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剪力墙的施工结构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515290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7: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制剪力墙的施工结构及方法,涉及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其应用于基层安装区域,包括用于吊装剪力墙构件的吊装装置以及布置在基层上的预留钢筋、分仓条和支撑垫片,预留钢筋对应于剪力墙构件上的灌浆套筒,分仓条的长度与剪力墙构件的厚度相适配,以使剪力墙构件吊装后直接分仓,分仓条两侧形成独立灌浆仓,支撑垫片布置于分仓条的两侧,用于支撑剪力墙构件,支撑垫片距离基层的高度低于分仓条的高度;通过实施本技术方案,能够有效解决传统施工方案剪力墙分仓质量差的技术问题,分仓位置更易精确控制,并有效避免灌浆套筒堵塞,在简化了施工工序的同时保证了施工质量,提高施工效率,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适合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制剪力墙的施工结构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施工
,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预制剪力墙的施工结构及方法。
技术介绍
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混凝土预支剪力墙构件的连接通常采用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技术,钢筋连接用灌浆套筒是采用铸造工艺或机械加工工艺制造,用于钢筋套筒灌浆连接的金属套筒,简称灌浆套筒,钢筋套筒灌浆是通过空气压缩机将空气由气管输送至灌有搅拌充分的钢筋连接用高性能灌浆料的灌浆压力罐,压力罐压力增大,在压力的作用下,将罐内的灌浆料拌合物压出,通过导管从灌浆孔进入封堵严密的预制墙板灌浆仓内,从而完成灌浆。其中,分仓灌浆施工环节作为装配式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决定剪力墙结构件质量的关键点。装配式结构在国内处于推广应用阶段,传统的分仓施工是在预制墙板吊装就位,调校完成后,进行座浆砂浆分仓、封仓等工序施工,其首先将专用工具塞入预制墙板下方20mm缝隙中;然后将坐浆砂浆放置于托板上,用另一专用工具塞填砂浆,最后在分仓砂浆带宽度约30~50mm,分仓完成后进行封仓施工。但根据本申请专利技术人在实践施工中发现,传统剪力墙的施工存在以下不足之处:分仓效果质量差,相邻灌浆仓密封性能差,往往无法形成一个独立的灌浆仓,同时易造成注浆套筒堵塞等问题,分仓质量难以得到有效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现有施工方案剪力墙分仓质量差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制剪力墙的施工结构,其目的在于在剪力墙吊装前对装配式预制剪力墙构件进行分仓条布置,以使分仓位置更易控制且分仓位置精确,进而有效解决传统施工方案由于分仓条密封不严而导致分仓质量差、灌浆套筒堵塞等问题,该结构设计巧妙合理,在简化了施工工序的同时保证了施工质量。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预制剪力墙的施工结构,应用于基层安装区域,包括预留钢筋,所述预留钢筋呈垂直布置于基层上,且预留钢筋对应于剪力墙构件上的灌浆套筒,用于定位支撑剪力墙构件并保证其垂直度;分仓条,所述分仓条呈水平布置于基层上,所述分仓条的长度与剪力墙构件的厚度相适配,以使剪力墙构件吊装后直接分仓,分仓条两侧形成独立灌浆仓;吊装装置,用于吊装所述剪力墙构件,以使分仓条布置后利用吊装装置吊装所述剪力墙构件;支撑垫片,所述支撑垫片布置于基层两侧,且所述支撑垫片固定于基层上,用于支撑剪力墙构件并保证其水平度,所述支撑垫片距离基层的高度低于所述分仓条的高度。本技术方案针对于传统施工方案剪力墙分仓质量差的技术问题,经分析发现导致剪力墙分仓质量差的根本原因在于在剪力墙吊装后再进行分仓,分仓作业空间狭窄,施工极为不便,难以形成密封严密的分仓条,进而难以保证剪力墙分仓质量;且吊装后再利用分仓条进行分仓,难以确保分仓条与灌浆套筒之间的间隔距离,由此灌浆后容易造成灌浆套筒堵塞的问题,本技术方案施工结构在剪力墙吊装前对装配式预制剪力墙构件进行分仓条布置,以使分仓位置更易控制且分仓位置精确,进而有效解决传统施工方案由于分仓条密封不严而导致分仓质量差、灌浆套筒堵塞等问题,该结构设计巧妙合理,在简化了施工工序的同时保证了施工质量,特别对于施工中分仓较多的构件,分仓位置更具有保障。作为优选方案,在基层两侧分别设有基层未凿毛区域,用于安装所述支撑垫片,以使基层两侧的支撑垫片水平等高。由于支撑垫片的水平度直接影响后期剪力墙构件校正幅度,过大的校正幅度容易破坏已经砌筑好的分仓条,由此本技术方案采用在基层未凿毛区域放置支撑垫片,更容易保证两支撑块垫片水平等高,该结构布置合理。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分仓条距离基层的高度为22~25mm,所述支撑垫片距离基层的高度为20mm。由此采用上述结构,将剪力墙构件吊放于分仓条和支撑垫片上时,剪力墙构件先到达分仓条,以使分仓条在未完全成型时对其具有向基层方向的压缩力,使得剪力墙构件到达支撑垫片上时,分仓条与剪力墙构件和基层之间形成严密配合,进而保证分仓位置更易控制且分仓位置精确。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分仓条的断面呈梯形结构,且分仓条通过其梯形结构的大端固定于基层上。采用上述结构,使得分仓条具有较好的结构稳定性,在剪力墙构件对其下压的过程中不易造成分仓条破坏,且分仓条能够与其上端的剪力墙构件以及下端的基层表面进行紧密贴合,以保证分仓条密封严实。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分仓条与预留钢筋之间的间距大于20mm。如此能够精确控制分仓条与吊装后灌浆套筒之间的间隔距离,避免堵塞灌浆套筒。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支撑垫片呈柱体结构,且支撑垫片的顶部边缘处具有弧形倒角。由于支撑垫片用于支撑剪力墙构件,支撑垫片的高度决定了剪力墙构件吊装后的净空高度,且剪力墙构件重量较大,若直接作用在支撑垫片上容易造成剪力墙构件底部磨损,由此采用上述结构,能够有效避免支撑垫片的顶部边缘处棱角对剪力墙构件造成破坏,保证施工质量。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有一种预制剪力墙的施工法,该施工方法应用上述预制剪力墙的施工结构,该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基层处理:根据预制剪力墙构件轴线及预制剪力墙构件尺寸将边线在对应的基层安装区域混凝土表面进行凿毛处理,并在基层上安装支撑垫片;S2,砌筑分仓条:分仓条采用座浆料进行砌筑,且座浆料的强度不低于30MPA,座浆料按照标准含水率要求进行配置,且座浆料应在加水后的30min内完成拌制、砌筑以及剪力墙的吊装作业,砌筑完成的分仓条距离基层的高度应大于所述支撑垫片的高度;S3,剪力墙构件吊装,利用吊装装置实施剪力墙构件吊装,以使剪力墙构件的灌浆套筒对应于基层安装区域上的预留钢筋,并将剪力墙构件吊放于分仓条和支撑垫片上,期间对分仓条具有向基层方向的压缩力,以使分仓条与剪力墙构件和基层之间严密配合;剪力墙构件就位于支撑垫片上后设置斜撑,用于固定预制剪力墙构件;S4,剪力墙构件校正;S5,根据规范要求进行封边,并完成灌浆施工。作为优选方案,步骤S1基层处理,在凿毛处理过程中,根据所述分仓条的设计位置,在基层两侧分别预留出基层未凿毛区域,在两侧基层未凿毛区域分别安装支撑垫片,并保证基层两侧的支撑垫片水平等高;此步骤由于放置于基层未凿毛区域的两块支撑垫片已经进行过水平等高控制,因此在后期剪力墙构件水平度校正过程中的校正幅度较小,同时可有效避免破坏分仓条。作为优选方案,步骤S2砌筑分仓条,砌筑分仓条的长度根据剪力墙构件尺寸确定,以使分仓条的砌筑长度与剪力墙构件的厚度相同,砌筑分仓条的宽度控制在30~50mm,且分仓条距离基层的高度控制在22~25mm,砌筑完成的分仓条断面呈梯形结构,以保证砌筑完成后的分仓条具有较好的结构稳定性及密封严密性,进而保证分仓灌浆施工环节质量。作为优选方案,步骤S4剪力墙构件校正包括剪力墙构件水平位置的校正及剪力墙构件垂直度的校正,剪力墙构件必须进行校正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用以保证施工质量。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预制剪力墙的施工结构采用在剪力墙吊装前对装配式预制剪力墙构件进行分仓条布置,以使分仓位置更易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制剪力墙的施工结构,应用于基层安装区域,其特征在于:包括预留钢筋,所述预留钢筋呈垂直布置于基层上,且预留钢筋对应于剪力墙构件上的灌浆套筒,用于定位支撑剪力墙构件并保证其垂直度;/n分仓条,所述分仓条呈水平布置于基层上,所述分仓条的长度与剪力墙构件的厚度相适配,以使剪力墙构件吊装后直接分仓,分仓条两侧形成独立灌浆仓;/n吊装装置,用于吊装所述剪力墙构件,以使分仓条布置后利用吊装装置吊装剪力墙构件;支撑垫片,所述支撑垫片布置于基层两侧,且所述支撑垫片固定于基层上,用于支撑剪力墙构件并保证其水平度,所述支撑垫片距离基层的高度低于所述分仓条的高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剪力墙的施工结构,应用于基层安装区域,其特征在于:包括预留钢筋,所述预留钢筋呈垂直布置于基层上,且预留钢筋对应于剪力墙构件上的灌浆套筒,用于定位支撑剪力墙构件并保证其垂直度;
分仓条,所述分仓条呈水平布置于基层上,所述分仓条的长度与剪力墙构件的厚度相适配,以使剪力墙构件吊装后直接分仓,分仓条两侧形成独立灌浆仓;
吊装装置,用于吊装所述剪力墙构件,以使分仓条布置后利用吊装装置吊装剪力墙构件;支撑垫片,所述支撑垫片布置于基层两侧,且所述支撑垫片固定于基层上,用于支撑剪力墙构件并保证其水平度,所述支撑垫片距离基层的高度低于所述分仓条的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剪力墙的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基层两侧分别设有基层未凿毛区域,用于安装所述支撑垫片,以使基层两侧的支撑垫片水平等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剪力墙的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仓条距离基层的高度为22~25mm,所述支撑垫片距离基层的高度为2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剪力墙的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仓条的断面呈梯形结构,且分仓条通过其梯形结构的大端固定于基层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剪力墙的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仓条与预留钢筋之间的间距大于20mm。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剪力墙的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垫片呈柱体结构,且支撑垫片的顶部边缘处具有弧形倒角。


7.一种预制剪力墙的施工法,其特征在于:该施工方法应用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预制剪力墙的施工结构,该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懿陈磊曹筑晨陈昌俊何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