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精密多工位循环卧式自动加工中心
本专利技术涉及卧式自动加工中心,特别地,涉及一种高效精密多工位循环卧式自动加工中心。
技术介绍
传统的电机筒壳结构如公布号为CN105896794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一种电机筒壳,其结构主要包括带有圆柱形腔体的电机筒壳,电机筒壳的外表面设置有散热插片,在电机筒壳外表面还设置有轴向连接孔,轴向连接孔横向贯穿于电机筒壳。为提升电机筒壳的成品质量,要求轴向连接孔至少达到以下两个要求:其一、轴向连接孔的孔口处需设置倒角;其二、切削后的材料碎屑尽可能少的残留于轴向连接孔内。对于上述电机筒壳结构的加工,传统加工过程中,至少需使用到钻孔机、倒角机,操作人员将电机筒壳进行钻孔、倒角之后,需最后对轴向连接孔进行吹气除屑,不仅上述加工步骤繁琐,加工效率低下,而且由于整个过程人工操作参与较多,加工完成后的电机筒壳精密度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精密多工位循环卧式自动加工中心,其能自动对电机筒壳进行打孔、倒角、除屑步骤,加工效率高,加工完成后的电机筒壳产品精密度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效精密多工位循环卧式自动加工中心,包括机架,包括传动驱动部、传动轴,所述传动轴水平横向设置于机架上,所述传动驱动部用于驱动传动轴进行旋转,所述传动轴上安装有转盘,所述转盘的竖向平面上设有用于安装电机筒壳的夹持部;还包括加工部,所述加工部均包括加工架、加工驱动部,所述加工架横向滑移连接于机架上,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精密多工位循环卧式自动加工中心,包括机架(1),其特征是:包括传动驱动部(2)、传动轴(3),所述传动轴(3)水平横向设置于机架(1)上,所述传动驱动部(2)用于驱动传动轴(3)进行旋转,所述传动轴(3)上安装有转盘(4),所述转盘(4)的竖向平面上设有用于安装电机筒壳的夹持部(6);/n还包括加工部(10),所述加工部(10)均包括加工架(101)、加工驱动部(102),所述加工架(101)横向滑移连接于机架(1)上,所述加工驱动部(102)用于驱动加工架(101)往靠近或远离夹持部(6)一侧移动,所述加工架(101)的滑移方向平行于传动轴(3)的长度方向,所述加工架(101)上设有加工件(11),所述加工件(11)包括用于对电机筒壳钻孔的钻孔件(111)、对电机筒壳孔口进行倒角的倒角件(112)、对电机筒壳孔内进行除屑的吹气件(1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精密多工位循环卧式自动加工中心,包括机架(1),其特征是:包括传动驱动部(2)、传动轴(3),所述传动轴(3)水平横向设置于机架(1)上,所述传动驱动部(2)用于驱动传动轴(3)进行旋转,所述传动轴(3)上安装有转盘(4),所述转盘(4)的竖向平面上设有用于安装电机筒壳的夹持部(6);
还包括加工部(10),所述加工部(10)均包括加工架(101)、加工驱动部(102),所述加工架(101)横向滑移连接于机架(1)上,所述加工驱动部(102)用于驱动加工架(101)往靠近或远离夹持部(6)一侧移动,所述加工架(101)的滑移方向平行于传动轴(3)的长度方向,所述加工架(101)上设有加工件(11),所述加工件(11)包括用于对电机筒壳钻孔的钻孔件(111)、对电机筒壳孔口进行倒角的倒角件(112)、对电机筒壳孔内进行除屑的吹气件(1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精密多工位循环卧式自动加工中心,其特征是:所述加工部(1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加工部(10)分别位于转盘(4)左右两侧,所述转盘(4)上设有贯穿槽(5),相对于转盘(4)背离夹持部(6)一侧的加工部(10)内的钻孔件(111)、倒角件(112)、吹气件(113)三者均能穿过贯穿槽(5)而对电机筒壳进行加工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精密多工位循环卧式自动加工中心,其特征是:所述夹持部(6)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夹持部(6)沿转盘(4)中心呈均匀周向分布;
每个所述夹持部(6)均包括夹持气缸(61)、设置于转盘(4)上的安装孔(8)、安装于安装孔(8)内的安装台(9),所述安装台(9)台面突出于转盘(4)的盘面,所述夹持气缸(61)位于安装台(9)周边位置,所述夹持气缸(61)的伸缩端上设有夹持头(62),所述夹持头(62)可将电机筒壳压紧于转盘(4)盘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效精密多工位循环卧式自动加工中心,其特征是:每个安装孔(8)的四周均分布有所述贯穿槽(5),所述安装孔(8)与贯穿槽(5)相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效精密多工位循环卧式自动加工中心,其特征是:所述夹持头(62)的两端分别为压紧端(621)以及螺纹调节端(622),所述螺纹调节端(622)螺纹连接于夹持气缸(61)的伸缩端上,所述压紧端(621)用于与电机筒壳相抵,所述螺纹调节端(622)上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母(7)。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效精密多工位循环卧式自动加工中心,其特征是:所述转盘(4)上设有四个一一对应于夹持部(6)的限位件(12),每个限位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小福,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市时空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