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超精细气泡生成方法、超精细气泡生成装置和含有超精细气泡的液体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生成直径小于1.0μm的超精细气泡的超精细气泡生成方法和超精细气泡生成装置,还涉及含有超精细气泡的液体。
技术介绍
近来,已经开发出用于应用微细气泡(例如直径为微米级的微米气泡和直径为纳米级的纳米气泡)的特性的技术。尤其是,在各个领域中已经确认了直径小于1.0μm的超精细气泡(以下也称为“UFB”)的实用性。日本专利第6118544号公开了一种微细气泡生成装置,其通过从减压喷嘴喷射加压液体(其中的气体被加压并溶解)来生成微细气泡。日本专利第4456176号公开了一种通过利用混合单元反复进行混合有气体的液体的流动的分流和合流来生成微细气泡的装置。在日本专利第6118544号和第4456176号中描述的两种装置不仅会生成直径为纳米级的UFB,而且还会生成相对大量的直径为毫米级的毫米气泡和直径为微米级的微米气泡。然而,由于毫米气泡和微米气泡会受到浮力的影响,因此在长期保存期间,气泡可能会逐渐上升到液体表面并消失。另一方面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精细气泡生成方法,所述超精细气泡生成方法包括:/n生成步骤,其通过使设置在液体中的加热元件生成热以在所述液体和所述加热元件之间的界面上生成膜沸腾来生成超精细气泡;以及/n后处理步骤,其对包含在所述生成步骤中生成的超精细气泡的含有超精细气泡的液体执行预定的后处理。/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228 JP 2019-035776;20200206 JP 2020-0190191.一种超精细气泡生成方法,所述超精细气泡生成方法包括:
生成步骤,其通过使设置在液体中的加热元件生成热以在所述液体和所述加热元件之间的界面上生成膜沸腾来生成超精细气泡;以及
后处理步骤,其对包含在所述生成步骤中生成的超精细气泡的含有超精细气泡的液体执行预定的后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精细气泡生成方法,其中
所述后处理步骤包括用于从所述含有超精细气泡的液体移除杂质的移除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精细气泡生成方法,其中
所述移除处理包括用于通过使用阳离子交换树脂移除无机离子的第一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精细气泡生成方法,其中
通过所述第一处理移除的所述无机离子包含形成所述加热元件的金属。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精细气泡生成方法,其中
通过所述第一处理移除的所述无机离子包含选自Si、AL、W、Pt、Pd、Ta、Fe、Cr、Ni、Ir和Ru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精细气泡生成方法,其中
所述移除处理包括用于通过使用滤过性过滤器移除有机物质的第二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6的超精细气泡生成方法,其中
通过所述第二处理移除的所述有机物质包括选自包含硅的有机化合物、硅氧烷、环氧树脂和细菌中的至少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2的超精细气泡生成方法,其中
所述移除处理包括用于通过利用不溶性固体物质的沉降特性来移除所述不溶性固体物质的第三处理。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精细气泡生成方法,其中
所述后处理步骤包括用于增加所述含有超精细气泡的液体中所包含的超精细气泡的浓度的增加处理。
10.根据权利要求9的超精细气泡生成方法,其中
在所述增加处理中,通过在所述含有超精细气泡的液体中生成超声波来增加所包含的超精细气泡的浓度。
11.根据权利要求9的超精细气泡生成方法,其中
在所述增加处理中,通过将聚焦超声波施加至所述含有超精细气泡的液体来增加所包含的超精细气泡的浓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精细气泡生成方法,其还包括:
将氢、氦、氧、氮、甲烷、氟、氖、二氧化碳、臭氧、氩、氯、乙烷、丙烷、空气和包含它们的混合气体中的任何一种溶解在将供应到所述生成步骤中的液体中的溶解步骤,其中
在所述生成步骤中生成的超精细气泡在其内部包含在所述溶解步骤中溶解的气体。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精细气泡生成方法,其中
在执行所述后处理步骤之后再次执行所述生成步骤。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精细气泡生成方法,其还包括:
收集在所述后处理步骤中处理过的所述含有超精细气泡的液体的步骤。
15.一种超精细气泡生成装置,所述超精细气泡生成装置包括:
生成单元,其通过使设置在液体中的加热元件生成热以在所述液体和所述加热元件之间的界面上生成膜沸腾来生成超精细气泡;以及
后处理单元,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久保田雅彦,山田显季,今仲良行,柳内由美,有水博,石永博之,尾崎照夫,
申请(专利权)人:佳能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