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药用搅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00812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19: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制药用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罐,所述搅拌罐顶部设有进料口,所述搅拌罐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搅拌罐中设有搅拌轴,所述搅拌罐顶部设有带动搅拌轴转动的旋转组件,所述搅拌轴上设有内螺旋叶片和外螺带,所述内螺旋叶片和外螺带的螺旋方向相反,所述外螺带的上表面固定设有耐磨片,所述耐磨片为与外螺带相适配的片状弧形结构。通过在搅拌轴上设有内螺旋叶片和外螺带,使物料在搅拌罐内呈流化扰动状况,大大提高了物料在搅拌罐内的流动性,从而保证物料之间混合更加均匀充分,通过设置的耐磨片,能够对外螺带进行保护,避免物料对外螺带表面的磨损,从而在更换时只需更换耐磨片即可,提高了外螺带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药用搅拌装置
本技术涉及制药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制药用搅拌装置。
技术介绍
制药工程是一个化学、生物学、药学(中药学)和工程学交叉的工科类学科,而在中药学的培养思路中,除了对于基础药品知识的学习,对于药品的制备和生产的实践能力也尤为重要。搅拌混药工序是制备药品过程中必备的流程,药品混合的均匀程度影响药效,生产效率的提高与药品混合均匀的速度密切相关。尤其在对一些中药材药物进行加工制备时,需要混合多种原材料,这时就需要采用搅拌装置来进行混合搅拌,但是现有的搅拌装置往往结构较单一,原料在搅拌装置中扰动性较差,从而使原料往往混合不均匀。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合均匀、还具备有除尘和加热功能的制药用搅拌装置。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制药用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罐,所述搅拌罐顶部设有进料口,所述搅拌罐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搅拌罐中设有搅拌轴,所述搅拌罐顶部设有带动搅拌轴转动的旋转组件,所述搅拌轴上设有内螺旋叶片和外螺带,所述内螺旋叶片和外螺带的螺旋方向相反,所述外螺带的上表面固定设有耐磨片,所述耐磨片为与外螺带相适配的片状弧形结构。如上所述的一种制药用搅拌装置,进一步说明为,所述搅拌罐中设有吸尘管,所述吸尘管上设有多个吸尘孔,所述吸尘管的一端封闭,另一端伸出搅拌罐外形成吸尘口。如上所述的一种制药用搅拌装置,进一步说明为,所述进料口上设有进料筒,所述进料筒中设有两端封闭的吸尘筒,所述吸尘筒上设有多个进尘孔,所述吸尘筒与进料筒同轴设置,所述吸尘筒与进料筒之间设有螺旋进料滑板,所述吸尘筒上连通有抽风管。如上所述的一种制药用搅拌装置,进一步说明为,所述旋转组件包括电机、减速器和联轴器,所述电机通过机架固定设置在搅拌罐顶部,所述减速器与电机连接,所述减速器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搅拌轴固定连接,所述搅拌轴与搅拌罐之间设有机械密封。如上所述的一种制药用搅拌装置,进一步说明为,所述搅拌罐下端的外壁上设有夹套,所述夹套与搅拌罐之间设有换热腔,所述换热腔中设有加热元件。如上所述的一种制药用搅拌装置,进一步说明为,所述加热元件为蛇形换热管,所述夹套上设有与蛇形换热管连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出水口的位置高于进水口的位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在搅拌轴上设有内螺旋叶片和外螺带,从而当搅拌轴逆时针旋转时,内螺旋叶片能够将搅拌罐内的物料向上推动,而螺旋方向相反的外螺带又会向下挤压物料,使物料向下推动,这样就能使整个搅拌罐内的物料运动形成复杂的内螺旋叶片上升,外螺带四周下降,使物料在搅拌罐内呈流化扰动状况,大大提高了物料在搅拌罐内的流动性,从而保证物料之间混合更加均匀充分,当搅拌轴顺时针旋转时,物料运动情况与上述相反,也能使物料均匀混合,这时还能够将物料完全快速的的排出搅拌罐;2、通过设置的耐磨片,能够对外螺带进行保护,避免物料对外螺带表面的磨损,从而在更换时只需更换耐磨片即可,提高了外螺带的使用寿命;3、通过设置的吸尘管,能够对搅拌罐内进行除尘操作,通过设置的进料筒和吸尘筒,能够在原料进入搅拌罐中时,即可实现对原料中夹杂的粉尘进行清除,保证了药物的品质;4、通过设置的夹套和加热元件,能够使该搅拌罐具备加热功能,从而对原料在进行搅拌时进行加热。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外螺带结构示意图。图3为进料筒结构示意图。图中:1、搅拌罐;2、进料口;3、出料口;4、搅拌轴;5、电机;6、减速器;7、联轴器;8、机架;9、机械密封;10、内螺旋叶片;11、外螺带;12、耐磨片;13、吸尘管;14、吸尘孔;15、吸尘口;16、进料筒;17、吸尘筒;18、进尘孔;19、螺旋进料滑板;20、抽风管;21、夹套;22、换热腔;23、进水口;24、出水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阐述。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制药用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罐1,所述搅拌罐1顶部设有进料口2,所述搅拌罐1底部设有出料口3,原料即从进料口2中进入搅拌罐1中,在使用时,通过一密封板将出料口3遮住,在混合搅拌完后,在将密封板拿开,从而使混合后的物料顺利从出料口3中排出。所述搅拌罐1中设有搅拌轴4,所述搅拌罐1顶部设有带动搅拌轴4转动的旋转组件,具体的作为优选,所述旋转组件包括电机5、减速器6和联轴器7,所述电机5通过机架8固定设置在搅拌罐1顶部,具体的所述电机5可以采用YB3防爆型三相异步电机,所述减速器6与电机5连接,所述减速器6用于将电机5的旋转速度进行降低,具体的减速器6可以采用摆线针轮减速机,摆线针轮减速机是一种应用行星式传动原理,具体结构这里不做详细阐述,所述减速器6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7与搅拌轴4固定连接,即最终通过电机5带动搅拌轴4进行转动,所述搅拌轴4与搅拌罐1之间设有机械密封9,当然这里所述的旋转组件只是一种优选方式,还可以采用其他旋转组件来带动搅拌轴4进行转动,这里不一一进行举例阐述。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搅拌轴4上设有内螺旋叶片10和外螺带11,具体的所述外螺带11可以设置为2个,所述内螺旋叶片10和外螺带11的螺旋方向相反,通过在搅拌轴4上设有内螺旋叶片10和外螺带11,从而当搅拌轴4逆时针旋转时,内螺旋叶片10能够将搅拌罐1内的物料向上推动,而螺旋方向相反的外螺带11又会向下挤压物料,使物料向下推动,这样就能使整个搅拌罐1内的物料运动形成复杂的内螺旋叶片10上升,外螺带11四周下降,使物料在搅拌罐1内呈流化扰动状况,大大提高了物料在搅拌罐1内的流动性,从而保证物料之间混合更加均匀充分,当搅拌轴1顺时针旋转时,物料运动情况与上述相反,也能使物料均匀混合,这时还能够将物料完全快速的的排出搅拌罐1。如图2所示,所述外螺带11的上表面固定设有耐磨片12,所述耐磨片12为与外螺带11相适配的片状弧形结构,具体的可以使耐磨片12通过粘接与外螺带1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还可以使耐磨片12通过沉头螺钉与外螺带1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的耐磨片12,能够对外螺带11进行保护,避免物料对外螺带11表面的磨损,从而在更换时只需更换耐磨片12即可,提高了外螺带11的使用寿命。为了除去搅拌罐1中药材原料在进行搅拌时产生的粉尘,作为优选,如图1所示,可以在所述搅拌罐1中设有吸尘管13,所述吸尘管13上设有多个吸尘孔14,所述吸尘管13的一端封闭,另一端伸出搅拌罐1外形成吸尘口15,从而在使用时,只需要将抽风装置与吸尘口15即可,例如在使用时将负压风机与吸尘口15连接,即可通过吸尘管13除去搅拌罐1中的粉尘。进一步的,如图1和图3所述,可以在所述进料口2上设有进料筒16,所述进料筒16中设有两端封闭的吸尘筒17,所述吸尘筒17上设有多个进尘孔18,所述吸尘筒17与进料筒16同轴设置,所述吸尘筒17与进料筒16之间设有螺旋进料滑板19,即螺旋进料滑板19的内侧边缘与吸尘筒17的外壁连接,螺旋进料滑板19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药用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罐,所述搅拌罐顶部设有进料口,所述搅拌罐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搅拌罐中设有搅拌轴,所述搅拌罐顶部设有带动搅拌轴转动的旋转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轴上设有内螺旋叶片和外螺带,所述内螺旋叶片和外螺带的螺旋方向相反,所述外螺带的上表面固定设有耐磨片,所述耐磨片为与外螺带相适配的片状弧形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药用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罐,所述搅拌罐顶部设有进料口,所述搅拌罐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搅拌罐中设有搅拌轴,所述搅拌罐顶部设有带动搅拌轴转动的旋转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轴上设有内螺旋叶片和外螺带,所述内螺旋叶片和外螺带的螺旋方向相反,所述外螺带的上表面固定设有耐磨片,所述耐磨片为与外螺带相适配的片状弧形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药用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罐中设有吸尘管,所述吸尘管上设有多个吸尘孔,所述吸尘管的一端封闭,另一端伸出搅拌罐外形成吸尘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制药用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口上设有进料筒,所述进料筒中设有两端封闭的吸尘筒,所述吸尘筒上设有多个进尘孔,所述吸尘筒与进料筒同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庚辉宁兆伦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福柯斯医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