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静止型高光通量傅立叶变换成像光谱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0550 阅读:3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用于机载或星载的工作于红外波段的静止型傅立叶变换成像光谱仪系统,它采用三角式光路的像面干涉仪来实现系统的分光,采用面阵探测器件和对地面的推扫完成对地物的成像光谱探测。该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无运动部件、信噪比高、可靠性好、可实现精细分光等特点。与传统意义上的干涉型超光谱成像仪相比在实现精细分光的同时可以有效提高系统的信噪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星载或机载有效载荷的成像光谱仪系统,特别是指工作于红外波段的静止型傅立叶变换成像光谱仪系统。
技术介绍
自从20世纪60年代第一台傅立叶变换成像光谱仪的出现至今已有40多年的历史。目前,动镜扫描型傅立叶变换光谱仪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广泛应用于航天及航空遥感领域。机载方面,美国喷气推进实验室(JPL)首先研制出了可用高空气球探测的傅立叶光谱仪,作了相关的实验之后进行了改进。随后Arizona大学开始了机载傅立叶光谱技术的研究,研制出了可以用于天文观测的小型傅立叶光谱仪,该光谱仪工作在0.87-5.6um的红外波段,采用了NASA91.5cm机载望远镜系统中常用的IF-3型干涉仪。星载方面,1962年I6-T型傅立叶光谱仪被搭载到美国空军卫星上用于对大气光谱的探测,随后由Goddard空间飞行中心(GSFC)和TI公司共同研制的IRIS-B型傅立叶光谱仪由Nimbus3卫星载入太空,它在太空中工作了14个星期,获取了大量有用的光谱数据,随后其改进型IRIS-D由Nimbus4卫星载入太空。随后的ATMOS、FIRAS、IMG、MIPAS的成功发射都充分说明了动镜扫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红外静止型高光通量傅立叶变换成像光谱仪,用于机载或星载的成像载荷,其本身具有无运动部件,包括来自地物目标的光线通过的主光学系统(1)、入射到像面干涉仪(2)上、经过干涉后,成像于探测器(3)上、经探测器(3)后变为电信号,经光电信号处理电路(4)、转化为数字信号经数据传输接口电路(5)、由数据存储及处理模块(6)处理后得到精细分光的光谱图像,以及产生探测器(3)的驱动脉信号;对光电信号处理电路(4)、数据传输接口电路(5)和数据存储及处理模块(6)提供所需的时序脉冲信号的逻辑控制时序产生电路(7),特征在于,a、所述的像面干涉仪(2)为三角式光路的像面干涉仪,除去了狭缝和柱面镜,由探测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德新杨存武刘宝丽肖金才刘银年王建宇薛永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