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美白及防晒功能的智能脂质载体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505376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6: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具有美白及防晒功能的智能脂质载体,包括质量份数如下的组分:2.5‑3份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1‑10份固体脂质、1‑10份液体脂质1%‑20%、1‑1.5份苯乙基间苯二酚、1‑1.5份二苯甲酮、0.5份亲核试剂,能同时包覆377和BP‑3,解决377稳定性差及BP‑3刺激性大的问题,其具有稳定性好和低刺激性的性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美白及防晒功能的智能脂质载体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妆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美白及防晒功能的智能脂质载体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纳米结构脂质载体(NLC)技术是基于固体脂质纳米粒(SLN)的包覆技术,与SLN相比,添加了一种液体脂质,抑制了固体脂质结晶化过程,破坏了SLN有序的脂质排列状态,所得结晶不完全,增大了晶格缺陷,活性组分可负载在脂肪酸链之间或是脂质层间以及晶格缺陷,提高了活性组分的负载量,同时减小了储存过程中活性组分的排挤。智能脂质载体(smartLipids),运用了5种或5种以上的脂质,不仅能减少传统的筛选脂质过程的大量精力和时间,且与传统的SLN和NLC技术的脂质结构不同,智能脂质载体的复杂的脂质结构具有更低的固体脂质有序结晶度,大量晶格缺陷,因此具有更强的载药能力。苯乙基间苯二酚(377)是近年来美白效果优异的新兴络氨酸酶抑制剂,在体内、体外实验均展现出优异的美白效果,美白效果是曲酸的22倍。但377的结构中所含酚羟基易氧化成醌,稳定性差、易于变色,具有一定的刺激性、水溶性不佳等因素,而导致377无法发挥其优异的美白功效,限制了在化妆品市场中的应用。377稳定性差是目前377应用上技术瓶颈,仍需解决。二苯甲酮(BP-3)是一种化妆品市场常用的化学防晒剂。通过化学键吸收紫外线并且以能量低的热能或可见光等形式转换出去从而实现防晒,达到保护皮肤的作用。由于BP-3会被皮肤吸收,因此吸收紫外线的过程发生在皮肤内部,并由人体代谢而清除。所以对皮肤有一定的刺激性,且因其光敏反应及光损害效应而大大降低了其稳定性。BP-3刺激性大的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改进。现有技术中有将脂质载体作为包覆剂包覆377以提升其稳定性,但未见同时包覆377及BP-3,其主要原因是二者会发生亲电取代反应,导致功能成分结构改变使功效下降,因此急需一种能同时包覆377和BP-3的方法,制备具有美白及防晒功能的化妆品原料。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美白及防晒功能的智能脂质载体及其制备方法,能同时包覆377和BP-3,解决377稳定性差及BP-3刺激性大的问题,其具有稳定性好和低刺激性的性能的优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美白及防晒功能的智能脂质载体,包括质量份数如下的组分:2.5-3份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1-10份固体脂质、1-10份液体脂质1%-20%、1-1.5份苯乙基间苯二酚、1-1.5份二苯甲酮、0.5份亲核试剂。优选地,所述亲核试剂包括聚乙二醇。优选地,所述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包括癸基葡萄糖苷、大豆磷脂、聚山梨醇酯-60、聚山梨酯-80、泊洛沙姆407、泊洛沙姆188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优选地,所述固体脂质中包括硬酯酸、棕榈酸、月桂酸、肉豆蔻酸、胆固醇、山嵛醇、棕榈醇、鲸蜡硬脂醇、肉豆蔻醇、氢化蓖麻油、三山嵛酸甘油酯、三肉豆蔻酸甘油酯、单月桂酸甘油酯、琥珀酸甘油酯、叶黄素酯、棕榈酰硬脂酰甘油酯、三硬脂酸甘油酯、单硬酯酸甘油酯、甘油硬脂酸酯柠檬酸酯的任意五种或五种以上。优选地,所述液体脂质选自维生素E、辛酸癸酸三甘油酯、棕榈酸异丙酯、肉豆蔻酸异丙酯、液体石蜡、棕榈酸异辛酯月桂酸己酯、2-辛基月桂醇、葡萄籽油、橄榄油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还提供一种具有美白及防晒功能的智能脂质载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混合苯乙基间苯二酚与亲核试剂,加入与固体脂质、液体脂质、二苯甲酮混合的混合液,加热得油相;以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做乳化剂与去离子水混合加热得水相;均质所述水相和油相的混合物,冷却至常温,即得所述具有美白及防晒功能的智能脂质载体。优选地,所述油相加热温度为60-80℃。优选地,所述水相加热温度为65-85℃。优选地,所述均质转速为15000-25000rpm,均质时间为1-5min。377和BP-3二者发生反应的机制可以双酚A的制备为例,377的苯环是富电子的,在路易斯酸的存在下,形成碳正离子,BP-3进攻羟基的对位,得到醇羟基,醇羟基在酸性条件下得到碳正离子,进攻另一苯乙基间苯二酚,二者在路易斯酸的作用下发生聚合,而使用的脂质载体内包含路易斯酸,因此二者同时包覆存在难度,本专利技术使用亲核试剂提供能量较高的电子对,当使用的脂质体存在,路易斯酸时,亲核试剂聚乙二醇阻止377和BP-3发生反应,使得功能成分结构不变,同时具有优良的润滑性、保湿性、分散性。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应用了多种脂质,减少了筛选脂质过程的大量时间,且由于智能脂质载体具有复杂脂质结构,有着更多的空间缺陷,使活性组分充分地的分散到其中,能包覆更多的活性组分,发挥更强的美白及防晒功效;2.智能脂质载体的制备仅需脂质、去离子水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即可,且仅需加热和均质的过程即可制备,采用生物相容性较好的脂质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工艺过程简单;3.解决了BP-3对皮肤刺激性大和377稳定性差的问题,并使其有效的发挥美白、防晒功效;4.参合亲核试剂,阻止377和BP-3发生反应,使得功能成分结构不变,解除对脂质种类的选择性限制。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智能脂质载体的制备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智能脂质载体的平均粒径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智能脂质载体的zeta电位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内容更加便于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但是本专利技术不仅限于此。实施例1如图1所示,将1份377、0.5份聚乙二醇混合后加入1份BP-3、1份硬酯酸、1份棕榈酸、1份月桂酸、1份肉豆蔻酸、1份胆固醇、2份维生素E、2份辛酸癸酸三甘油酯作为油相,在80℃条件下混合均匀形成混合溶液;将1份癸基葡萄糖苷、1份大豆磷脂、0.5份聚山梨醇酯-60、去离子水作为水相,加热到85℃,待用;将油相倒入水相,在均质速率为15000rap条件下,均质5min,得到包覆体;将包覆体搅拌至常温,即制得具有美白及防晒功能的智能脂质载体。对智能脂质载体的理化性质进行研究包括平均粒径、PDI分散指数、zeta电位和包封率。Zeta电位和粒径测定:取智能脂质载体0.1ml,用9.9ml的去离子水稀释100倍,用NanoZetasizer动态光粒度检测仪检测电位和粒径,电位结果见图3,电位为-24.7mV,表明智能脂质载体较稳定。粒径结果见图2,平均粒径为264.7nm,分散指数PDI为0.22,表明纳米粒粒径较小且均一,测定的智能脂质载体中,包封率为91.2%,通过液相质谱检测发现377、BP-3的质量无变化。实施例2将1.5份377、0.5份聚乙二醇混合后加入1.5份BP-3、1份山嵛醇、1份棕榈醇、1份鲸蜡硬脂醇、1份肉豆蔻醇、1份氢化蓖麻油、1份三山嵛酸甘油酯、1份三肉豆蔻酸甘油酯、1份单月桂酸甘油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美白及防晒功能的智能脂质载体,其特征在于,包括质量份数如下的组分:2.5-3份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1-10份固体脂质、1-10份液体脂质1%-20%、1-1.5份苯乙基间苯二酚、1-1.5份二苯甲酮、0.5份亲核试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美白及防晒功能的智能脂质载体,其特征在于,包括质量份数如下的组分:2.5-3份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1-10份固体脂质、1-10份液体脂质1%-20%、1-1.5份苯乙基间苯二酚、1-1.5份二苯甲酮、0.5份亲核试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美白及防晒功能的智能脂质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亲核试剂包括聚乙二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美白及防晒功能的智能脂质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包括癸基葡萄糖苷、大豆磷脂、聚山梨醇酯-60、聚山梨酯-80、泊洛沙姆407、泊洛沙姆188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美白及防晒功能的智能脂质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脂质中包括硬酯酸、棕榈酸、月桂酸、肉豆蔻酸、胆固醇、山嵛醇、棕榈醇、鲸蜡硬脂醇、肉豆蔻醇、氢化蓖麻油、三山嵛酸甘油酯、三肉豆蔻酸甘油酯、单月桂酸甘油酯、琥珀酸甘油酯、叶黄素酯、棕榈酰硬脂酰甘油酯、三硬脂酸甘油酯、单硬酯酸甘油酯、甘油硬脂酸酯的任意五种或五种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美白及防晒功能的智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子敏徐梦漪石磊陈顺萍杨晓蓉龚盛昭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