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薄中框的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50833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6: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薄壁金属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薄中框的加工方法,依次经过平板金属件裁切成坯件、对坯件进行加工成为第一粗胚件、对第一粗胚件进行热处理成为第一硬质粗胚件、对第一硬质粗胚件进行加工成为第二粗胚件、将第二粗胚件吸附在真空吸盘上、加工第二粗坯件凹槽成型成为半成品、精加工半成品为成品;通过采用真空吸附平板金属件的加工方式,完成在平板金属件上加工凹槽的目的,提高超薄中框产品的生产效率和产品合格率,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薄中框的加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薄壁金属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超薄中框的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如图8中的产品,是在厚度小于2mm的金属平板件上加工凹槽,凹槽底部的壁厚小于1mm,凹槽处壁厚超薄,采用传统加工方法通常出现凹槽底部变形等问题,该超薄中框的产品加工难度大,合格率低,导致生产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超薄中框加工难度高,成品率低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薄中框的加工方法,提高生产效率并且提高成品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超薄中框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平板状金属件按照预设规格进行裁切成坯件,所述金属件的硬度范围为:HV95~HV150;S2:将步骤S1后的坯件的上、下两个面进行加工成第一粗胚件;S3:对第一粗胚件进行热处理成为第一硬质粗坯件,所述第一硬质粗坯件的硬度范围为:HV75~HV85;S4:对第一硬质粗坯件上表面进行精加工成为第二粗胚件;S5:将第二粗胚件吸附在真空吸盘上,真空吸盘吸附在第二粗胚件的下表面;S6:对第二粗胚件的上表面加工凹槽使之成为半成品,所述真空吸盘吸附第二粗胚件的面积大于或等于凹槽底部的面积;S7:精加工半成品使之成为成品。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粗胚件上、下表面的平面度为0.05um,表面粗糙度为1.2um。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粗胚件的单边加工余量为0.5mm-0.8mm。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粗胚件的加工精度为0.2mm-0.25mm,表面粗糙度为0.4um。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采用真空吸附平板金属件的加工方式,完成在平板金属件上加工凹槽的目的,提高超薄中框产品的生产效率和产品合格率,从而降低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加工步骤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坯件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粗胚件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硬质粗坯件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粗胚件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粗胚件与真空吸盘位置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半成品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成品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包括:100—坯件200—第一粗胚件201—第一硬质粗坯件300—第二粗胚件400—半成品401—凹槽500—成品1—真空吸盘。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请参阅图1至图3,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超薄中框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平板状金属件按照预设规格进行裁切成坯件100,所述金属件的硬度范围为:HV95~HV150;S2:将步骤S1后的坯件100的上、下两个面进行加工成第一粗胚件200;S3:对第一粗胚件200进行热处理成为第一硬质粗坯件201,所述第一硬质粗坯件201的硬度范围为:HV75~HV85;S4:对第一硬质粗坯件201上表面进行精加工成为第二粗胚件300;S5:将第二粗胚件300吸附在真空吸盘1上,真空吸盘1吸附在第二粗胚件300的下表面;S6:对第二粗胚件300的上表面加工凹槽401使之成为半成品400,所述真空吸盘1吸附第二粗胚件300的面积大于或等于凹槽401底部的面积;S7:精加工半成品400使之成为成品500。具体的,本实施例中,首先将厚度为2mm、硬度范围在HV95一HV150的平板状金属件按照预设规格进行裁切,裁切后板件为坯件100,接着对该坯件100的上、下两个平面进行粗加工成为第一粗坯件200,粗加工所用刀具选择普通刀具,第一粗胚件100的加工要求:平面度0.05um,表面粗糙度1.2um,单边加工余量0.5mm-0.8mm,接着对第一粗胚件200进行热处理成为第一硬质粗坯件201,优选的采用去应力退火方式,使得第一硬质粗坯件201表面硬度为:HV75~HV85,接着对第一硬质粗坯件201的上表面进行加工,成为第二粗胚件300,对第一硬质粗坯件201加工所用金刚石刀具,第二粗胚件300上表面的加工要求:表面粗糙度0.4,精度范围:0.2∽0.25mm;接着将第二粗胚件300的下表面固定在真空吸盘1,真空吸盘1吸附的部位位于凹槽401的下方,真空吸盘1吸附的面积大于或等于凹槽401的底面面积,完成第二粗胚件300的真空吸附固定,接着对固定后的第二粗胚件300进行精车加工,凹槽401成型;最后对凹槽401的底部及侧壁进行精加工,进刀量为0.01mm-0.05mm,精加工选择金刚石材质的刀具,拆卸真空吸盘,取下产品,通过以上各步骤的顺序加工完成超薄中框产品的成品加工。通过采用真空吸附平板金属件的加工方式,完成在平板金属件上加工凹槽的目的,提高超薄中框产品的生产效率和产品合格率,从而降低生产成本。以上内容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薄中框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将平板状金属件按照预设规格进行裁切成坯件(100),所述金属件的硬度范围为:HV95~HV150;/nS2:将步骤S1后的坯件(100)的上、下两个面进行加工成第一粗胚件(200);/nS3:对第一粗胚件(200)进行热处理成为第一硬质粗坯件(201),所述第一硬质粗坯件(201)的硬度范围为:HV75~HV85;/nS4:对第一硬质粗坯件(201)上表面进行精加工成为第二粗胚件(300);/nS5:将第二粗胚件(300)吸附在真空吸盘(1)上,真空吸盘(1)吸附在第二粗胚件(300)的下表面;/nS6:对第二粗胚件(300)的上表面加工凹槽(401)使之成为半成品(400),所述真空吸盘(1)吸附第二粗胚件(300)的面积大于或等于凹槽(401)底部的面积;/nS7:精加工半成品(400)使之成为成品(50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薄中框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平板状金属件按照预设规格进行裁切成坯件(100),所述金属件的硬度范围为:HV95~HV150;
S2:将步骤S1后的坯件(100)的上、下两个面进行加工成第一粗胚件(200);
S3:对第一粗胚件(200)进行热处理成为第一硬质粗坯件(201),所述第一硬质粗坯件(201)的硬度范围为:HV75~HV85;
S4:对第一硬质粗坯件(201)上表面进行精加工成为第二粗胚件(300);
S5:将第二粗胚件(300)吸附在真空吸盘(1)上,真空吸盘(1)吸附在第二粗胚件(300)的下表面;
S6:对第二粗胚件(300)的上表面加工凹槽(4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波吕升锋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益谦机械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