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V形辊压机及其聚能切割索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507619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6: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V形辊压机及其聚能切割索加工装置,包括:菱形辊压机,用于将圆管加工成扁管;V形辊压机,用于将扁管加工成V形管;预压输送模块用于对聚能切割索端部进行预压、输送聚能切割索。预压输送模块包括:输送机构,用于输送切割索;第一预压机构,用于在圆管一端压出扁管;第二预压机构,用于在扁管一端压出凹槽,以获得槽管。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实现切割索从圆管状态逐渐加工至“V”形状态,且采用辊压和冷拔综合的设计,能够实现切割索的快速加工,因此效率较高,目前样机效率已经能达到合格品一天20根左右。另外通过过载设计,使得不易卡管,同时还能自动纠偏,从而既提高效率,又提高了合格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V形辊压机及其聚能切割索加工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火工技术,特别是涉及聚能切割索,具体涉及一种聚能切割索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聚能切割索是利用聚能效应(通常称为“门罗效应”),即炸药爆炸后,起爆炸产物在高温高压来切割金属材料,爆破碎片基本是沿炸药表面的法线方向向外飞散的。带凹槽(聚能角)的铜管装药在引爆后,在凹槽轴线上会出现一股汇聚的、速度和压强都和高的爆炸产物流,在一定的范围内使炸药爆炸释放出来的化学能集中起来,目前主要应用于火箭的分离技术上。在现有文献1中提到,切割索的截面形状对切割索的性能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参见图1,切割索的截面形状达到6号是最理想的状态,这种状态下聚能角α能够更加线性、集中地释放出爆炸的能量。但是目前没办法加工至6号状态,只能加工至5号的状态(参见现有文献2)。究其原因,只要存在管材的加工上,切割索加工前需要将炸药全部压紧在管材内,管材外径一般在5-10㎜、壁厚一般在0.2-0.5㎜左右;然后将管材逐渐加工至6号或接近6号状态,目前主要采用冷拔技术,这种方式需要保持切割索在70℃以下加工,而且冷拔过程中产热量较大,管材很容易走偏(横截面歪斜)、卡管,在卡管时需要拆开模具取出废品后才能继续新的加工,因此成品率极低,效率也非常低,目前一台设备一天也只能加工6根左右。现有文献1:美国NASATechnicalMemorandum在1984年5月公开的名为“PYROTECHNICSHOCK:ALITERATURESURVEYOFTHELINEARSHAPEDCHARGE(LSC)”、文章编号NASATM-82583。现有文献2:AmericanInstituteofAeronauticsandAstronautics在2005年、41stAIAA/ASME/SAE/ASEEJointPropulsionConference&Exhibit10-13July2005,Tucson,Arizona,发表的“PerformanceAnalysisofLinearShapedChargeforAerospaceApplications”,作者:MerylMallery*andTomKozlowski†Ensign-BickfordAerospaceandDefenseCompanySimsbury,CT06070。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V形辊压机及其聚能切割索加工装置,其V形辊压机能够对槽管进行辊压,从而加工出V形管;其聚能切割索加工装置能够实现切割索从圆管状态逐步加工至“V”形状态,且其横截面非常接近6号状态。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V形辊压机,包括第二V形板、V形座、第一V形模、第二V形模、V形辊机构,V形辊机构用于通过V形辊挤压第三过渡管两侧以加工V形管;所述第二V形板位于第一V形模、第二V形模之间的部分上安装有V形辊压架,V形辊压架包括两块相互平行安装在V形辊压侧板,两块V形辊压侧板之间安装有多个沿着第三过渡管移动方向分布的V形辊压轮,V形辊压轮套装在第一V形辊轴上,第一V形辊轴与两块V形辊压侧板可圆周转动装配。优选地,还包括V形油缸、第一V形板,V形支架与V形导向轴底部装配固定,V形导向轴顶部穿过第二V形板后与第一V形板装配固定,第二V形板可在V形导向轴轴向上滑动;所述V形油缸安装在第一V形板上,且V形油缸的V形伸缩轴穿过第一V形板后与第二V形板装配固定。优选地,V形辊压架还包括V形限位条,所述V形辊压侧板上下两端分别与第二V形板、V形限位条装配固定,所述V形限位条底面上设置有与第三过渡管两个顶端逐渐贴合的V形限位槽。优选地,所述第一V形模、第二V形模分别有两个,且第一V形模、第二V形模分别安装在V形支架靠近第二预压机构、远离第二预压机构的两端上;位于下方的第一V形模、第二V形模分别固定在V形支架上,位于上方的第一V形模、第二V形模分别固定在V形座上,V形座固定在第二V形板上。优选地,至少两个V形辊压轮沿着第二过渡管位于凹槽处逐渐由切割索移动方向下移,直到V形辊压轮与凹槽完全贴合装配。优选地,所述V形辊机构包括两根V形辊、两根第二V形辊轴,两根V形辊分别可圆周转动、不可轴向移动地套装在与之对应的第二V形辊轴上,两根第二V形辊轴相互靠近一端通过第一V形销铰接,所述第一V形销位于V形管的V形底正下方;第一V形销安装在第一V形连杆顶部,第一V形连杆底部固定在V形支板上;V形支板的两端上分别设置有第一V形立板、第二V形立板、支板滑槽,所述第一V形立板、第二V形立板分别固定在支板滑槽两端;所述第二V形辊轴另一端上固定有辊轴铰接块,辊轴铰接块通过第二V形销与第二V形连杆顶部铰接,所述第二V形连杆底部穿过支板滑槽且与之卡合、可滑动装配;所述第二V形连杆靠近第二V形销一端通过第三V形销与第三V形连杆一端铰接,所述第三V形连杆另一端通过第四V形销与V形升降台铰接,所述V形升降台固定在V形升降杆顶部装配固定,V形升降杆底部穿过V形支板且与之卡合、可滑动装配,所述V形升降杆上设置有升降螺纹孔,升降螺纹孔与升降螺杆顶部通过螺纹旋合装配,升降螺杆底部与V形底板可圆周转动、不可轴向移动装配,V形底板通过V形支撑板与V形支板装配固定,所述升降螺杆上套装固定有蜗轮,蜗轮与蜗杆部分啮合并构成蜗轮蜗杆传动机构,蜗杆设置在升降驱动轴上,升降驱动轴与升降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固定。优选地,所述第二V形连杆上设置有V形连杆槽,所述支板滑槽内固定有与V形连杆槽卡合、可滑动装配的V形滑动导向块。优选地,V形底板上安装有拉绳位移传感器、拉绳导向板,拉绳导向板与拉绳转轴可圆周转动装配,拉绳转轴外套装有拉绳导向轮,拉绳位移传感器的拉绳绕过拉绳导向轮后与V形升降杆装配固定。优选地,还包括侧推组件,所述侧推组件包括第一V形立板、第二V形立板、侧推弹簧、侧推调节筒、侧推调节杆、测推导向轴、侧推受力板,所述侧推弹簧一端固定在侧推受力板上、另一端装入侧推调节筒内且与侧推调节杆的端面压紧,所述侧推调节筒固定在第一V形立板上,所述侧推调节杆一端穿过第一V形立板后装入侧推调节筒内且与第一V形立板通过螺纹旋合装配,所述侧推调节杆另一端上固定有侧推旋钮,所述侧推受力板通过侧推弹簧的弹力压紧在第二V形连杆侧面上,且所述侧推受力板上还设置有侧推导向块,侧推导向块卡装入V形连杆槽内且与之卡合、可滑动装配;所述测推导向轴固定在侧推受力板上且穿过第一V形立板,测推导向轴可相对于第一V形立板轴向滑动。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聚能切割索加工装置,其应用有上述V形辊压机。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可以实现切割索从圆管状态逐渐加工至“V”形状态,且采用辊压和冷拔综合的设计,能够实现切割索的快速加工,因此效率较高,目前样机效率已经能达到合格品一天20根左右。另外通过过载设计,使得不易卡管,同时还能自动纠偏,从而既提高效率,又提高了合格率。2、本专利技术的预压输送模块能够通过第一预压机构实现圆管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V形辊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二V形板、V形座、第一V形模、第二V形模、V形辊机构,V形辊机构用于通过V形辊挤压第三过渡管两侧以加工V形管;所述第二V形板位于第一V形模、第二V形模之间的部分上安装有V形辊压架,V形辊压架包括两块相互平行安装在V形辊压侧板,两块V形辊压侧板之间安装有多个沿着第三过渡管移动方向分布的V形辊压轮,V形辊压轮套装在第一V形辊轴上,第一V形辊轴与两块V形辊压侧板可圆周转动装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V形辊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二V形板、V形座、第一V形模、第二V形模、V形辊机构,V形辊机构用于通过V形辊挤压第三过渡管两侧以加工V形管;所述第二V形板位于第一V形模、第二V形模之间的部分上安装有V形辊压架,V形辊压架包括两块相互平行安装在V形辊压侧板,两块V形辊压侧板之间安装有多个沿着第三过渡管移动方向分布的V形辊压轮,V形辊压轮套装在第一V形辊轴上,第一V形辊轴与两块V形辊压侧板可圆周转动装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V形辊压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V形油缸、第一V形板,V形支架与V形导向轴底部装配固定,V形导向轴顶部穿过第二V形板后与第一V形板装配固定,第二V形板可在V形导向轴轴向上滑动;所述V形油缸安装在第一V形板上,且V形油缸的V形伸缩轴穿过第一V形板后与第二V形板装配固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V形辊压机,其特征在于,V形辊压架还包括V形限位条,所述V形辊压侧板上下两端分别与第二V形板、V形限位条装配固定,所述V形限位条底面上设置有与第三过渡管两个顶端逐渐贴合的V形限位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V形辊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V形模、第二V形模分别有两个,且第一V形模、第二V形模分别安装在V形支架靠近第二预压机构、远离第二预压机构的两端上;位于下方的第一V形模、第二V形模分别固定在V形支架上,位于上方的第一V形模、第二V形模分别固定在V形座上,V形座固定在第二V形板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V形辊压机,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V形辊压轮沿着第二过渡管位于凹槽处逐渐由切割索移动方向下移,直到V形辊压轮与凹槽完全贴合装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V形辊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V形辊机构包括两根V形辊、两根第二V形辊轴,两根V形辊分别可圆周转动、不可轴向移动地套装在与之对应的第二V形辊轴上,两根第二V形辊轴相互靠近一端通过第一V形销铰接,所述第一V形销位于V形管的V形底正下方;
第一V形销安装在第一V形连杆顶部,第一V形连杆底部固定在V形支板上;V形支板的两端上分别设置有第一V形立板、第二V形立板、支板滑槽,所述第一V形立板、第二V形立板分别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韶华汪女辉柏占伟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