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业用大豆破壳分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504920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6: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农用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农业用大豆破壳分拣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面一侧固定套接有入料口,所述壳体的内部顶端开设有脱壳区,所述脱壳区的内部活动套接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脱壳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开设脱壳区、筛选区、第一风力筛选区和第二风力筛选区四个区间对大豆从脱壳到成品逐级进行筛选,取代传统手工繁琐低效率的筛选,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将大豆后期加工所需要的除杂除尘以及饱满良品大豆的筛选,整合为同一装置的生产,缩短了物料转移时间,降低了加工成本,并且利用装置的自动化生产可进一步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积极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农业用大豆破壳分拣装置
本技术涉及农用设备
,具体为一种农业用大豆破壳分拣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农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机械加入农业的生产中,代替人们完成很多棘手的农活,例如大豆脱壳机,它可以通过高速旋转的机体对大豆进行脱壳,而且保证大豆的完整,但是现有的破壳装置,很难对大豆和大豆壳进行充分的破壳和筛选,并且破壳后会有很多大大小小的杂质掺在大豆中,导致后期还要继续筛选,工作量变大,并且现有破壳装置对于其自身残留的大豆壳没有有效的排出结构,容易造成堵塞,使得装置的实用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农业用大豆破壳分拣装置,具备多级杂质分离、防堵塞的优点,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提到的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农业用大豆破壳分拣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面一侧固定套接有入料口,所述壳体的内部顶端开设有脱壳区,所述脱壳区的内部活动套接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脱壳杆,所述第一转动轴的一端活动套在轴承座的内部,所述轴承座固定连接在入料口的顶部一侧,所述第一转动轴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农业用大豆破壳分拣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顶面一侧固定套接有入料口(2),所述壳体(1)的内部顶端开设有脱壳区(3),所述脱壳区(3)的内部活动套接有第一转动轴(4),所述第一转动轴(4)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脱壳杆(5),所述第一转动轴(4)的一端活动套在轴承座(6)的内部,所述轴承座(6)固定连接在入料口(2)的顶部一侧,所述第一转动轴(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电机(7)的一侧,所述第一电机(7)固定连接在壳体(1)的顶面另一侧,所述脱壳区(3)的底部一侧固定套接有第一豆壳出料口(8),所述脱壳区(3)的底面固定套接有落料板(27),所述落料板(27)的底部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农业用大豆破壳分拣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顶面一侧固定套接有入料口(2),所述壳体(1)的内部顶端开设有脱壳区(3),所述脱壳区(3)的内部活动套接有第一转动轴(4),所述第一转动轴(4)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脱壳杆(5),所述第一转动轴(4)的一端活动套在轴承座(6)的内部,所述轴承座(6)固定连接在入料口(2)的顶部一侧,所述第一转动轴(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电机(7)的一侧,所述第一电机(7)固定连接在壳体(1)的顶面另一侧,所述脱壳区(3)的底部一侧固定套接有第一豆壳出料口(8),所述脱壳区(3)的底面固定套接有落料板(27),所述落料板(27)的底部开设有筛选区(9),所述筛选区(9)的内部活动套接有第二转动轴(10),所述第二转动轴(10)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螺旋页片(11),所述第二转动轴(10)的一端活动套接在壳体(1)的内部一侧,所述第二转动轴(1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26),所述第二电机(26)固定连接在壳体(1)的一侧,所述筛选区(9)的一侧固定套接有第二豆壳出料口(12),所述筛选区(9)的底部固定套接有振动筛选板(13),所述振动筛选板(13)的底部两侧活动连接有小型立式振动机(14),所述壳体(1)的内部固定套接有收集板(15),所述收集板(15)的底部开设有第一风力筛选区(16),所述第一风力筛选区(16)的底面固定套接有固定板(17),所述固定板(17)的顶面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鼓风机(18),所述固定板(17)的另一侧活动套接有成品桶(20),所述成品桶(2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集尘桶(19),所述集尘桶(19)的一侧固定连接在壳体(1)的内部一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海林伍贤洪梁金杰邱寿炎黄铭悦左太斌
申请(专利权)人:南宁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