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性共轭微孔聚合物/二氧化硅复合膜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手性共轭微孔聚合物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手性共轭微孔聚合物/二氧化硅复合膜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由于天然纯手性物质的种类和数量有限,因此如何人工制备并获取具备使用效应的单一对映体,已成为现今生物医药领域的研究重点和焦点。目前为止,获取单一对映体药物的方法大致有3种:手性源合成法、不对称合成法以及外消旋体拆分法。手性源合成法和不对称合成法的制备过程繁琐,且还需要较为繁琐的提纯过程,生产成本高,产率极低。外消旋体分离法中膜分离技术作为一种具有产量高、能耗低、无污染、分离纯度高等优点,被认为是进行大规模手性分离非常有潜力的方法之一。膜分离技术包括手性拆分液膜和手性拆分固膜,手性拆分液膜传输速度快,但稳定性较差;而稳定性好的手性拆分固膜,迄今尚难同时实现高选择性和高通量。综上可知,进一步研制一种既具有良好稳定性、又具有高精度和大通量的手性拆分固膜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性共轭微孔聚合物/二氧化硅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多孔二氧化硅为基底,以手性共轭微孔聚合物为皮层,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手性共轭微孔聚合物/二氧化硅复合膜,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nS1.制备带有初始聚合位点的多孔二氧化硅薄片A;/nS2.向三颈瓶中加入2,5-二溴对苯二甲酰氯和D-薄荷醇,抽真空,氮气保护后注入甲苯,然后加热至70-90℃,并在70-90℃下持续搅拌反应12-15小时,得到淡黄色油状液体,对淡黄色油状液体旋转蒸发后获得粗产物,所得粗产物通过硅胶层析柱纯化,得到单体B;/nS3.向三颈瓶中加入步骤S1制得的带有初始聚合位点的多孔二氧化硅薄片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性共轭微孔聚合物/二氧化硅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多孔二氧化硅为基底,以手性共轭微孔聚合物为皮层,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手性共轭微孔聚合物/二氧化硅复合膜,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制备带有初始聚合位点的多孔二氧化硅薄片A;
S2.向三颈瓶中加入2,5-二溴对苯二甲酰氯和D-薄荷醇,抽真空,氮气保护后注入甲苯,然后加热至70-90℃,并在70-90℃下持续搅拌反应12-15小时,得到淡黄色油状液体,对淡黄色油状液体旋转蒸发后获得粗产物,所得粗产物通过硅胶层析柱纯化,得到单体B;
S3.向三颈瓶中加入步骤S1制得的带有初始聚合位点的多孔二氧化硅薄片A、1,3,5-三(4-炔基苯基)苯、三苯基膦、碘化亚铜和双三苯基膦氯化钯,然后注入三乙胺作为溶剂,并在90-110℃的温度下搅拌反应1小时,完成搅拌后向三颈瓶中加入步骤S2制得的单体B,并在115-125℃的温度下搅拌反应24小时,制得粗产物,所得粗产物取出后分别使用甲苯、氯仿、碘化钾饱和溶液进行冲洗,冲洗后干燥得到手性共轭微孔聚合物/二氧化硅复合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性共轭微孔聚合物/二氧化硅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制备带有初始聚合位点的多孔二氧化硅薄片A时,包括:
S11.打磨制备厚度小于2.00mm、直径小于15.0mm、表面光滑的多孔二氧化硅薄片a;
S12.将多孔二氧化硅薄片a放入无水乙醇中,至少超声处理三次,然后将多孔二氧化硅薄片a置入盐酸中,至少超声处理三次,完成超声处理后干燥得到羟基化多孔二氧化硅薄片b;
S13.将羟基化多孔二氧化硅薄片b装入单口瓶中,并注入含有(4-溴苯氧基)三甲基硅烷的甲苯溶液c,然后在震动水浴锅中震荡反应30分钟,获得带有初始聚合位点的多孔二氧化硅薄片A。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手性共轭微孔聚合物/二氧化硅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1中,制得多孔二氧化硅薄片a的打磨方式包括:
I)用500目型砂纸对多孔二氧化硅片进行打磨,且打磨后的多孔二氧化硅片厚度不超过2.00mm,直径不超过15.0mm;
II)用1200目型砂纸对经I)打磨后的多孔二氧化硅片进行打磨,直至获得表面光滑的多孔二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藏雨,徐亮,黄媛,贾宏葛,吴云峰,谢禹杰,崔嘉,荆博宇,
申请(专利权)人:齐齐哈尔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