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温恒温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14575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7: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低温恒温反应釜,包括反应釜本体、外壳、功能箱和水循环制冷设备本体,所述外壳的内部放入安装有反应釜本体,且外壳的底端焊接有安装柱,所述反应釜本体的外表面缠绕有盘绕管,盘绕管的一端通过管孔连接传输管,传输管连接第二水泵的输入端,第二水泵的输出端通过传输管连接水循环制冷设备本体输入端,所述水循环制冷设备本体的输出端通过传输管连接第一水泵的输入端,第一水泵的输出端通过传输管连接盘绕管的另一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反应釜在外表面安装有外壳,外壳内壁设有盘绕管,其盘绕管循环流动冷水对其进行降温,而受其降温后的水循环至水循环制冷设备本体内,让后继续循环,达到了循环利用持续降温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温恒温反应釜
本技术涉及反应釜
,具体为一种低温恒温反应釜。
技术介绍
反应釜的广义理解即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通过对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功能。反应釜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橡胶、农药、染料、医药、食品,用来完成硫化、硝化、氢化、烃化、聚合、缩合等工艺过程的压力容器,例如反应器、反应锅、分解锅、聚合釜等;材质一般有碳锰钢、不锈钢、锆、镍基(哈氏、蒙乃尔、因康镍)合金及其它复合材料,由于反应釜内部的高温工作,导致需要对它进行持续性的降温。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们专利技术了一种低温恒温反应釜,该反应釜在外表面安装有外壳,外壳内壁设有盘绕管,其盘绕管循环流动冷水对其进行降温,而受其降温后的水循环至水循环制冷设备本体内,让后继续循环,达到了循环利用持续降温的效果,而传统方法多采用水冷降温,利用率低,浪费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温恒温反应釜,具备持续降温循环利用节约资源的优点,解决了以往装置多采用水冷降温利用率低浪费资源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低温恒温反应釜,包括反应釜本体、外壳、功能箱和水循环制冷设备本体,所述外壳的内部放入安装有反应釜本体,且外壳的底端焊接有安装柱,所述反应釜本体的外表面缠绕有盘绕管,盘绕管的一端通过管孔连接传输管,传输管连接第二水泵的输入端,第二水泵的输出端通过传输管连接水循环制冷设备本体输入端,且第二水泵通过固定支架固定焊接在功能箱的内部一侧,所述水循环制冷设备本体的输出端通过传输管连接第一水泵的输入端,第一水泵的输出端通过传输管连接盘绕管的另一端,且第一水泵通过固定支架固定焊接在功能箱的内部另一侧,所述功能箱的底端焊接有连接柱,连接柱的底端螺纹固定有底座。优选的,所述功能箱的后表面设有挡板,挡板一侧设有锁孔,且挡板通过合页转动连接功能箱的表面。优选的,所述管孔设有两个,两个管孔开设在外壳的一侧表面,且内部走过盘绕管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优选的,所述第二水泵采用水泵型号为50CQ-25F。优选的,所述底座设有四个,四个底座呈矩形分布。优选的,所述第一水泵采用水泵型号为50CQ-25F。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设置外壳,使反应釜本体可以放置安装在内,达到了盘绕管循环降温时保持内部低温恒温的效果,通过设置盘绕管,使水循环制冷设备本体制出的冷水能够在反应釜本体外表面进行流动,达到了流动降温的效果。2、本技术通过设置水循环制冷设备本体,使水可以进行变冷,达到了使水变冷对反应釜本体进行降温的效果,通过第一水泵,使水循环制冷设备本体制出的冷水可以被抽走,达到了抽动冷水使盘绕管可以对反应釜本体进行降温的效果。3、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二水泵,使在盘绕管内的冷水变成温水时被抽走流动,达到了抽回水循环制冷设备本体内部进行再制冷的效果,通过设置传输管,使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所需要传输的水可以进行传输,达到了传输运送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功能箱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反应釜本体;2、外壳;3、功能箱;4、盘绕管;5、连接柱;6、底座;7、管孔;8、安装柱;9、传输管;10、水循环制冷设备本体;11、第一水泵;12、第二水泵;13、固定支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阅图1至图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低温恒温反应釜,包括反应釜本体1、外壳2、功能箱3和水循环制冷设备本体10,外壳2的内部放入安装有反应釜本体1,通过设置外壳2,使反应釜本体1可以放置安装在内,达到了盘绕管4循环降温时保持内部低温恒温的效果,且外壳2的底端焊接有安装柱8。反应釜本体1的外表面缠绕有盘绕管4,通过设置盘绕管4,使水循环制冷设备本体10制出的冷水能够在反应釜本体1外表面进行流动,达到了流动降温的效果,盘绕管4的一端通过管孔7连接传输管9,管孔7设有两个,两个管孔7开设在外壳2的一侧表面,且内部走过盘绕管4的输入端和输出端,通过设置传输管9,使第一水泵11和第二水泵12所需要传输的水可以进行传输,达到了传输运送的效果,传输管9连接第二水泵12的输入端,第二水泵12采用水泵型号为50CQ-25F,该型号转速快,扭矩大,适用于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二水泵12,使在盘绕管4内的冷水变成温水时被抽走流动,达到了抽回水循环制冷设备本体10内部进行再制冷的效果,第二水泵12的输出端通过传输管9连接水循环制冷设备本体10输入端,水循环制冷设备本体10其制冷原理为内部的压缩机运转,使低温低压的气态制冷转为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进入冷凝器,冷凝内的制冷制部份热量被被外置冷却水/散热风扇排出冷凝器,制冷剂放热后液化为高温高压液态流出,经过干燥过滤器干燥过滤后,流入膨胀阀进行节流(迅速降温的过程)、降压,制冷剂液化为低温低压的液态进入蒸发器进行热交换,低温低压的液态冷媒吸收蒸发器外周围介质(水、油)热量,吸热过程中冷媒温度保持不变,体积发生变化,吸热后的低温压的液压制冷剂气化为低温低压的气态制冷剂进入到压缩机,经压缩机压缩,被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态,进入冷凝器,从而实现制冷循环的整个过程,通过设置水循环制冷设备本体10,使水可以进行变冷,达到了使水变冷对反应釜本体1进行降温的效果,且第二水泵12通过固定支架13固定焊接在功能箱3的内部一侧,功能箱3的后表面设有挡板,挡板一侧设有锁孔,且挡板通过合页转动连接功能箱3的表面,使用人员在使用本技术时,需要先打开功能箱3后表面的挡板,通过对锁孔内插入钥匙打开挡板,然后对水循环制冷设备本体10内部加入水,加完后关上挡板,然后外接电源使第一水泵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温恒温反应釜,包括反应釜本体(1)、外壳(2)、功能箱(3)和水循环制冷设备本体(10),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的内部放入安装有反应釜本体(1),且外壳(2)的底端焊接有安装柱(8),所述反应釜本体(1)的外表面缠绕有盘绕管(4),盘绕管(4)的一端通过管孔(7)连接传输管(9),传输管(9)连接第二水泵(12)的输入端,第二水泵(12)的输出端通过传输管(9)连接水循环制冷设备本体(10)输入端,且第二水泵(12)通过固定支架(13)固定焊接在功能箱(3)的内部一侧,所述水循环制冷设备本体(10)的输出端通过传输管(9)连接第一水泵(11)的输入端,第一水泵(11)的输出端通过传输管(9)连接盘绕管(4)的另一端,且第一水泵(11)通过固定支架(13)固定焊接在功能箱(3)的内部另一侧,所述功能箱(3)的底端焊接有连接柱(5),连接柱(5)的底端螺纹固定有底座(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温恒温反应釜,包括反应釜本体(1)、外壳(2)、功能箱(3)和水循环制冷设备本体(10),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的内部放入安装有反应釜本体(1),且外壳(2)的底端焊接有安装柱(8),所述反应釜本体(1)的外表面缠绕有盘绕管(4),盘绕管(4)的一端通过管孔(7)连接传输管(9),传输管(9)连接第二水泵(12)的输入端,第二水泵(12)的输出端通过传输管(9)连接水循环制冷设备本体(10)输入端,且第二水泵(12)通过固定支架(13)固定焊接在功能箱(3)的内部一侧,所述水循环制冷设备本体(10)的输出端通过传输管(9)连接第一水泵(11)的输入端,第一水泵(11)的输出端通过传输管(9)连接盘绕管(4)的另一端,且第一水泵(11)通过固定支架(13)固定焊接在功能箱(3)的内部另一侧,所述功能箱(3)的底端焊接有连接柱(5),连接柱(5)的底端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庚辉宁兆伦黄湘川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福柯斯医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