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在绪专利>正文

一种重症医学临床用病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0997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6: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重症医学临床用病床,包括床体和担架,所述床体上沿主体方向上对称设有放置担架的担架槽,所述担架槽两侧设有伸向床体下的升降槽,所述床体下部左右两侧连接设有两个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上设有可转动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穿过升降槽与担架左右两侧相连接,所述床体下端四角处设有带锁止轮的床腿,所述床体左右两侧设有可旋转的床挡,所述床体前后两侧设有可折叠的护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将担架和床体相结合,便于将一个病床上的患者转移到另一个病床,不会在转移的过程中产生二次伤害,降低了协助转移病人的人数,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了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重症医学临床用病床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是指一种重症医学临床用病床。
技术介绍
现在的病人转移病床的时候主要靠自行转移和他人转移,且手术后的转移很容易出现二次的伤害,尤其对重症患者来说,重症患者的身体通常羸弱不堪,从手术台上下来,转移到病床上是极不方便的,无法自己转移,需要被家人或者护理人员抬架着转移,然而抬架无法移动的病人是一项特别繁重的工作,需要多人协助并耗费极大的精力和体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方便患者转移的重症医学临床用病床。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重症医学临床用病床,包括床体和担架,所述床体上沿主体方向上对称设有放置担架的担架槽,所述担架槽两侧设有伸向床体下的升降槽,所述床体下部左右两侧连接设有两个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上设有可转动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穿过升降槽与担架左右两侧相连接,所述床体下端四角处设有带锁止轮的床腿,所述床体左右两侧设有可旋转的床挡,所述床体前后两侧设有可折叠的护栏。作为改进,所述述升降机构包括T型架和驱动转轴,所述T型架的下端设有齿条,所述驱动转轴上设有与齿条相配合的齿轮,所述齿条与齿轮外部连接设有齿轮盒,所述齿轮盒固定连接在床体下部,所述驱动转轴右端设有摇手,通过摇手转动驱动转轴并带动齿轮转动,齿轮传动给齿条使T型架升降。作为改进,所述支撑架包括两根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下端分别与T型架两端铰接,支撑杆可围绕T型架两端左右90°转动,所述支撑杆中部之间铰接设有同步连接杆,用于保证两根支撑杆同步转动,所述支撑杆上端设有半圆形的支撑夹,所述支撑夹上设有用于固定担架的魔术贴,支撑杆转动时防止担架脱落。作为改进,所述护栏为矩形框结构,包括护栏下梁,所述护栏下梁与床体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护栏下梁上铰接设有若干连杆,连杆的另一端铰接设有护栏上梁,上梁、下梁和连杆形成平行四边形结构,便于折叠,所述床体侧面靠近护栏的部位设有凸柱,所述连杆上设有与凸柱连接的护栏挂钩,护栏拉起后,挂钩挂住护栏进行固定。作为改进,所述担架包括两根担架杆和担架垫,所述担架垫两侧担架杆套筒,所述担架杆活动连接在担架杆套筒内,担架杆可从套筒中拔出,方便转移患者后卸下担架。作为改进,所述床挡包括两根L型支架和挡板,所述L型支架下端转动连接在床体左右两端的前后侧,所述L型支架的上部固定连接在挡板的前后两端,L型支架可围绕床体做180°转动,使用时向上转动竖直放置,不用时向下转动收起,所述L型支架下端靠近床体的一侧设有圆槽,所述床体床体左右两端上设有可伸缩的弹珠,所述弹珠与圆槽相配合,床挡向上竖直放置后,弹珠进入圆槽中卡住,需要放下床挡时用力向下转动,弹主即被挤压脱离圆槽。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将担架和床体相结合,便于将一个病床上的患者转移到另一个病床,适合病人类别广泛,即使是不便移动甚至昏迷不醒等各种无法轻易移动的患者也能够使用,不会在转移的过程中产生二次伤害,降低了协助转移病人的人数,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了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能够更好的为患者服务。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在床体下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1、床体,2、担架,3、担架槽,4、升降槽,5、升降机构,5.1、T型架,5.2、驱动转轴,5.3、齿条,5.4、齿轮,5.5、齿轮盒,5.6、齿轮盒,6、支撑架,6.1、支撑杆,6.2、同步连接杆,6.3、支撑夹,7、床腿,8、床挡,8.1、L型支架,8.2、挡板,9、护栏,9.1、护栏下梁,9.2、护栏上梁,9.3、凸柱,9.4、护栏挂钩。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结合附图1,一种重症医学临床用病床,包括床体1和担架2,所述床体1上沿主体方向上对称设有放置担架2的担架槽3,所述担架槽3两侧设有伸向床体1下的升降槽4,所述床体1下部左右两侧连接设有两个升降机构5,所述升降机构5上设有可转动的支撑架6,所述支撑架6穿过升降槽4与担架2左右两侧相连接,所述床体1下端四角处设有带锁止轮的床腿7,所述床体1左右两侧设有可旋转的床挡8,所述床挡8包括两根L型支架8.1和挡板8.2,所述L型支架8.1下端转动连接在床体1左右两端的前后侧,所述L型支架8.1的上部固定连接在挡板8.2的前后两端,所述L型支架8.1下端靠近床体1的一侧设有圆槽,所述床体1床体1左右两端上设有可伸缩的弹珠,所述弹珠与圆槽相配合,所述床体1前后两侧设有可折叠的护栏9,所述护栏9为矩形框结构,包括护栏下梁9.1,所述护栏下梁9.1与床体1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护栏下梁9.1上铰接设有若干连杆,连杆的另一端铰接设有护栏上梁9.2,所述床体1侧面靠近护栏9的部位设有凸柱9.3,所述连杆上设有与凸柱9.3连接的护栏挂钩9.4。结合附图2-3,所述述升降机构5包括T型架5.1和驱动转轴5.2,所述T型架5.1的下端设有齿条5.3,所述驱动转轴5.2上设有与齿条5.3相配合的齿轮5.4,所述齿条5.3与齿轮5.4外部连接设有齿轮盒5.5,所述齿轮盒5.5固定连接在床体1下部,所述驱动转轴5.2右端设有摇手5.6,所述支撑架6包括两根支撑杆6.1,所述支撑杆6.1下端分别与T型架5.1两端铰接,所述支撑杆6.1中部之间铰接设有同步连接杆6.2,所述支撑杆6.1上端设有半圆形的支撑夹6.3,所述支撑夹6.3上设有用于固定担架2的魔术贴,或者绑带、按扣等绑定担架的固定带,所述担架2包括两根担架杆和担架垫,所述担架垫两侧担架杆套筒,所述担架杆活动连接在担架杆套筒内。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未使用状态时,担架2的担架杆放置在担架槽3中,担架垫铺在床体1上,需要将转移患者到转移用床上时,通过摇手5.6将T型架5.1升起,支撑杆6.1顶起担架升起,担架带着患者一起升起,升至到位后缓慢向床体1外侧推动担架2,支撑杆6.1转动,担架向床体1外侧的下降,直至落至转移用床上,最后将担架杆从担架杆套筒中抽出即可,担架杆和担架垫均有多副以供可循环使用;将患者从转移用床上转移到病床上时,先将支撑杆6.1调整至水平状态,将担架杆放入支撑夹6.3上,并用魔术贴绑紧,抬升支撑杆6.1至竖直状态,然后通过摇手5.6将担架落至担架槽中;患者休息时,可将床挡8和护栏9升起。以上对本技术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重症医学临床用病床,包括床体(1)和担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1)上沿主体方向上对称设有放置担架(2)的担架槽(3),所述担架槽(3)两侧设有伸向床体(1)下的升降槽(4),所述床体(1)下部左右两侧连接设有两个升降机构(5),所述升降机构(5)上设有可转动的支撑架(6),所述支撑架(6)穿过升降槽(4)与担架(2)左右两侧相连接,所述床体(1)下端四角处设有带锁止轮的床腿(7),所述床体(1)左右两侧设有可旋转的床挡(8),所述床体(1)前后两侧设有可折叠的护栏(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症医学临床用病床,包括床体(1)和担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1)上沿主体方向上对称设有放置担架(2)的担架槽(3),所述担架槽(3)两侧设有伸向床体(1)下的升降槽(4),所述床体(1)下部左右两侧连接设有两个升降机构(5),所述升降机构(5)上设有可转动的支撑架(6),所述支撑架(6)穿过升降槽(4)与担架(2)左右两侧相连接,所述床体(1)下端四角处设有带锁止轮的床腿(7),所述床体(1)左右两侧设有可旋转的床挡(8),所述床体(1)前后两侧设有可折叠的护栏(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症医学临床用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述升降机构(5)包括T型架(5.1)和驱动转轴(5.2),所述T型架(5.1)的下端设有齿条(5.3),所述驱动转轴(5.2)上设有与齿条(5.3)相配合的齿轮(5.4),所述齿条(5.3)与齿轮(5.4)外部连接设有齿轮盒(5.5),所述齿轮盒(5.5)固定连接在床体(1)下部,所述驱动转轴(5.2)右端设有摇手(5.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重症医学临床用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6)包括两根支撑杆(6.1),所述支撑杆(6.1)下端分别与T型架(5.1)两端铰接,所述支撑杆(6.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在绪
申请(专利权)人:刘在绪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