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护理移位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69243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2: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护理搬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护理移位机,包括下横梁、支腿和立杆,两支腿铰接在下横梁的两端,下横梁的后侧安装调节支腿张开角度的调节机构,立杆铰接在下横梁上侧的中部;还包括横杆和电动推杆,所述横杆铰接在立杆的顶部,横杆具有与立杆垂直连接的直杆段,直杆段距离立杆的远端分叉形成两个左右相对的与直杆段位于同一平面的支臂,支臂上设置用于吊挂的挂钩,所述电动推杆的固定座通过安装座铰接在立杆的前侧,电动推杆的推杆末端铰接在横杆的直杆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横杆设计为分叉支臂并对称安装,横杆整体处于同一平面,在升降时降低重心,从而便于将病人转移到汽车等狭小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护理移位机
本技术涉及护理搬运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护理移位机。
技术介绍
在日常生活中,对于身体活动不方便的病人,经常用到移位机对病人进行转移。传统的移位机包括下横梁、支腿、立杆和弧形挑梁,下横梁的两端铰接带有万向轮的支腿,下横梁的后侧安装调节支腿张开角度的调节机构,下横梁的中部安装立杆,立杆的顶部安装拉动把手和弧形挑梁。弧形挑梁以半拱形的姿态向上顺滑伸展,弧形挑梁远离立杆的拱顶处铰接具有若干挂钩的吊架,用吊带包覆病人,然后通过吊环将吊带吊挂在挂钩上,借此转移病人。然而这种传统的移位机由于病人重心较高,无法将病人转移到汽车等狭小的带有较低顶棚的空间,转移时还需要借助人力或其他工具辅助操作,带来很大的不便。再者,这种传统的移位机在有坡度的斜面上进行移动时,容易出现重心偏移,从而出现下方万向轮与地面脱离接触,严重时候会出现后翻或者前翻,同时在推动过程中,病人人体容易撞击立杆,对病人造成二次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了一种护理移位机,能够直接实现对病人进出汽车等狭小空间的转移。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护理移位机,包括下横梁、支腿和立杆,两支腿铰接在下横梁的两端,下横梁的后侧安装调节支腿张开角度的调节机构,立杆安装在下横梁上侧的中部;还包括横杆和电动推杆,所述横杆铰接在立杆的顶部,横杆具有与立杆垂直连接的直杆段,直杆段距离立杆的远端分叉形成两个左右相对的与直杆段位于同一平面的支臂,支臂上设置用于吊挂的挂钩,所述电动推杆的固定座通过安装座铰接在立杆的前侧,电动推杆的推杆末端铰接在横杆的直杆段。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横杆的直杆段对应两个支臂分叉为两个夹装在立杆两侧的直杆,两直杆的中部安装销轴,电动推杆的推杆末端铰接在销轴上。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支臂上设有两个挂钩,两个挂钩分别位于支臂的左右相对侧,挂钩的弯折钩挂部分一前一后交错布置并伸展至对侧的上方。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下横梁上安装有调节装置,包括电动机、蜗杆轴、传动轴、连接块和控制器;所述下横梁通过第一立板和连接块安装立杆,下横梁上侧面的中部左右对称设置第一立板,两第一立板之间通过轴承安装传动轴,传动轴上设置由两个相对的沿轴向布置的凸棱组成的固定块,连接块开设与固定块对应的第一通孔,连接块通过第一通孔与固定块的配合铰接在传动轴上,连接块的上部固定安装立杆;所述传动轴的一端伸出第一立板外侧并键连接蜗轮,与蜗轮配合的蜗杆轴通过轴承安装在下横梁上侧前后固定的两个第二立板之间,蜗杆轴的前端伸出第二立板并键连接第二齿轮;下横梁前侧通过支架安装蓄电池,在支架上固定与蓄电池线路连接的电动机,电动机的输出轴上键连接有与第二齿轮啮合传动的第一齿轮;所述控制器安装于下横梁上并分别与蓄电池和电动机线路连接。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横杆的后侧安装操作面板,操作面板与控制器线路连接。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连接块的上部设有两个相对的耳板,立杆的下部插入耳板之间并通过转动轴与连接块铰接;连接块对应转动轴的下方和后侧开设与转动轴圆心等距的第三通孔和第二通孔,立杆上开设立杆竖立时与第三通孔对应、立杆向前回折时与第二通孔对应的第四通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采用铝合金材质制作,重量轻,连接部件之间通过销轴连接,在不使用时,可以快速拔出进行折叠,折叠后体积小,从而减少空间占用,便于安放;2、第一通孔和传动轴中部吻合,方便安装拆卸,保证连接块与传动轴连接传动可靠;3、通过调节装置和电动推杆协同配合,能够调整上下坡时的中心,以及病人相对立杆的距离;4、通过横杆中部设计为分叉,采用两组支臂对称安装,同时横杆整体处于同一平面,在升降时保持重心平稳,从而便于将病人转移到汽车等狭小空间。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护理移位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护理移位机的调节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护理移位机的调节装置右视图;图4为一种护理移位机的连接块零件图;图5为一种护理移位机的传动轴部件图;图6为一种护理移位机的立杆部件图;图7为一种护理移位机的爬坡演示图。图中:1、下横梁;2、调节装置;3、立杆;4、横杆;5、电动机;6、蜗杆轴;7、传动轴;8、连接块;9、控制器;101、支腿;102、第一立板;103、第二立板;104、蓄电池;301、转动轴;302、第四通孔;303、电动推杆;401、操作面板;402、把手;403、挂钩;501、第一齿轮;601、第二齿轮;701、固定块;702、蜗轮;801、第一通孔;802、第二通孔;803、第三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7所示,一种护理移位机,包括下横梁1、支腿101、调节装置2、电动推杆303、立杆3和横杆4。两支腿101下方安装万向轮,两支腿101分别铰接在下横梁1的两端,立杆3安装在下横梁1上侧的中部,下横梁1的后侧安装调节支腿101张开角度的调节机构,立杆3的顶部固定设置与下横梁1平行的把手402。所述横杆4铰接在立杆3的顶部,横杆4具有与立杆3垂直连接的直杆段,直杆段距离立杆的远端分叉形成两个左右相对的支臂。两个支臂相对形成环抱的姿态,并且两个支臂与直杆段位于同一平面。进一步的,直杆段对应两个支臂分叉为两个夹装在立杆两侧的直杆,两个直杆的中部之间安装一销轴。所述支臂上设置用于吊挂的挂钩403,每个支臂上设有两个挂钩403,两个挂钩分别位于支臂的左右相对侧,挂钩403的弯折钩挂部分一个向前扭转,一个向后扭转,并且弯折钩挂的末端向上向相对侧水平伸展至支臂相对侧的上方。所述电动推杆303的固定座通过安装座铰接在立杆3的前侧,电动推杆303的推杆末端铰接在横杆4的两直杆之间的销轴上。所述下横梁1上安装有调节装置2,包括电动机5、蜗杆轴6、传动轴7、连接块8和控制器9。所述下横梁1通过第一立板101和连接块8铰接立杆3,下横梁4上侧面的中部左右对称设置第一立板102,两第一立板102之间通过轴承安装传动轴7,传动轴7上设置由两个相对的沿轴向布置的凸棱组成的固定块701,连接块8开设与固定块对应的第一通孔801,连接块8通过第一通孔801与固定块701的配合铰接在传动轴7上,为了便于对连接块8进行限位,固定块701的一侧固定或套装凸环,固定环701的另一个安装套筒。连接块8的上部设有两个相对的耳板,并在两个相对的耳板上安装转动轴301,立杆的下部插入耳板之间并通过转动轴301与连接块8铰接。连接块上转动轴7的下方和后侧开设与转动轴圆心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护理移位机,包括下横梁、支腿和立杆,两支腿铰接在下横梁的两端,下横梁的后侧安装调节支腿张开角度的调节机构,立杆铰接在下横梁上侧的中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横杆和电动推杆,所述横杆铰接在立杆的顶部,横杆具有与立杆垂直连接的直杆段,直杆段距离立杆的远端分叉形成两个左右相对的与直杆段位于同一平面的支臂,支臂上设置用于吊挂的挂钩,所述电动推杆的固定座通过安装座铰接在立杆的前侧,电动推杆的推杆末端铰接在横杆的直杆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护理移位机,包括下横梁、支腿和立杆,两支腿铰接在下横梁的两端,下横梁的后侧安装调节支腿张开角度的调节机构,立杆铰接在下横梁上侧的中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横杆和电动推杆,所述横杆铰接在立杆的顶部,横杆具有与立杆垂直连接的直杆段,直杆段距离立杆的远端分叉形成两个左右相对的与直杆段位于同一平面的支臂,支臂上设置用于吊挂的挂钩,所述电动推杆的固定座通过安装座铰接在立杆的前侧,电动推杆的推杆末端铰接在横杆的直杆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护理移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的直杆段对应两个支臂分叉为两个夹装在立杆两侧的直杆,两直杆的中部安装销轴,电动推杆的推杆末端铰接在销轴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护理移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臂上设有两个挂钩,两个挂钩分别位于支臂的左右相对侧,挂钩的弯折钩挂部分一前一后交错布置并伸展至对侧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护理移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横梁上安装有调节装置,包括电动机、蜗杆轴、传动轴、连接块和控制器;所述下横梁通过第一立板和连接块安装立杆,下横梁上侧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奋平王宏瑞李奋和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东泰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