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盐田坝基防渗液压平衡结构体系及其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514892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7: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盐田坝基防渗液压平衡结构体系及其控制方法。所述盐田坝基防渗液压平衡结构体系包括内防渗体、外防渗体和水封帷幕;所述水封帷幕是在内防渗体和外防渗体之间实时控制注水后形成的饱水带;所述内防渗体和外防渗体为建造在堤坝内并沿着堤坝长度方向布置的全封闭防渗体,在内防渗体与所述外防渗体之间预留有一定厚度的中等透水体;所述内防渗体和外防渗体的底端伸入相对不透水层内。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防渗体系解决了盐田库坝基础高标准防渗技术要求,进而减少了盐田卤水渗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盐田坝基防渗液压平衡结构体系及其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盐田坝基防渗液压平衡结构体系及其控制方法,属于盐田坝基高标准防渗领域。
技术介绍
盐田是海盐生产主要设施,盐田库盆防渗性能直接关系到制卤与产盐效率,盐田库盆防渗可包括库盆底面防渗与库坝基础防渗。目前,盐田库盆底面防渗技术已经日趋成熟,而库坝基础防渗技术一直沿用防渗铺盖、粘土心墙、防渗墙、防渗帷幕等常规防渗技术,其防渗效果难以满足盐田库坝基础高标准防渗技术要求。有关资料统计显示,我国盐田卤水渗失率达到了50%以上,其中库坝基础渗失量超过盐田库盆总渗失量60%。总之,现有的常规坝基防渗结构体系,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工程实际中均为渗漏性结构体系,只是透水率大小或防渗标准存在着差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全新的盐田坝基防渗液压平衡结构体系及其控制方法,以解决盐田库坝基础高标准防渗技术要求,进而减少盐田卤水渗失。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盐田坝基防渗液压平衡结构体系,包括内防渗体、外防渗体和水封帷幕;所述水封帷幕是在内防渗体和外防渗体之间实时控制注水后形成的饱水带;所述内防渗体和外防渗体为建造在堤坝内并沿着堤坝长度方向布置的全封闭防渗体,在内防渗体与所述外防渗体之间预留有一定厚度的中等透水体;所述内防渗体和外防渗体的底端伸入相对不透水层内。由此,通过在内防渗体和外防渗体之间实时控制注水后形成水封帷幕,从而依托水封帷幕液体与堤坝内液体液压平衡关系,有效地提高了盐田库坝基础防渗能力。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还可以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优化,以下为优化后形成的技术方案:在其中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堤坝分为位于上游侧的主堤坝和位于下游侧的副堤坝;所述内防渗体建造在主堤坝内,所述外防渗体建造在副堤坝内。所述内防渗体和外防渗体间预留有一定厚度的中等透水体,所述水封帷幕建造在所述主堤坝与所述副堤坝之间的中等透水体内。本专利技术结构原理主要按照一个坝体中设置的三防渗体结构进行说明,上述主副坝结构只是一种在场地条件与经济条件允许情况下的一种特例。同时,堤坝顶部高程相等与否并不重要,主要是能保证中间水封帷幕与堤坝内液体水压平衡。为了进一步减少盐田卤水的渗失,所述内防渗体和外防渗体的底端伸入相对不透水层的深度为至少1m。值得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的盐田卤水的渗失减少与否主要依靠结构体系中注水封帷幕与堤坝坝内液压平衡关系。内外防渗体渗入下部相对不透水层只是建造常规防渗体结构的基本要求,对减小渗水量并非关键要求,只是一种优选方案,例如内防渗体和外防渗体的底端伸入相对不透水层的深度为1m-1.5m就是一种较优的方案。优选地,所述水封帷幕满足如下关系:h内×γ内=h幕×γ幕其中,h内为坝内液体液位高程,γ内为坝内液体比重,h幕为水封帷幕液位高程,γ幕为注水液体比重。为了方便快速地形成水封帷幕,所述内防渗体和外防渗体之间设有建造在堤坝内的注水孔管。优选地,所述中等透水体的厚度至少为0.5m,优选为0.5m-1.5m。前述提及的厚度方向是指垂直于堤坝轴线方向。优选地,所述内防渗体为防渗铺盖或防渗墙或防渗帷幕体,和/或所述外防渗体为防渗墙或防渗帷幕体。内防渗体用作辅助提高防渗结构体系抗渗能力的同时,对坝内液体与水封帷幕实施隔离,减小坝内液体重要成分向水封帷幕中稀释扩散。外防渗体用作辅助提高防渗结构体系抗渗能力的同时,阻止水封帷幕液体向坝外渗漏,减小水封帷幕的调控注水量。为了保证水封帷幕的效果,所述内防渗体与外防渗体顶部高程均比水封帷幕液位高程h幕高至少0.3m,优选为0.3m-0.5m。为了快速形成水封帷幕,所述注水孔管相邻两个孔间距为1.0m-5.0m,注水孔管底端伸入坝基底部相对不透水层的深度至少为0.5m,优选为0.5m-1.0m。基于同一个专利技术构思,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所述的盐田坝基防渗液压平衡结构体系的控制方法,向水封帷幕内注水,直至并保持h内×γ内=h幕×γ幕,其中,h内为坝内液体液位高程,γ内为坝内液体比重,h幕为水封帷幕液位高程,γ幕为注水液体比重。优选的,所述向水封帷幕内注水为盐田内抽排的废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盐田坝基防渗液压平衡结构体系基本实现了坝内液体向坝外零渗漏,从而极大的提高了坝基防渗标准,为坝基零渗漏高标准防渗工程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防渗结构体系。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原理图(垂直于坝基长度方向的端面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原理图(垂直于坝基长度方向的端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为叙述方便,下文中如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实施例1一种盐田坝基防渗液压平衡结构体系,如图1所示,包括设置在堤坝1内的内防渗体2、注水孔管4、水封帷幕5、外防渗体3,通过注水孔管4对水封帷幕5液位高程实时注水调控,达到一种h内×γ内=h幕×γ幕液压平衡关系,可有效的控制坝内液体透过坝基向坝外渗漏,所述h内为坝内液体液位高程,所述γ内为坝内液体比重,所述h幕为水封帷幕5液位高程,所述γ幕为注水液体比重。其中内防渗体2与外防渗体3为沿坝基全封闭防渗体,内防渗体2与所述外防渗体3之间预留有一定厚度的中等透水体。并在中等透水体间布置注水孔管4,经注水孔管4实时注水形成一种饱水土体。盐田运行过程中,采用监测系统读取实时数据,按照h幕=(h内×γ内)/γ幕液压平衡公式,通过计算机控制的注水系统对注水孔管4自动进行注水调控。内防渗体2为常规的防渗铺盖或防渗墙或防渗帷幕体,用作辅助提高防渗结构体系抗渗能力的同时,对坝内液体与水封帷幕5实施隔离,减小坝内液体重要成分向水封帷幕5中稀释扩散。外防渗体3也为常规的防渗墙或防渗帷幕体,用作辅助提高防渗结构体系抗渗能力的同时,阻止水封帷幕5液体向坝外渗漏,减小注水孔管4对水封帷幕5的调控注水量。内防渗体2与外防渗体3顶部高程比水封帷幕5液位高程h幕高0.3-0.5m,内外防渗体3底端深入坝基底部相对不透水层6的深度为1.0-1.5m,其渗透系数小于或等于10-5cm/s,抗渗强度满足坝基渗流稳定要求。中等透水体厚度一般可采用0.5-1.5m。注水孔管4孔间距1.0m-5.0m,注水孔管4底端伸入坝基底部相对不透水层6内的深度为0.5-1.0m,注水孔直径≥75mm,孔内安装与孔径匹配的PVC注水花管。实施例2一种盐田坝基防渗液压平衡结构体系,如图2所示,堤坝1分为位于上游侧的主堤坝11和位于下游侧的副堤坝12。主堤坝11内建造有内防渗体2,副堤坝12内建造有外防渗体3,所述内防渗体和外防渗体间预留有一定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盐田坝基防渗液压平衡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防渗体(2)、外防渗体(3)和水封帷幕(5);所述水封帷幕(5)是在内防渗体(2)和外防渗体(3)之间实时控制注水后形成的饱水带;/n所述内防渗体(2)和外防渗体(3)为建造在堤坝(1)内并沿着堤坝长度方向布置的全封闭防渗体,在内防渗体(2)与所述外防渗体(3)之间预留有一定厚度的中等透水体;/n所述内防渗体(2)和外防渗体(3)的底端伸入相对不透水层(6)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盐田坝基防渗液压平衡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防渗体(2)、外防渗体(3)和水封帷幕(5);所述水封帷幕(5)是在内防渗体(2)和外防渗体(3)之间实时控制注水后形成的饱水带;
所述内防渗体(2)和外防渗体(3)为建造在堤坝(1)内并沿着堤坝长度方向布置的全封闭防渗体,在内防渗体(2)与所述外防渗体(3)之间预留有一定厚度的中等透水体;
所述内防渗体(2)和外防渗体(3)的底端伸入相对不透水层(6)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盐田坝基防渗液压平衡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堤坝(1)分为位于上游侧的主堤坝(11)和位于下游侧的副堤坝(12);所述内防渗体(2)建造在主堤坝(11)内,所述外防渗体(3)建造在副堤坝(12)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盐田坝基防渗液压平衡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防渗体(2)和外防渗体(3)的底端伸入相对不透水层(6)的深度为至少1m;优选为1m-1.5m。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盐田坝基防渗液压平衡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封帷幕(5)满足如下关系:
h内×γ内=h幕×γ幕
其中,h内为坝内液体液位高程,γ内为坝内液体比重,h幕为水封帷幕(5)液位高程,γ幕为注水液体比重。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盐田坝基防渗液压平衡结构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安重潘江洋颜辉李永丰胡大可王少华袁爱民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南中南水电水利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