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冲压弯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50777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6: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冲压弯折装置,该冲压弯折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相对设置的上基座和下基座;其中,上基座朝向下基座的一侧设有用于对料片的固定端进行固定的压料板和用于在压料板压紧料片后对料片进行弯折的冲头;下基座朝向上基座的一侧设有下模板和弹性托料装置;下模板朝向上基座的一侧形成用于承载料片的固定端的承载面;弹性托料装置具有支撑状态和自由状态,当弹性托料装置处于支撑状态,弹性托料装置用于与承载面配合支撑料片;当弹性托料装置处于自由状态时,弹性托料装置避让料片的自由端。上述冲压弯折装置通过在装置内增设弹性托料装置,利于提升整个装置对料片弯折的精确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冲压弯折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加工
,特别涉及一种冲压弯折装置。
技术介绍
在对部分料片进行弧度较大的弯折操作时,需要应用到弯折装置。在具体弯折操作时,料片的一端置于弯折装置的模具上,另一端需要用手或者工具进行辅助固定,以避免在折弯前料片移位。但是,采用手工或者辅助工具定位的方式对料片的弯折精确度会产生一定影响。具体来说,该定位方式会影响产品尺寸的一致性,甚至造成产品不合格。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冲压弯折装置,上述冲压弯折装置通过在装置内增设弹性托料装置,利于提升整个装置对料片弯折的精确度。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冲压弯折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相对设置的上基座和下基座,所述上基座与所述下基座的排列方向形成第一方向,且所述上基座可沿第一方向移动的安装于所述机架;其中,所述上基座朝向所述下基座的一侧设有用于对料片的固定端进行固定的压料板和用于在所述压料板压紧料片后对所述料片进行弯折的冲头;所述下基座朝向所述上基座的一侧设有下模板和弹性托料装置;所述下模板朝向所述上基座的一侧形成用于承载所述料片的固定端的承载面;所述弹性托料装置具有支撑状态和自由状态,当所述弹性托料装置处于所述支撑状态,所述弹性托料装置用于与所述承载面配合支撑所述料片;当所述弹性托料装置处于自由状态时,所述弹性托料装置避让所述料片的自由端。上述冲压弯折装置中,冲压弯折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相对设置的上基座和下基座。具体来说,上基座与下基座的排列方向形成第一方向,上基座可沿第一方向移动的安装于机架。上基座设有压料板和冲头,而下基座设有下模板和弹性托料装置。需要说明的是,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冲压弯折装置进行弯折操作时,压料板会按压料片置于下模板的部分,即料片置于下模板的一端形成固定端。在具体使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冲压弯折装置时,在压料板相对下模板压紧料片的固定端之前,料片的固定端由下模板的承载面支撑,料片的自由端由处于支撑状态的弹性托料装置支撑。换句话说,在压料板压紧料片的固定端之前,料片由下模板以及处于支撑状态的弹性托料装置共同支撑。当压料板压紧料片的固定端后,冲头对料片进行冲压弯折,弹性托料装置由支撑状态切换至自由状态,以对料片的自由端进行避让。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冲压弯折装置采用下基座与弹性托料装置共同支撑待弯折的料片,采用弹性托料装置代替人工托举或者辅助工具定位,可以提升整个装置对料片弯折的精确度以及弯折效率,可以有效提高弯折产品的良率。因此,上述冲压弯折装置通过在装置内增设弹性托料装置,利于提升整个装置对料片弯折的精确度。优选地,所述弹性托料装置包括至少一组弹性托料组件。优选地,所述弹性托料装置包括第一弹性托料组件和第二弹性托料组件,所述第一弹性托料组件和第二弹性托料组件中的每个弹性托料组件包括:固定块、托料块和弹性复位件,其中:所述固定块的一端安装于所述下基座,所述固定块的另一端安装有所述托料块;且所述托料块与所述固定块的另一端通过销轴枢接,所述托料块可绕所述销轴的轴心线旋转的安装于所述固定块;所述托料块背离所述下基座的一侧形成用于支撑料片的搭接面;所述弹性复位件设于所述固定块与所述托料块之间,且当所述弹性托料装置处于所述自由状态时,所述弹性复位件处于蓄能状态、以驱动所述弹性托料组件由所述自由状态切换至所述支撑状态。优选地,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弹性托料组件由所述支撑状态切换至所述自由状态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于所述上基座、且与所述第一弹性托料组件和第二弹性托料组件中的每个弹性托料组件一一对应的顶杆。优选地,所述弹性复位件为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块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托料块连接。优选地,所述固定块具有开口位于所述固定块朝向所述托料块一侧的凹槽,所述弹性复位件为抵设于所述凹槽槽底与所述托料块之间的弹簧。优选地,所述托料块包括用于搭接所述料片的搭接主体和用于接触所述顶杆的延伸部,沿所述托料块的固定端至自由端方向,所述延伸部的长度小于所述搭接主体的长度,所述延伸部与所述搭接主体之间形成用于避让所述顶杆的缺口。优选地,所述固定块与所述下基座之间可拆卸连接。优选地,还包括用于使所述压料板可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的安装于所述上基座的弹簧组,所述弹簧组的一端与所述压料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上基座连接,且所述弹簧组包括至少一个弹簧。优选地,所述上基座背离所述下基座的一侧安装于所述机架的上台面;和/或,所述下基座背离所述上基座的一侧安装于所述机架的下台面。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冲压弯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图1中弹性托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弹性托料装置的剖视图;图4为图2中弹性托料装置的又一剖视图;图5为图1中冲压弯折装置的局部剖视图;图6为图1中冲压弯折装置的又一局部剖视图;图7为图1中冲压弯折装置的又一局部剖视图;图8为图1中冲压弯折装置的又一局部剖视图;图9为图1中冲压弯折装置的又一局部剖视图;图10为图1中冲压弯折装置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11为图1中冲压弯折装置的又一局部放大示意图;图12为图1中冲压弯折装置的又一局部放大示意图。图标:1-上台面;2-下台面;3-上基座;4-压料板;5-冲头;6-下基座;7-下模板;8-弹性托料装置;81-固定块;82-托料块;83-销轴;84-弹性复位件;85-螺栓;9-顶杆;10-弹簧组;11-料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冲压弯折装置,请参考图1,包括:机架,机架具有上台面1和/或下台面2。以机架同时具有相对设置的上台面1和下台面2为例:上台面1安装有上基座3,下台面2安装有下基座6,上基座3与下基座6的排列方向形成第一方向,且上台面1可沿第一方向移动的安装于机架;其中,上基座3朝向下基座6的一侧设有用于对料片11的固定端进行固定的压料板4和用于在压料板4压紧料片11后对料片11进行弯折的冲头5;下基座6朝向上基座3的一侧设有下模板7和弹性托料装置8;下模板7朝向上基座3的一侧形成用于承载料片11的固定端的承载面;弹性托料装置8具有支撑状态和自由状态,当弹性托料装置8处于支撑状态,弹性托料装置8用于与承载面配合支撑料片11;当弹性托料装置8处于自由状态时,弹性托料装置8避让料片11的自由端。上述冲压弯折装置中,冲压弯折装置包括机架,机架具有相对设置的上台面1和下台面2,上台面1安装有上基座3,下台面2安装有下基座6。具体来说,上基座3与下基座6的排列方向形成第一方向,上基座3通过上台面1可沿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冲压弯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相对设置的上基座和下基座,所述上基座与所述下基座的排列方向形成第一方向,且所述上基座可沿第一方向移动的安装于所述机架;其中,/n所述上基座朝向所述下基座的一侧设有用于对料片的固定端进行固定的压料板和用于在所述压料板压紧料片后对所述料片进行弯折的冲头;/n所述下基座朝向所述上基座的一侧设有下模板和弹性托料装置;所述下模板朝向所述上基座的一侧形成用于承载所述料片的固定端的承载面;所述弹性托料装置具有支撑状态和自由状态,当所述弹性托料装置处于所述支撑状态,所述弹性托料装置用于与所述承载面配合支撑所述料片;当所述弹性托料装置处于自由状态时,所述弹性托料装置避让所述料片的自由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冲压弯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相对设置的上基座和下基座,所述上基座与所述下基座的排列方向形成第一方向,且所述上基座可沿第一方向移动的安装于所述机架;其中,
所述上基座朝向所述下基座的一侧设有用于对料片的固定端进行固定的压料板和用于在所述压料板压紧料片后对所述料片进行弯折的冲头;
所述下基座朝向所述上基座的一侧设有下模板和弹性托料装置;所述下模板朝向所述上基座的一侧形成用于承载所述料片的固定端的承载面;所述弹性托料装置具有支撑状态和自由状态,当所述弹性托料装置处于所述支撑状态,所述弹性托料装置用于与所述承载面配合支撑所述料片;当所述弹性托料装置处于自由状态时,所述弹性托料装置避让所述料片的自由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压弯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托料装置包括至少一组弹性托料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冲压弯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托料装置包括第一弹性托料组件和第二弹性托料组件,所述第一弹性托料组件和第二弹性托料组件中的每个弹性托料组件包括:固定块、托料块和弹性复位件,其中:
所述固定块的一端安装于所述下基座,所述固定块的另一端安装有所述托料块;且所述托料块与所述固定块的另一端通过销轴枢接,所述托料块可绕所述销轴的轴心线旋转的安装于所述固定块;所述托料块背离所述下基座的一侧形成用于支撑料片的搭接面;
所述弹性复位件设于所述固定块与所述托料块之间,且当所述弹性托料装置处于所述自由状态时,所述弹性复位件处于蓄能状态、以驱动所述弹性托料组件由所述自由状态切换至所述支撑状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先艳邓浩东张伟王珍焦海波朱立果
申请(专利权)人:格力电器武汉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