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排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516125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7:08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隧道通风排烟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隧道排烟装置。该隧道排烟装置用于控制设置在排烟风道与隧洞之间的墙体上的排烟风口的启闭,并包括固定安装于排烟风口顶部墙体上的卷门机和帘板组件;帘板组件能够卷绕于卷轴上;在排烟风口两侧的墙体上嵌装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导轨,导轨设置有与帘板组件侧边滑动配合的滑槽;在排烟风口底部的墙体上设置有底槽,底槽用于容置帘板组件的底边。上述隧道排烟装置具有密封效果好和承压能力高的特点,并能够解决现有排烟风口因阀体本身结构导致的密封性能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隧道排烟装置
本申请涉及隧道通风排烟
,具体地,涉及一种隧道排烟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矩形断面隧道均采用两孔一管廊的断面结构,两侧孔为车行隧洞,中间管廊分为四层,从上到下依次为排烟风道、电缆空间、安全通道和机电设备空间、以及最下方的管道布置空间。采用侧向重点排烟系统是在管廊最上层设置排烟风道、车行隧洞与排烟风道之间墙体上设置排烟风口的一种排烟形式。排烟风口主要由阀体、叶片、执行机构、温感器等部件组成,其中叶片采用对开或者平行式,叶片用螺栓固定在转轴上,转轴固定在阀体上,现有排烟风口因叶片数量多等阀体本身的结构形式导致密封性能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密封效果好、承压能力高的隧道排烟装置,能够解决现有排烟风口因阀体本身结构导致的密封性能差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隧道排烟装置,该隧道排烟装置用于控制设置在排烟风道与隧洞之间的墙体上的排烟风口的启闭,并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排烟风口顶部墙体上的卷门机和帘板组件;所述卷门机包括传动连接的电动机和卷轴,所述电动机用于驱动所述卷轴转动;所述卷轴的轴心线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帘板组件能够卷绕于所述卷轴;在所述排烟风口两侧的墙体上嵌装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导轨,所述导轨设置有与所述帘板组件侧边滑动配合的滑槽;在所述排烟风口底部的墙体上设置有底槽,所述底槽用于容置所述帘板组件的底边;当所述排烟风口处于开启状态时,所述帘板组件卷绕于所述卷轴上,所述排烟风道与所述隧洞之间连通;当所述排烟风口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帘板组件的底边位于所述底槽内、且所述帘板组件的侧边与所述滑槽之间密封接触,所述排烟风道与所述隧洞之间隔断。优选地,所述帘板组件包括并行排列且依次转动连接的多个帘板;多个所述帘板中的顶部帘板铰接于所述卷轴上;所述帘板为长条形板。优选地,在所述导轨的所述滑槽内设置有防烟条;所述防烟条与所述帘板的端部密封接触。优选地,所述防烟条采用三元乙丙橡胶制成。优选地,在所述排烟风口两侧的墙体上设置有导轨槽,所述导轨槽内嵌装有所述导轨。优选地,在所述导轨与所述导轨槽之间、所述导轨内、以及所述底槽内均安装有不燃材料。优选地,所述导轨通过膨胀螺栓固定安装于墙体上;沿竖直方向,所述膨胀螺栓之间的间距为600mm~1000mm。优选地,还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排烟风口顶部墙体上的箱体;所述箱体用于容置所述卷门机和所述卷轴,所述箱体上设置有用于对所述卷门机进行检修的检修孔;在所述箱体与墙体之间夹设有不燃材料。优选地,所述不燃材料为玻璃棉材料;所述帘板采用镀锌钢板制成,所述镀锌钢板的厚度为3mm~5mm。优选地,还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排烟风口的顶部墙体上的风速风量传感器和固定安装于所述排烟风口的底部墙体上的CO2传感器;所述风速风量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排烟风口的排烟量;所述CO2传感器用于检测通过所述排烟风口的气体的CO2的浓度。优选地,在所述排烟风口的顶部墙体和底部墙体上均固定安装有预埋支架;所述风速风量传感器和所述CO2传感器通过法兰固定安装于所述预埋支架上。采用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隧道排烟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上述隧道排烟装置设置有卷门机和帘板组件,帘板组件能够卷绕于卷门机的卷轴上,通过卷门机能够控制帘板组件在卷轴上的收卷和放卷,实现排烟风口的打开和关闭;与现有排烟风口的叶片相比,帘板组件为整体结构,能够解决现有排烟风口因阀体本身结构导致的密封性能差的问题,提高密封性能;并且在排烟风口处于开启状态时,帘板组件卷绕于卷轴上,帘板组件位于排烟风口外侧,能够提高排烟风口的排烟效率;在排烟风口两侧的墙体上设置有与容置帘板组件侧边滑动配合的滑槽,并在排烟风口底部的墙体上设置有容置帘板组件底边的底槽,从而在排烟风口处于关闭状态时,帘板组件的四周均与墙体之间相对固定,并可在帘板组件四周与墙体之间设置不燃材料进行密封,在提高帘板组件结构强度和承压能力的同时,还能提高帘板组件与墙体之间的密封性能。因此,采用上述隧道排烟装置设置具有密封效果好和承压能力高的特点,而且还能够解决现有排烟风口因阀体本身结构导致的密封性能差的问题。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隧道排烟装置在隧道中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提供的隧道排烟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提供的隧道排烟装置的侧视图;图4为图2中提供的隧道排烟装置的导轨与帘板的配合示意图。附图标记:1-隧道排烟装置;2-排烟风道;3-隧洞;4-墙体;5-排烟风口;11-卷门机;12-帘板组件;13-导轨;14-防烟条;15-不燃材料;16-箱体;17-风速风量传感器;18-CO2传感器;19-预埋支架;41-底槽;111-电动机;112-卷轴;121-帘板;131-滑槽;161-检修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所有实施例的穷举。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隧道排烟装置1,如图1结构所示,隧道包括两个车行隧洞3和位于车行隧洞3之间的管廊,车行隧洞3与管廊之间通过墙体4进行分隔,在管廊的顶部设置有排烟风道2;该隧道排烟装置1安装于车行隧洞3与排烟风道2之间的墙体4上,在墙体4上设置有用于连通车行隧洞3与排烟风道2的排烟风口5,隧道排烟装置1安装于排烟风口5上,用于控制排烟风口5的启闭。如图2和图3结构所示,隧道排烟装置1包括固定安装于排烟风口5顶部墙体4上的卷门机11和帘板组件12;卷门机11包括传动连接的电动机111和卷轴112,电动机111用于驱动卷轴112转动,电动机111可以直接驱动卷轴112转动,也可以通过减速器等传动装置间接驱动卷轴112转动,电动机111的输出轴可以与卷轴112直接连接,用于在电动机111和卷轴112之间进行机械传动的传动装置可以为齿轮传动装置、带传动装置、链传动装置等;如图2结构所示,卷轴112的轴心线沿水平方向设置;帘板组件12的一端安装于卷轴112上,使得电动机111在正向转动时帘板组件12能够卷绕于卷轴112,而电动机111在反向转动时,卷绕在卷轴112上的帘板组件12能够从卷轴112上放卷;在排烟风口5两侧的墙体4上嵌装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导轨13,导轨13设置有与帘板组件12侧边滑动配合的滑槽131,使得卷轴112在转动时帘板组件12的侧边能够沿导轨13的滑槽131上下滑动;在排烟风口5底部的墙体4上设置有底槽4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隧道排烟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控制设置在排烟风道与隧洞之间的墙体上的排烟风口的启闭,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排烟风口顶部墙体上的卷门机和帘板组件;/n所述卷门机包括传动连接的电动机和卷轴,所述电动机用于驱动所述卷轴转动;所述卷轴的轴心线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帘板组件能够卷绕于所述卷轴;/n在所述排烟风口两侧的墙体上嵌装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导轨,所述导轨设置有与所述帘板组件侧边滑动配合的滑槽;/n在所述排烟风口底部的墙体上设置有底槽,所述底槽用于容置所述帘板组件的底边;/n当所述排烟风口处于开启状态时,所述帘板组件卷绕于所述卷轴上,所述排烟风道与所述隧洞之间连通;/n当所述排烟风口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帘板组件的底边位于所述底槽内、且所述帘板组件的侧边与所述滑槽之间密封接触,所述排烟风道与所述隧洞之间隔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排烟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控制设置在排烟风道与隧洞之间的墙体上的排烟风口的启闭,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排烟风口顶部墙体上的卷门机和帘板组件;
所述卷门机包括传动连接的电动机和卷轴,所述电动机用于驱动所述卷轴转动;所述卷轴的轴心线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帘板组件能够卷绕于所述卷轴;
在所述排烟风口两侧的墙体上嵌装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导轨,所述导轨设置有与所述帘板组件侧边滑动配合的滑槽;
在所述排烟风口底部的墙体上设置有底槽,所述底槽用于容置所述帘板组件的底边;
当所述排烟风口处于开启状态时,所述帘板组件卷绕于所述卷轴上,所述排烟风道与所述隧洞之间连通;
当所述排烟风口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帘板组件的底边位于所述底槽内、且所述帘板组件的侧边与所述滑槽之间密封接触,所述排烟风道与所述隧洞之间隔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排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帘板组件包括并行排列且依次转动连接的多个帘板;
多个所述帘板中的顶部帘板铰接于所述卷轴上;
所述帘板为长条形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隧道排烟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导轨的所述滑槽内设置有防烟条;
所述防烟条与所述帘板的端部密封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隧道排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烟条采用三元乙丙橡胶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隧道排烟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排烟风口两侧的墙体上设置有导轨槽,所述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清瑞梁园邱浩付凯王威于晓波赵超峰谌启发崔志强罗章波黄新连何明华王旭明王春芳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