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电控拐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510112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7:00
一种地铁电控拐弯装置,包括基座与能旋动的云台,所述云台设于基座上,所述云台上设置着撑持台,所述撑持台上设置着曲张设备与移动框,所述移动框和撑持台可移动相连,所述曲张设备的两头分别同所述撑持台与移动框联接,经由曲张设备能够达成移动框按照撑持台的移动。结合其他结构和方法有效避免了运用顶重机结合手动杠杆运作的方法耗时耗力、对地铁隧道侧面、隧道里的装置与操作者构成不少损伤的几率的缺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地铁电控拐弯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铁
,也属于电控拐弯
,具体涉及一种地铁电控拐弯装置。
技术介绍
当前大部分的地铁车辆运用的电能,在众多的传动技术研究中,根据地铁车辆的牵引方式不同选用直流传动和交流传动两种主要的传动方式,其原理是通过电能进入到电力发动机,由发动机完成车辆牵引。其中直流牵引发动机结构复杂,需要通过半控型晶闸管完成对直流的斩波,从而使斩波调压与相控调压相结合。随着地铁车辆牵引技术的不断发展,异步电机的交流传动开始应用到牵引技术当中,同时随着变频变压的电压逆变器问世,从而使交流传动成为主要牵引技术,欧洲国家于1990年代对直流传动车辆进行停产,退出舞台。作为当前主要地铁车辆牵引技术,交流传动方式通过牵引变流器来实现对地铁车辆的控制,为了能够实现牵引变流,则需要在地铁车辆设计时运用变频器弥补电压等级不足等问题。如德国和日本,分别用过1200V和1700V的三电平逆变器,随着技术发展,逆变器加入高压模块,从而输出波形更好。同时在交流传动中加入速度传感器和全电制动,保证电气牵引的灵活和可靠。然而,因为城际轨道交通的地铁是运用顶重机驱动而运动、运用不锈钢材料的联结柱相连并列的装置,在需要维修的地铁在地铁隧道里遭到须拐弯或大弧度矫正之际,因为它的联结部是硬性枢接的,另外普遍的地铁隧道通向维修地方常会出现拐角是π/2的弯折部,不能达成稳定的平稳拐弯;目前的方式为手动分拆其用于联结的插接杆,用气动活塞暂时撑持于地铁隧道的边壁,接着运用顶重机结合手动杠杆运作,此类方法耗时耗力,且对地铁隧道侧面、隧道里的装置与操作者构成不少损伤的几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地铁电控拐弯装置,有效避免了运用顶重机结合手动杠杆运作的方法耗时耗力、对地铁隧道侧面、隧道里的装置与操作者构成不少损伤的几率的缺陷。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给予了一种地铁电控拐弯装置的解决方案,具体如下:一种地铁电控拐弯装置,包括:基座22与能旋动的云台,所述云台设于基座22上,所述云台上设置着撑持台7,所述撑持台7上设置着曲张设备9与移动框8,所述移动框8和撑持台7可移动相连,所述曲张设备9的两头分别同所述撑持台7与移动框8联接,经由曲张设备9能够达成移动框8按照撑持台7的移动。进一步的,所述曲张设备9能运用水平移动的顶重机,然而不受此约束,还能运用另外的可用的曲张设备;所述水平移动的顶重机的板梯和移动框8联接,所述水平移动的顶重机的推杆和撑持台7联接。进一步的,所述云台包括蜗轮盘6与动力设备,所述蜗轮盘6能经由中央辊10和基座22联接,所述中央辊10的一头和基座22联接,所述中央辊10的另一头和蜗轮盘6旋动联接。进一步的,所述动力设备经由传输蜗轮5与蜗轮盘6联接,所述传输蜗轮5和蜗轮盘6咬合,所述动力设备设于基座22上。进一步的,所述动力设备包括牵引电机2与变速箱4,所述牵引电机2和变速箱4联接,所述变速箱4和传输蜗轮5联接。所述牵引电机2经由箍环3和所述变速箱4的输入端联接,所述传输蜗轮5装配于变速箱的输出轴上。传输蜗轮5旋动,并经由其同蜗轮盘6咬合,牵引蜗轮盘6及其上设有撑持台7、移动框旋动。进一步的,所述云台和基座22间伴有间隙,另外设置着能旋动的脚轮21,所述脚轮21的定位台和云台的蜗轮盘6底端联接,所述脚轮21和基座22的顶壁相接联接。经由设置脚轮21能够改善旋动时的牢靠性。进一步的,所述撑持台7上设置着倒拱门状开口,所述移动框8设于倒拱门状开口里,且经由所述倒拱门状开口和撑持台7可移动相连。在所述地铁电控拐弯装置运行之际,运用地铁供电系统充当电源,经由运行闸刀让牵引电机2接通电源旋动,牵引传输蜗轮5与蜗轮盘6旋动,地铁上的负荷经由移动框8和撑持台7传递到蜗轮盘6上,接着施加于脚轮21上,脚轮21能在基座上环绕中央辊10来环向运动,以此来达成一个地铁厢体的旋动。装配于撑持台7上的移动框8和水平移动的顶重机,经由运作方向控制阀牵引移动框8在撑持台的倒拱门状开口里作水平移动来改变竖向位置,还能运作闸刀运行牵引电机2往复运动,来改变插接口水平横向位置,来利于分拆用于联结的插接杆。一种设备地铁拐弯方法,在需要维修地铁厢体在通向维修地方出现拐角是π/2的弯折部之际,能把该拐弯装置装配于要求拐弯的弯曲部处,维持移动框的上壁同地铁隧道下板在一平面里;运作地铁厢体朝前运动,直至运达该拐弯装置的移动框上之际,分拆它同毗邻的一对厢体相连的插接杆,能运用方向控制阀让水平移动的顶重机来回水平移动利于插接杆分拆。在确认本装置无阻碍的条件下,运作闸刀让牵引电机旋动,促使大蜗轮盘旋动,达成了一个地铁厢体的回转。在它回转到所需的弧度或者位置时,接着运作方向控制阀让平移动的顶重机竖向运动对齐插接口,接着装配上用于联结的插接杆,还可经由运用方向控制阀来让牵引电机往复旋动来改变插接口水平位置;这个运作来回往复,就能达成所有厢体地铁的拐弯流程。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运作方向控制阀让牵引电机旋动,操作蜗轮盘旋动,达成了单节设备地铁的回转,能够极大减小之前地铁拐弯时所需的时长与劳力;蜗轮盘的上部装配着撑持台,它伴着蜗轮作回转移动,撑持台里还装配着移动框和曲张设备,水平移动的顶重机,其既能够随撑持台作回转移动,也可在水平移动的顶重机的作用下,在撑持台上的倒拱门状开口里作平移滑动,降低了现有的方式对设备和地铁隧道侧面及支护装置的损害,防止了对操作者的损伤;本专利技术既改进了操作者的作业状态,亦能够减少之前拐弯所耗损的时长,可靠而效率佳。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地铁电控拐弯装置的结构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电控拐弯装置的部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地说明。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地铁电控拐弯装置,包括:基座22与能旋动的云台,所述云台设于基座22上,所述云台上设置着撑持台7,所述撑持台7上设置着曲张设备9与移动框8,所述移动框8和撑持台7可移动相连,所述曲张设备9的两头分别同所述撑持台7与移动框8联接,经由曲张设备9能够达成移动框8按照撑持台7的移动。所述曲张设备9能运用水平移动的顶重机,然而不受此约束,还能运用另外的可用的曲张设备;所述水平移动的顶重机的板梯和移动框8联接,所述水平移动的顶重机的推杆和撑持台7联接。所述云台包括蜗轮盘6与动力设备,所述蜗轮盘6能经由中央辊10和基座22联接,所述中央辊10的一头和基座22联接,所述中央辊10的另一头和蜗轮盘6旋动联接。所述动力设备经由传输蜗轮5与蜗轮盘6联接,所述传输蜗轮5和蜗轮盘6咬合,所述动力设备设于基座22上。所述动力设备包括牵引电机2与变速箱4,所述牵引电机2和变速箱4联接,所述变速箱4和传输蜗轮5联接。所述牵引电机2经由箍环3和所述变速箱4的输入端联接,所述传输蜗轮5装配于变速箱的输出轴上。传输蜗轮5旋动,并经由其同蜗轮盘6咬合,牵引蜗轮盘6及其上设有撑持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铁电控拐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基座与能旋动的云台,所述云台设于基座上,所述云台上设置着撑持台,所述撑持台上设置着曲张设备与移动框,所述移动框和撑持台可移动相连,所述曲张设备的两头分别同所述撑持台与移动框联接,经由曲张设备能够达成移动框按照撑持台的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铁电控拐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与能旋动的云台,所述云台设于基座上,所述云台上设置着撑持台,所述撑持台上设置着曲张设备与移动框,所述移动框和撑持台可移动相连,所述曲张设备的两头分别同所述撑持台与移动框联接,经由曲张设备能够达成移动框按照撑持台的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电控拐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曲张设备能运用水平移动的顶重机;
所述水平移动的顶重机的板梯和移动框联接,所述水平移动的顶重机的推杆和撑持台联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电控拐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云台包括蜗轮盘与动力设备,所述蜗轮盘能经由中央辊和基座联接,所述中央辊的一头和基座联接,所述中央辊的另一头和蜗轮盘旋动联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电控拐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设备经由传输蜗轮与蜗轮盘联接,所述传输蜗轮和蜗轮盘咬合,所述动力设备设于基座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电控拐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设备包括牵引电机与变速箱,所述牵引电机和变速箱联接,所述变速箱和传输蜗轮联接;所述牵引电机经由箍环和所述变速箱的输入端联接,所述传输蜗轮装配于变速箱的输出轴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电控拐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云台和基座间伴有间隙,另外设置着能旋动的脚轮,所述脚轮的定位台和云台的蜗轮盘底端联接,所述脚轮和基座的顶壁相接联接;
所述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洪高沈思宇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