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钢梁架桥机的起重小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11259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7: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钢梁架桥机的起重小车,包括横梁,所述横梁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杆,横梁的顶部设置有支撑台,支撑台的内腔两侧均安装有第一调节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支撑杆上固定套筒表面设置有两个第一钢丝绳,两个第一钢丝绳分别通过两个第一调节装置进行调节,可以根据需求调节支撑杆两端的相对高度,能够很好的对钢梁进行架设;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使用时,支撑杆可以向两侧延伸,增加支撑杆的长度,从而适应不同尺寸的钢梁,并且在支撑杆上活动杆的表面设置有活动架,活动架通过第二钢丝绳吊于横梁上,在活动杆向外延伸增加长度时,活动架会沿着活动杆的表面滑动,活动架保持原位不动,无需重复调节第二钢丝绳的松紧,省时省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钢梁架桥机的起重小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建筑领域,具体的是一种用于钢梁架桥机的起重小车。
技术介绍
大跨径桥梁建设过程中,钢拱桥、斜拉桥、悬索桥等钢梁式桥梁在架设过程中,都是通过起重机将钢梁抬起,并将其架设在立柱上。但是,目前桥梁在建设过程中,其桥梁都是需要倾斜设置,即桥梁一侧要高于另一侧,而现有的起重机都是将桥梁保持水平状态抬起,其两端的相对角度不可调节,导致在架设桥梁过不能够准确假设在立柱上,需要多次对其进行调节,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钢梁架桥机的起重小车,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支撑杆上固定套筒表面设置有两个第一钢丝绳,两个第一钢丝绳分别通过两个第一调节装置进行调节,可以根据需求调节支撑杆两端的相对高度,能够很好的对钢梁进行架设;同时,本专利技术在使用时,支撑杆可以向两侧延伸,增加支撑杆的长度,从而适应不同尺寸的钢梁,并且在支撑杆上活动杆的表面设置有活动架,活动架通过第二钢丝绳吊于横梁上,在活动杆向外延伸增加长度时,活动架会沿着活动杆的表面滑动,活动架保持原位不动,无需重复调节第二钢丝绳的松紧,省时省力。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用于钢梁架桥机的起重小车,包括横梁,所述横梁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杆,横梁的顶部设置有支撑台,支撑台的内腔两侧均安装有第一调节装置,支撑台的两侧且横梁上均安装有第二调节装置;所述支撑台包括多个支撑腿,支撑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底板,底板的四周均焊接有固定支柱,固定支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底板的一侧设置有托架,托架的顶部四周均安装有栏杆,托架内设置有控制平台;所述支撑杆包括固定套筒,固定套筒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活动杆,固定套筒内安装有液压缸,且液压缸的活动端与活动杆相连接;所述固定套筒的顶部中心处镜像设置有两个固定架,所述第一调节装置内缠绕有第一钢丝绳,且第一调节装置通过第一钢丝绳与固定架相连接,活动杆的两端顶部均设置有活动架,第二调节装置内缠绕有第二钢丝绳,且第二调节装置通过第二钢丝绳与活动架相连接;所述第一调节装置包括镜像对称的两个固定板,两个固定板之间转动连接有绕线辊,其中一个固定板的表面安装有驱动电机,且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绕线辊相连接,且第二调节装置与第一调节装置结构相同;所述活动杆的两端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固定块的底部安装有起重吊具。进一步地,所述横梁的表面开设有通孔,第一钢丝绳与第二钢丝绳均通过通孔向下延伸穿过横梁。进一步地,所述活动架套接于活动杆的表面,且活动架与活动杆滑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活动架包括两个夹板,两个夹板之间焊接有固定轴,且两个夹板的底部焊接有限位板,活动杆的表面开设有与限位板相配合的活动槽。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杆,连杆内转动连接有导向轮,活动槽的底部开设有与导向轮相配合的滑槽。进一步地,所述起重吊具包括安装架,安装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且安装架通过连接块与固定块相连,安装架的内腔设置有吊具辊轮,吊具辊轮的表面设置有滚轴,且吊具辊轮通过滚轴与安装架转动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支撑杆上固定套筒表面设置有两个第一钢丝绳,两个第一钢丝绳分别通过两个第一调节装置进行调节,在一个保持不动的情况下,启动另一个驱动装置,这个驱动装置对钢丝绳进行收紧,使得这一端的支撑杆向上翘起,可以根据需求调节支撑杆两端的相对高度,能够很好的对钢梁进行架设;2、本专利技术中,支撑杆可以向两侧延伸,增加支撑杆的长度,从而适应不同尺寸的钢梁,并且在支撑杆上活动杆的表面设置有活动架,活动架通过第二钢丝绳吊于横梁上,第二钢丝绳可以对活动杆进行支撑,防止其断裂。3、本专利技术使用时,活动杆向外延伸增加长度时,活动架会沿着活动杆的表面滑动,活动架保持原位,相对不动,在不重复调节第二钢丝绳松紧的情况下,第二钢丝绳对活动杆保有支撑力,省时省力。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支撑台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支撑杆与活动架连接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支撑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支撑杆剖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活动架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起重吊具结构示意图。图中:1、横梁;2、支撑杆;21、固定套筒;22、活动杆;221、活动槽;23、液压缸;3、支撑台;31、支撑腿;32、底板;33、固定支柱;34、顶板;35、托架;36、栏杆;37、控制平台;4、第一调节装置;41、固定板;411、第一钢丝绳;42、绕线辊;43、驱动电机;5、第二调节装置;511、第二钢丝绳;6、固定架;7、活动架;71、夹板;72、固定轴;73、限位板;74、连杆;75、导向轮;8、固定块;9、起重吊具;91、安装架;92、连接块;93、吊具辊轮;94、滚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下”、“厚度”、“顶”、“中”、“长度”、“内”、“四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一种用于钢梁架桥机的起重小车,如图1和2所示,包括横梁1,横梁1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杆2,横梁1的顶部设置有支撑台3,支撑台3的内腔两侧均安装有第一调节装置4,支撑台3的两侧且横梁1上均安装有第二调节装置5,支撑台3包括多个支撑腿31,支撑腿3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底板32,底板32的四周均焊接有固定支柱33,固定支柱3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34,底板32的一侧设置有托架35,托架35的顶部四周均安装有栏杆36,托架35内设置有控制平台37,通过控制平台37可以控制第一调节装置4与第二调节装置5,同时外部还接有一个起重机,可以将整个起重小车向上抬起。如图2和3所示,第一调节装置4包括镜像对称的两个固定板41,两个固定板41之间转动连接有绕线辊42,其中一个固定板41的表面安装有驱动电机43,且驱动电机43的输出轴与绕线辊42相连接,且第二调节装置5与第一调节装置4结构相同。如图3和4所示,固定套筒21的顶部中心处镜像设置有两个固定架6,第一调节装置4内缠绕有第一钢丝绳411,且第一调节装置4通过第一钢丝绳411与固定架6相连接,活动杆22的两端顶部均设置有活动架7,第二调节装置5内缠绕有第二钢丝绳511,且第二调节装置5通过第二钢丝绳511与活动架7相连接,横梁1的表面开设有通孔,第一钢丝绳411与第二钢丝绳511均通过通孔向下延伸穿过横梁1,第一钢丝绳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钢梁架桥机的起重小车,包括横梁(1),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1)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杆(2),横梁(1)的顶部设置有支撑台(3),支撑台(3)的内腔两侧均安装有第一调节装置(4),支撑台(3)的两侧且横梁(1)上均安装有第二调节装置(5);/n所述支撑台(3)包括多个支撑腿(31),支撑腿(3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底板(32),底板(32)的四周均焊接有固定支柱(33),固定支柱(3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34),底板(32)的一侧设置有托架(35),托架(35)的顶部四周均安装有栏杆(36),托架(35)内设置有控制平台(37);/n所述支撑杆(2)包括固定套筒(21),固定套筒(21)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活动杆(22),固定套筒(21)内安装有液压缸(23),且液压缸(23)的活动端与活动杆(22)相连接;/n所述固定套筒(21)的顶部中心处镜像设置有两个固定架(6),所述第一调节装置(4)内缠绕有第一钢丝绳(411),且第一调节装置(4)通过第一钢丝绳(411)与固定架(6)相连接,活动杆(22)的两端顶部均设置有活动架(7),第二调节装置(5)内缠绕有第二钢丝绳(511),且第二调节装置(5)通过第二钢丝绳(511)与活动架(7)相连接;/n所述第一调节装置(4)包括镜像对称的两个固定板(41),两个固定板(41)之间转动连接有绕线辊(42),其中一个固定板(41)的表面安装有驱动电机(43),且驱动电机(43)的输出轴与绕线辊(42)相连接,且第二调节装置(5)与第一调节装置(4)结构相同;/n所述活动杆(22)的两端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8),固定块(8)的底部安装有起重吊具(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钢梁架桥机的起重小车,包括横梁(1),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1)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杆(2),横梁(1)的顶部设置有支撑台(3),支撑台(3)的内腔两侧均安装有第一调节装置(4),支撑台(3)的两侧且横梁(1)上均安装有第二调节装置(5);
所述支撑台(3)包括多个支撑腿(31),支撑腿(3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底板(32),底板(32)的四周均焊接有固定支柱(33),固定支柱(3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34),底板(32)的一侧设置有托架(35),托架(35)的顶部四周均安装有栏杆(36),托架(35)内设置有控制平台(37);
所述支撑杆(2)包括固定套筒(21),固定套筒(21)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活动杆(22),固定套筒(21)内安装有液压缸(23),且液压缸(23)的活动端与活动杆(22)相连接;
所述固定套筒(21)的顶部中心处镜像设置有两个固定架(6),所述第一调节装置(4)内缠绕有第一钢丝绳(411),且第一调节装置(4)通过第一钢丝绳(411)与固定架(6)相连接,活动杆(22)的两端顶部均设置有活动架(7),第二调节装置(5)内缠绕有第二钢丝绳(511),且第二调节装置(5)通过第二钢丝绳(511)与活动架(7)相连接;
所述第一调节装置(4)包括镜像对称的两个固定板(41),两个固定板(41)之间转动连接有绕线辊(42),其中一个固定板(41)的表面安装有驱动电机(43),且驱动电机(43)的输出轴与绕线辊(42)相连接,且第二调节装置(5)与第一调节装置(4)结构相同;
所述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学智伯睿飞张顺杨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一公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