圆筒外径为圆筒内径与圆弧半径之和。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圆筒封接面为1/4圆弧时,电极1的底部传统封接部位2的铟膜厚度约0.2mm,圆筒封接面为约2.2mm。圆筒内径为25mm,圆筒外径为27.2mm。该增强装置内可以设置加热头和薄膜式铂电阻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测温范围为-70℃~+300℃,精度为1/3B级。本专利技术在原有的底部封接面旁边,增加一层封接面,且将面扩展至电极侧面,以阴极为例,如图4-图6所示。这将降低激光陀螺漏气的可能性,起到双重保护的作用。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激光陀螺电极铟封增强方法,包括:1)在电极1与谐振腔4的封接面周围增加铟圈封接材料;2)使用增强装置向下施压,加热软化所述铟圈,所述装置的结构呈如前所述;3)当增强装置到达封接最低端面时,保持封接压力和温度,稳定设定时间。4)热压冷却后,对电极进行高压老化。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和使用铟封增强装置5的封接步骤。S1,抛光电极封接面:选择粒度为纳米级的SiO2溶胶为抛光液,在转速30转/分钟的抛光盘中抛光5小时,使微晶玻璃表面粗糙度Ra达到0.3nm。电极封接面经过抛光后,能使表面更加平整,有利于铟封密封性。S2,清洗电极:采用RCA湿法化学清洗工艺。(1)将微晶玻璃浸没于丙酮中加热至50℃超声清洗30分钟;(2)用酒精将微晶玻璃上残留丙酮冲洗干净,随后在酒精中超声10分钟;(3)取出玻璃衬底,采用去离子水将衬底冲洗干净,然后在混合溶液(浓H2SO4/H2O2=7/3)中浸泡4小时以上;(4)取出玻璃衬底,采用去离子水将衬底冲洗干净,高纯氮气吹干备用。S3,铟封:使用时根据铟圈材料性质,温度设置为140℃,增强装置温感灵敏度±1℃。封接过程中,封接压力通过直线推杆的下压产生,通过控制直线推杆的位移,间接控制封接压力。当热压头(增强装置的圆筒下端)接触零件上表面后,铟圈受热软化,封接压力将随着热压头的下降而增加。当铟封加强装置5到达封接最低端面时(如图6),保持封接压力、温度稳定30分钟。封接完成后缓慢释放压力,防止压力快速释放可能对压封质量或者工件造成不必要的损伤。S4,高压老化:热压冷却后,在电极和陀螺腔体之间通过加载高压交流电源7(1000V、1KHz,电流很小,因为腔体是微晶玻璃的并非电的良导体,但是有部分离子可以导电,这个过程中电流实际上是通过铟环流过去的)。如图7所示,谐振腔4内贴一柔性贴合电极6,交流高压电源7连接激光陀螺的(阴极)电极1和激光陀螺谐振腔4内的柔性贴合电极6,在高频高压电场作用下,铟原子会向阴极(铝)和腔体(微晶玻璃)表层内部扩散,加电过程需要2-4小时。高压老化过程可以使得铟向电极、腔体的接触面中扩散,增强铟与两个接触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激光陀螺电极铟封增强装置,其特征在于,/n所述装置呈倒置圆筒状,圆筒内径与电极底部外径一致,圆筒厚度能够配合封接面,圆筒封接面为弧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激光陀螺电极铟封增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置呈倒置圆筒状,圆筒内径与电极底部外径一致,圆筒厚度能够配合封接面,圆筒封接面为弧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陀螺电极铟封增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圆筒封接面为1/4圆弧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陀螺电极铟封增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圆筒内径与电极的底部外径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陀螺电极铟封增强装置,其特征在于,
内部设置有加热头和温度传感器。


5.一种激光陀螺电极铟封增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在电极与谐振腔封接面周围增加铟圈封接材料;
2)使用增强装置向下施压,加热软化所述铟圈;
3)当增强装置到达封接处的最低端面时,保持封接压力和温度设定的时间;
4)热压冷却后,对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飞卢广锋王凡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二零八先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