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甲基纤维素生产用搅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51415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7: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甲基纤维素生产用搅拌装置,包括底板、传动单元和加热单元,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竖杆,竖杆的顶端分别与横板的下表面两端固定连接,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四个对称分布的支脚,支脚的顶端均与筒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传动单元设置于横板的中部,加热单元设置于筒体的顶板下表面中部,还包括PLC控制器、搅拌轴和搅拌桨,搅拌轴设置于传动单元的底端,搅拌轴位于筒体的内部,搅拌桨均匀设置于搅拌轴的弧面外端,该甲基纤维素生产用搅拌装置结构简单,搅拌效率高,消耗时间短,混合均匀,节约能源,避免造成能源浪费,还具有加热功能,能根据需求对温度进行控制,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甲基纤维素生产用搅拌装置
本技术涉及甲基纤维素生产
,具体为一种甲基纤维素生产用搅拌装置。
技术介绍
甲基纤维素是一种非离子纤维素醚,它是通过醚化在纤维素中引入甲基而制成的,甲基纤维素有4种重要功能:增稠、表面活性、成膜性以及形成热凝胶,甲基纤维素溶液在很宽的pH值(3.0~11.0)范围内是稳定的,它具有独特的热胶凝性质,即在加热时形成凝胶,冷却时熔化,胶凝温度范围为50~70℃,广泛应用于石油、食品、医药、纺织和造纸等行业,是最重要的纤维素醚类之一,现有的甲基纤维素生产用搅拌装置通常采用单一的搅拌结构,搅拌效率低下,消耗时间长,而含有多个搅拌机构的甲基纤维素生产用搅拌装置则需要多个电机进行驱动,结构复杂,造成能源浪费,同时,现有的甲基纤维素生产用搅拌装置,没有加热功能,不能根据需求对温度进行控制,使用不便,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甲基纤维素生产用搅拌装置解决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甲基纤维素生产用搅拌装置,结构简单,搅拌效率高,消耗时间短,混合均匀,节约能源,避免造成能源浪费,还具有加热功能,能根据需求对温度进行控制,使用方便,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甲基纤维素生产用搅拌装置,包括底板、传动单元和加热单元;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竖杆,所述竖杆的顶端分别与横板的下表面两端固定连接,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四个对称分布的支脚,所述支脚的顶端均与筒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br>传动单元:所述传动单元设置于横板的中部;加热单元:所述加热单元设置于筒体的顶板下表面中部;其中:还包括PLC控制器、搅拌轴和搅拌桨,所述搅拌轴设置于传动单元的底端,所述搅拌轴位于筒体的内部,所述搅拌桨均匀设置于搅拌轴的弧面外端,所述PLC控制器固定连接于筒体的外弧面,所述PLC控制器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PLC控制器控制电机启动并打开电热丝,电机的输出轴带动第一连接板转动,第一连接板通过第一转轴带动转盘以电机的输出轴为中心轴转动,转盘同时带动三个第二转轴运动,使第二转轴带动第二连接板分别以对应的第三转轴为中心轴转动,第二连接板转动使对应的第三转轴自转,从而带动对应的搅拌轴转动,搅拌轴带动搅拌桨对筒体内部的甲基纤维素进行搅拌混合,搅拌均匀,效率高,节约了能源,电热丝通电发热并通过导热管与甲基纤维素进行热交换,温度传感器实时检测甲基纤维素内部的温度并将信号传送给PLC控制器,方便PLC控制器控制电热丝的打开与关闭,保温板起到保温作用,能够有效防止甲基纤维素内部温度的流失,提高了搅拌混合的速率。进一步的,所述传动单元包括电机、第一连接板、第一转轴、转盘、第二转轴、第二连接板和第三转轴,所述电机固定连接于横板的上表面中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横板中部的圆孔,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端与电机的输出轴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另一端与第一转轴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的外弧面下端与转盘中心圆孔的内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的外弧面上端与转盘外沿的圆孔内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有三个且等角度设置,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一端与第二转轴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另一端与第三转轴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转轴穿过筒体顶板的圆孔,所述第三转轴的下端分别与对应的搅拌轴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入端电连接PLC控制器的输出端,方便对筒体内部的多个位置进行搅拌,利于甲基纤维素的混合均匀。进一步的,所述加热单元包括安装板、电热丝和导热管,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于筒体的顶板下表面,所述电热丝和导热管的上端均与安装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电热丝位于导热管的内部,所述电热丝输入端电连接PLC控制器的输出端,便于对温度进行控制,有利于提高混合搅拌的速率。进一步的,还包括保温板和温度传感器,所述保温板固定连接于筒体的侧壁和底板内表面,所述温度传感器固定连接于保温板的内弧面,所述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电连接PLC控制器的输入端,便于对温度的精确控制,提高工作效率。进一步的,还包括出料管、进料管和阀门,所述出料管设置于筒体底部的出料口处,所述进料管固定连接于筒体上端的进料口处,所述进料管穿过保温板对应设置的圆孔,所述阀门串联于出料管的中部,方便进料和出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甲基纤维素生产用搅拌装置,具有以下好处:1、PLC控制器控制电机启动并打开电热丝,电机的输出轴带动第一连接板转动,第一连接板通过第一转轴带动转盘以电机的输出轴为中心轴转动,转盘同时带动三个第二转轴运动,使第二转轴带动第二连接板分别以对应的第三转轴为中心轴转动,第二连接板转动使对应的第三转轴自转,从而带动对应的搅拌轴转动,搅拌轴带动搅拌桨对筒体内部的甲基纤维素进行搅拌混合,搅拌均匀,效率高,节约了能源。2、电热丝通电发热并通过导热管与甲基纤维素进行热交换,温度传感器实时检测甲基纤维素内部的温度并将信号传送给PLC控制器,方便PLC控制器控制电热丝的打开与关闭,保温板起到保温作用,能够有效防止甲基纤维素内部温度的流失,提高了搅拌混合的速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剖视平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板、2筒体、3支脚、4PLC控制器、5传动单元、51电机、52第一连接板、53第一转轴、54转盘、55第二转轴、56第二连接板、57第三转轴、6竖杆、7横板、8出料管、9加热单元、91安装板、92电热丝、93导热管、10进料管、11保温板、12温度传感器、13搅拌轴、14搅拌桨、15阀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甲基纤维素生产用搅拌装置,包括底板1、传动单元5和加热单元9;底板1: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竖杆6,竖杆6的顶端分别与横板7的下表面两端固定连接,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四个对称分布的支脚3,支脚3的顶端均与筒体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传动单元5:传动单元5包括电机51、第一连接板52、第一转轴53、转盘54、第二转轴55、第二连接板56和第三转轴57,电机51固定连接于横板7的上表面中部,电机51的输出轴穿过横板7中部的圆孔,第一连接板52的一端与电机51的输出轴下端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板52的另一端与第一转轴53的上端固定连接,第一转轴53的外弧面下端与转盘54中心圆孔的内部转动连接,第二转轴55的外弧面上端与转盘54外沿的圆孔内部转动连接,第二转轴55有三个且等角度设置,第二连接板56的一端与第二转轴55的下端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板56的另一端与第三转轴57的上端固定连接,第三转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甲基纤维素生产用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传动单元(5)和加热单元(9);/n底板(1):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竖杆(6),所述竖杆(6)的顶端分别与横板(7)的下表面两端固定连接,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四个对称分布的支脚(3),所述支脚(3)的顶端均与筒体(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n传动单元(5):所述传动单元(5)设置于横板(7)的中部;/n加热单元(9):所述加热单元(9)设置于筒体(2)的顶板下表面中部;/n其中:还包括PLC控制器(4)、搅拌轴(13)和搅拌桨(14),所述搅拌轴(13)设置于传动单元(5)的底端,所述搅拌轴(13)位于筒体(2)的内部,所述搅拌桨(14)均匀设置于搅拌轴(13)的弧面外端,所述PLC控制器(4)固定连接于筒体(2)的外弧面,所述PLC控制器(4)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甲基纤维素生产用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传动单元(5)和加热单元(9);
底板(1):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竖杆(6),所述竖杆(6)的顶端分别与横板(7)的下表面两端固定连接,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四个对称分布的支脚(3),所述支脚(3)的顶端均与筒体(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传动单元(5):所述传动单元(5)设置于横板(7)的中部;
加热单元(9):所述加热单元(9)设置于筒体(2)的顶板下表面中部;
其中:还包括PLC控制器(4)、搅拌轴(13)和搅拌桨(14),所述搅拌轴(13)设置于传动单元(5)的底端,所述搅拌轴(13)位于筒体(2)的内部,所述搅拌桨(14)均匀设置于搅拌轴(13)的弧面外端,所述PLC控制器(4)固定连接于筒体(2)的外弧面,所述PLC控制器(4)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甲基纤维素生产用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单元(5)包括电机(51)、第一连接板(52)、第一转轴(53)、转盘(54)、第二转轴(55)、第二连接板(56)和第三转轴(57),所述电机(51)固定连接于横板(7)的上表面中部,所述电机(51)的输出轴穿过横板(7)中部的圆孔,所述第一连接板(52)的一端与电机(51)的输出轴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52)的另一端与第一转轴(53)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53)的外弧面下端与转盘(54)中心圆孔的内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55)的外弧面上端与转盘(54)外沿的圆孔内部转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永俊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创冠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