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坝渗水点的防渗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514894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7: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水利设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坝渗水点的防渗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防渗漏体、排水管以及混凝土层。通过在水坝本体的外侧设置有防渗漏体,可以对水坝本体上的渗水位置进行修补;在防渗漏体内布设有排水管,可以将渗出的水分进行及时排出;在防渗漏体的侧面、内部以及顶面均设置有混凝土层,对防渗漏体进行封装固定,整体结构牢固,避免进一步渗水产生的安全隐患,实现较好的防渗水功能。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防渗水型水坝的施工方法简单,施工灵活方便,针对性强,对水坝本体上出现渗水的位置进行及时修补并且具有较强的牢固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坝渗水点的防渗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利设施
,具体涉及一种水坝渗水点的防渗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水库大坝利用水库库容拦蓄洪水,削减进入下游河道的洪峰流量,达到减免洪水灾害的目的,在长期使用后,容易导致水坝的底部发生水渗漏,严重时甚至会发生坍塌,从而容易引发重大灾害,存在安全隐患。但现有常规的防渗方式多采用钢筋混凝土面板防渗、沥青混凝土面板防渗、土工膜防渗以及粘土铺盖防渗等。钢筋混凝土面板防渗效果较好,但投资大、施工速度较慢;沥青混凝土面板防渗效果良好,但施工工艺较复杂,且对水质存在一定影响;土工膜防渗适应变形能力强、造价低,但施工较复杂、易老化、寿命短;粘土铺盖防渗施工简便、造价低,但适用范围小,一般不适用较陡堤坝。为水坝选择合适的防渗结构对于施工简便、防渗性能至关重要,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水坝渗水点的防渗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坝渗水点的防渗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现有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坝渗水点的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渗漏体(2)、排水管(3)以及混凝土层(4);所述防渗漏体(2)固定设置在水坝本体(1)渗水点的外侧,所述防渗漏体(2)包括砂石层(5)、钢筋层(6)以及沙袋层(7),所述砂石层(5)固定设置在水坝本体(1)渗水点的外侧,所述钢筋层(6)和沙袋层(7)均固定设置在砂石层(5)的外侧,所述钢筋层(6)中的钢筋均匀排列在砂石层(5)的外侧,所述沙袋层(7)中的沙袋固定设置在钢筋形成的间隔内;所述排水管(3)固定设置在防渗漏体(2)的内部,所述排水管(3)一端伸入砂石层(5)内部,所述排水管(3)另一端延伸至沙袋层(7)外侧;所述混凝土层(4)与水坝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坝渗水点的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渗漏体(2)、排水管(3)以及混凝土层(4);所述防渗漏体(2)固定设置在水坝本体(1)渗水点的外侧,所述防渗漏体(2)包括砂石层(5)、钢筋层(6)以及沙袋层(7),所述砂石层(5)固定设置在水坝本体(1)渗水点的外侧,所述钢筋层(6)和沙袋层(7)均固定设置在砂石层(5)的外侧,所述钢筋层(6)中的钢筋均匀排列在砂石层(5)的外侧,所述沙袋层(7)中的沙袋固定设置在钢筋形成的间隔内;所述排水管(3)固定设置在防渗漏体(2)的内部,所述排水管(3)一端伸入砂石层(5)内部,所述排水管(3)另一端延伸至沙袋层(7)外侧;所述混凝土层(4)与水坝本体(1)的外侧面相接触,所述混凝土层(4)将防渗漏体(2)固定封装在其内部,所述防渗漏体(2)内部也填充有混凝土层(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坝渗水点的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层(6)中的钢筋至少设置有两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坝渗水点的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3)在防渗漏体(2)内部倾斜设置且沿水坝本体(1)长度方向等距离安装有若干条。


4.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水坝渗水点的防渗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观察水坝本体(1)上出现渗水的位置,根据初步测量渗水位置的长度,在相应渗水处外侧建造基坑;
步骤二,预留出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强崔袆菲李军伟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天源伟业保温防水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