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拭子自助采集套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04949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6: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鼻咽拭子自助采集套装,包括鼻咽拭子,还包括导向结构,所述导向结构包括导向子结构,所述导向子结构包括C型的管状的导向部,所述导向部的一端开口于下鼻道的入口,所述导向部的另一端开口于下鼻道的同侧的鼻孔。本套装可实现患者自助鼻咽拭子采样,协助患者将鼻咽拭子正确插入鼻咽部,提高自助采样成功率,用以解决医务人员直接采集样本的暴露风险大以及患者自助采集操作难度大的技术问题。本方案可以应用于诸如新冠肺炎等传染性较强的呼吸道传染病的采样、检测等医疗实践操作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鼻咽拭子自助采集套装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药
,具体涉及鼻咽拭子自助采集套装。
技术介绍
在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医疗实践中,往往采用口咽拭子和鼻咽拭子进行采样工作。其中,鼻咽拭子的准确性要高于口咽拭子,所以在实际采用过程中,鼻咽拭子应用得更为广泛。现有的鼻咽拭子包括杆部和头部(鼻咽拭子即为外形细长的棉签),使用鼻咽拭子采样过程具体为:对鼻孔、鼻前庭的前端进行清洁,避免分泌物影响采样过程;然后将鼻咽拭子的头部放入生理盐水中湿润,之后将鼻咽拭子以垂直人面部的方向插入鼻孔,直至鼻咽拭子的头部到达鼻咽部处,使拭子在鼻内停留15-30秒,然后轻轻旋转鼻咽拭子;最后将鼻咽拭子投入含有病毒运送培养基(病毒培养液)的试管中,折断长度超过试管长度的鼻咽拭子的杆部,盖上试管盖,将含有鼻咽拭子的试管运送至指定核酸检测实验室进行检测。现有的鼻咽拭子的采用过程均是由医务人员操作进行,但新冠病毒传染性很强,鼻咽拭子采集样本给医务人员带来严重的暴露风险。如果能够实现患者(疑似患者)自助采集,则可以大大减少医务人员采样风险。但是,利用鼻咽拭子进行样本采集的难度比较大,且现有的鼻咽拭子采集方法和装置给患者带来显著的不舒适感,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很难将鼻咽拭子的拭子头插入鼻咽部处,或者鼻咽拭子在鼻咽部停留时间不足,分泌物采集量不足,最终导致样本采集失败以及后续的核酸检测出现假阴性(或者假阴性比例较高)的情况。亟需开发出一种能够协助患者自助采集样本且舒适度较好的鼻咽拭子套装,以应对如新冠肺炎等的高传染性疾病的检测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r>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鼻咽拭子自助采集套装,本套装可实现患者在相对减少痛苦体验的前提下自助完成鼻咽拭子采样,协助患者将鼻咽拭子正确插入鼻咽部,提高自助采样成功率,用以解决医务人员直接采集样本的暴露风险大以及患者自助采集操作难度大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如下:鼻咽拭子自助采集套装,包括鼻咽拭子,还包括导向结构,所述导向结构包括导向子结构,所述导向子结构包括弯折设置的管状的导向部,所述导向部用于将鼻咽拭子导入下鼻道内。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技术原理以及有益效果如下:本方案设置了鼻咽拭子的导向结构,导向部的一端开口于下鼻道的入口,另一端开口于下鼻道的同侧的鼻孔,可以帮助没有鼻咽部采样经验的人找到下鼻道的正确的入口。所述导向部的一端开口于下鼻道的入口,所述导向部的另一端开口于下鼻道的同侧的鼻孔。使用时,将导向结构插入鼻孔之后,再使用鼻咽拭子进行取样,将拭子头穿入C型的管状的导向部中,通过导向结构的导向作用,拭子头可以顺利穿入下鼻道中。通过导向结构的设置,可以帮助患者(疑似患者)的简单便捷易行的实现自助采样,不再需要医务人员进行一对一的采样,减少医务人员的暴露风险。没有采样经验的患者(疑似患者)通常较难找到下鼻道朝向鼻前庭的开口(下鼻道的入口),很容易沿平行于面部的方向插入鼻咽拭子,这样的取样部位是错误的,不能实现鼻咽部的取样。另外,鼻孔附近、鼻前庭内壁上分布有较多的鼻毛,鼻毛上面吸附了较多的含有污染物(粉尘、细菌和病毒等)的分泌物,如果拭子头上沾染了含有污染物的分泌物,可能会对采样和检测结果造成影响,降低检测的准确性。并且拭子头沾染了含有污染物的分泌物后,再深入鼻咽部处,拭子头有可能会将细菌、病毒等病原物质带到鼻咽部,有可能引起感染。除了上述问题之外,鼻孔附近、鼻前庭内壁上分布了较多的感觉神经末梢,拭子头可能会对患者(疑似患者)的鼻腔造成刺激,引发打喷嚏、鼻腔分泌物增多等反应,影响取样的顺利进行。如果患者(疑似患者)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鼻腔肿胀,这就会进一步加大将鼻咽拭子伸入下鼻道中的难度。本方案的导向结构可以协助患者(疑似患者)找到下鼻道朝向鼻前庭的开口,防止鼻孔附近、鼻前庭内壁上的污染物沾染拭子头,防止拭子头刺激鼻腔(特指鼻前庭处的鼻腔),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综上,本方案自助采集套装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套装协助患者(疑似患者)找到下鼻道入口,防止鼻孔附近、鼻前庭内壁上的污染物沾染拭子头,解决了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很难将鼻咽拭子的拭子头插入鼻咽部处的问题。2、本套装可以防止拭子头刺激鼻腔(特指鼻前庭附近的鼻腔),增加患者(疑似患者)的舒适程度,解决了鼻咽拭子在鼻咽部停留时间不足和分泌物采集量不足的问题,可解决由于样本采集失败导致的核酸检测出现假阴性(或者假阴性比例较高)的问题。3、本套装可以协助实现患者(疑似患者)自助采集,则可以大大减少医务人员采样风险。4、患者(疑似患者)利用鼻咽拭子自助采集核酸检测样本,可实现多人平行采集,不用等候医务人员(疫情爆发期间,医务人员数量有限)来依次采集,大大减少了样本采集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尤其是适用于短时间内需要完成大规模人群筛查的情况。5、由于本专利技术可以协助实现患者平行取样,使得样本采集时间减少,疑似患者(可能未被感染)在医院的停留时间(排队等候时间)减少,也减少了疑似患者的暴露风险,避免其在医院等候得过程中被感染。另外,由于本专利技术套装具有完全自助操作性,在智能平台或存储设备的支持下,操作者可以在社区、医院等存储设备(如具有自助售卖或存取功能的生物安全柜)上完成套装获取,家中自助取样,然后将样本及时送到检测机构或返还上述生物安全柜中即可,进一步减少了患者或医务人员的暴露风险。进一步,所述导向子结构还包括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位于导向部的远离下鼻道的入口的一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部防止使用者将导向部插入过深,也可以方便使用后将导向结构取出。进一步,所述导向子结构的数量为两个。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鼻咽拭子取样通常是双侧鼻孔取样,以保证取样的准确性,所以需要设置两个导向子结构。进一步,所述导向结构的材质为硅胶。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硅胶材质柔软,避免导向结构戳伤鼻腔。进一步,所述鼻咽拭子包括拭子头,所述拭子头的顶部设有指示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指示灯可以协助确认拭子头是否进入鼻咽部。在患者(疑似患者)需要进行鼻咽部分泌物取样时,将拭子头从鼻孔中插入(此时拭子头已经被生理盐水浸润),维持鼻咽拭子与患者(疑似患者)面部垂直的状态,通过鼻前庭,将拭子头插入下鼻道中,直至拭子头进入鼻咽部。对于没有操作经验的患者(疑似患者)通常较难辨别拭子头是否插入到鼻咽部处,此时,患者(疑似患者)可以张开嘴,并面对镜子或手机,观测咽部是否有指示灯发出的光信号。若能观测到指示灯的光信号,则说明拭子头已经进入了鼻咽部,取样部位正确。进一步,所述指示灯外罩有球形罩。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球形罩方便拭子头在鼻腔中穿行,防止拭子头的顶端戳伤鼻腔内壁。进一步,所述拭子头内设有刷状采样器,刷状采样器与拭子头内壁滑动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刷状采样器在拭子头内滑动,使得刷状采样器可从拭子头内伸出至鼻咽部。该拭子头内设有刷状采样器,在将鼻咽拭子伸入鼻咽部的过程中,刷状采样器不会和鼻腔接触,避免刷装采样器被污染,也可以减少行进过程中对鼻腔通道粘膜的刺激,达到减少采样痛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鼻咽拭子自助采集套装,包括鼻咽拭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向结构,所述导向结构包括导向子结构,所述导向子结构包括弯折设置的管状的导向部,所述导向部用于将鼻咽拭子导入下鼻道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鼻咽拭子自助采集套装,包括鼻咽拭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向结构,所述导向结构包括导向子结构,所述导向子结构包括弯折设置的管状的导向部,所述导向部用于将鼻咽拭子导入下鼻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咽拭子自助采集套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子结构还包括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位于导向部的远离下鼻道的入口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鼻咽拭子自助采集套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子结构的数量为两个。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鼻咽拭子自助采集套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结构的材质为硅胶。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鼻咽拭子自助采集套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鼻咽拭子包括拭子头,所述拭子头的顶部设有指示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鼻咽拭子自助采集套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思远杨勇陈小丽周新罗高兴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