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移动设备
本申请涉及清洁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自移动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智能清洁设备已经逐步进入到我们的生活当中。其中,现有的智能清洁设备可以测量出周围物体的距离、尺寸等参数,从而根据相关参数控制智能清洁设备的行驶。但是,现有的智能清洁设备所能测量的物体多是限制于智能清洁设备的水平方向上;例如,智能清洁设备可以测量其水平正前方向上的物体参数,或者测量其水平正前斜下方方向上的物体参数。如果在智能清洁设备的上方存在障碍物,该障碍物的底部距离地面的空隙高度与智能清洁设备的高度十分接近空隙,由于测距装置的罩体的顶部位于感测单元的上方,这一部分为探测盲区,则测距装置无法探测到其上方的障碍物,最终导致智能清洁设备移向该空隙,并处于卡死状态,不能再移动。再加上存在测量误差等原因,导致智能清洁设备无法识别出障碍物对其的阻碍,也能导致智能清洁设备撞击障碍物,导致撞坏智能清洁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一种自移动设备,以解决智能清洁设备因无法测量其上方障碍物而被卡死在该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自移动设备主体,设置于所述自移动设备主体顶部的测距装置,设置于所述测距装置外周的罩体,以及设置于所述罩体与所述自移动设备主体间的触发机构;/n所述触发机构包括:缓冲件、轻触开关、以及设置于所述罩体底部支架上的缓冲凹槽;/n所述轻触开关设置于所述自移动设备主体上;所述缓冲件的缓冲端设置于所述缓冲凹槽中;所述轻触开关设置于自移动设备主体上,在所述罩体受外力时,所述缓冲件触发所述轻触开关,并通过控制机构使得所述自移动设备主体改变或保持运动方向。/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自移动设备主体,设置于所述自移动设备主体顶部的测距装置,设置于所述测距装置外周的罩体,以及设置于所述罩体与所述自移动设备主体间的触发机构;
所述触发机构包括:缓冲件、轻触开关、以及设置于所述罩体底部支架上的缓冲凹槽;
所述轻触开关设置于所述自移动设备主体上;所述缓冲件的缓冲端设置于所述缓冲凹槽中;所述轻触开关设置于自移动设备主体上,在所述罩体受外力时,所述缓冲件触发所述轻触开关,并通过控制机构使得所述自移动设备主体改变或保持运动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件为柱状结构,该柱状结构的一端为锥形端,该锥形端构成所述缓冲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件的触发端与所述轻触开关相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罩体受外力时,所述缓冲件触发所述轻触开关并通过控制机构使得所述自移动设备主体改变或保持运动方向,具体为:
在所述罩体受外力时,所述外力通过所述缓冲凹槽与所述锥形端的斜面分解为沿斜面方向的第一分力和沿竖直方向压向所述缓冲件的第二分力,所述第一分力使得所述缓冲凹槽与所述锥形端沿接触面产生相对运动,所述第二分力使得所述缓冲件向下运动,按压所述轻触开关,从而触发所述轻触开关并通过控制机构使得所述自移动设备主体改变或保持运动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自移动设备主体上设置有缓冲件安装槽,在所述缓冲件安装槽底部开设有卡位孔,所述缓冲件的触发端插入所述卡位孔,并与设置于所述卡位孔底部的所述轻触开关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件的锥形端底部边缘沿径向超出缓冲件的触发端侧面;所述锥形端底部边缘伸出部分与所述缓冲件安装槽底部之间的空间区域形成所述缓冲件上下移动的第一缓冲空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件的锥形端底部边缘沿径向未超出缓冲件的触发端侧面。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架上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设置于所述支架朝向所述缓冲件的表面;
所述凸起上设置有凹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强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瑞科时尚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