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西南大学专利>正文

非呼吸跃变型水果采后冷藏其最佳采收期的选定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503848 阅读:39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6: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非呼吸跃变型水果采后冷藏其最佳采收期的选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待非呼吸跃变型水果在果树上生长至成熟期开始采摘,至少分3期采摘,每期采摘间隔时间为3‑4周,采摘后贮藏于该水果品种对应的冷藏库中贮藏,贮藏期间检测水果的呼吸强度,选择呼吸强度最小的那一期确定为该品种水果的最佳采收期。还提供了一种非呼吸跃变型水果的贮藏方法:1)按照上述的方法选定该品种水果的最佳采收期;2)按照选定的最佳采收期采摘水果,采收后贮藏于该品种对应的冷藏库内贮藏。按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确定的采收期采收的水果在相同冷藏条件下果实品质高、贮存病果率低,商品性最好,适时采收提高了果实的耐贮性,也使果实得以最大程度的保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非呼吸跃变型水果采后冷藏其最佳采收期的选定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产品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非呼吸跃变型水果采后冷藏其最佳采收期的选定方法。
技术介绍
果实从生长到成熟直至可以采摘,鲜果采摘(离开树体)后仍然进行着呼吸作用,直至完全成熟或达最佳食用期。果实品质和贮藏性能与采收时间密切相关,所以针对不同品种适时采收尤为重要。果实适宜的采收成熟度与其贮藏保鲜方法也密切相关,在文献“论园艺作物产品的保鲜采收成熟度”(庄虚之.西南园艺,2001,29(4):16-17)中公开道:对用于贮藏的柑桔果实,教科书上说:“采收应比鲜食用果略为提前,在接近成熟时采收;贮藏用果,目前大多在果皮组织已充分发育完成,着色已达80%左右,果肉尚未完全软化时进行。”这里只阐明“目前”常规贮藏方法中果实的采收成熟度情况,未能反映出多种贮藏方法对采收成熟度的要求。有人认为“用于贮藏的柑桔应为七八分成熟,即果皮有三分之二面积转黄时采收”,也有人认为应在充分成熟时采收,如宽皮柑桔类在果皮颜色60%转黄时采收,橙类需在完全着色时采收。”上述意见之不一致,甚至相互冲突,足见保鲜采收成熟度问题值得进一步探究。在实践应用上,沈兆敏等认为“果实贮藏方法不同,采收成熟度也可有异,如气调贮藏用果宜早采,冷藏用果对成熟度要求较高”;邵蒲芬等介绍其硅窗气调贮藏的锦橙“宜适当早采......”曾经的研究多认为冷藏用果采收成熟度越高越好,一般认为成熟度越低的果实对低温的敏感性越高,越易发生冷害。非呼吸越变型果实的成熟度难以界定,影响因素颇多、更为复杂,而且同品种在不同产地的采收期并非完全一致,所以采收时间主要靠经验等多为宽泛的时间范围。柑橘果实属于典型的非呼吸跃变型水果,以往对早中熟品种的柑桔研究较多,一般早、中熟的果皮转色与果实的成熟度呈正相关,其成熟度可通过果皮颜色等表象方便判断。而针对晚熟柑橘采收期的研究不多,其采收成熟度的了解更少,特别是具体的适时采收时间尚未定论(并无统一的依据或具体标准)。一般水果如晚熟柑橘果实的采收期不仅因品种、树龄、生长环境等有别外,也跟采收用途和目的有关。相比留树贮藏、挂树贮藏或即食采摘,由于大部分果实并非于树体完熟时采摘,或多或少都需要后熟或周转贮运的过程。晚熟柑橘的成熟度通过外观表征等难以评判,比如外观颜色方面如塔罗科血橙在低温下果实还会不断转色(趋于紫红),血橙果皮与果肉颜色并非一致对应;鲍威尔脐橙跟夏橙类似,都存在果皮返青现象;杂柑不知火在当年12月完成转色,却要到翌年的三月才开始成熟,所以就果皮颜色难以判断其成熟度,并且不知火果皮粗糙不利于色差仪的测定。若想凭借果实内在指标或无损地预估其采收适宜度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因此有必要对晚熟柑桔果实采后的冷藏特异性进行研究,以探明各自不同的贮运采收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非呼吸跃变型水果采后冷藏其最佳采收期的选定方法。本专利技术为了实现其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非呼吸跃变型水果采后冷藏其最佳采收期的选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待非呼吸跃变型水果在果树上生长至成熟期开始采摘,至少分3期采摘,每期采摘间隔时间为3-4周,采摘后贮藏于该水果品种对应的冷藏库中贮藏,贮藏期间检测水果的呼吸强度,选择呼吸强度最小的那一期确定为该品种水果的最佳采收期。优选地,所述非呼吸跃变型水果为晚熟柑橘。进一步地,所述晚熟柑橘为血橙或者不知火或者脐橙,血橙采收期为开花当年的12月~翌年的3月,不知火采收期为开花后第二年的2~5月,脐橙采收期为开花后翌年的3~5月,在各自采收期时间范围内至少分3期采摘,每期采摘间隔时间为3-4周,采后贮藏于该水果品种对应的冷藏库中贮藏,贮藏期间检测水果的呼吸强度,选择呼吸强度最小的那一期确定为该品种水果的最佳采收期。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采摘的水果入库前预冷预贮或进入冷藏库后至少1-2周之后再检测呼吸强度,同时检测不同时期采摘果的呼吸强度,选择呼吸强度最小的那一期确定为该品种水果的最佳采收期。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非呼吸跃变型水果的贮藏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选定水果的最佳采收期:按照上述的方法选定该品种水果的最佳采收期;2)按照选定的最佳采收期采摘该品种水果,采收后贮藏于该品种对应的冷藏库内贮藏。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冷藏用果采收成熟度越高越好”的技术偏见,提出了一种新的非呼吸跃变型水果采后冷藏其最佳采收期的选定方法,按此方法确定的采收期采收的水果在相同冷藏条件下果实品质高、贮存病果率低,商品性最好,适时采收不仅提高了果实的耐贮性,也使果实得以最大程度的保鲜。附图说明图1是不同采收期的血橙贮藏病变结果。图2是不同采收期血橙果实贮藏中的呼吸强度结果。图3是不知火三期采后贮藏病变结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并不因此而限制本专利技术。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常规方法。实施例11材料与方法1.1果材与器材塔罗科血橙采自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资源室果园(树龄挂果5年以上);不知火采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贮藏课题果园(树龄<3年);鲍威尔脐橙产自重庆奉节盛果期果园。采收期时间间隔约一个月(不知火、鲍威尔脐橙的第二、第三期间隔三周左右);皆分三期采摘,具体开采时间详见表1。各品种果实每期采3~5箱,每箱约80个果(视果实品种大小数量有别)。湿度可调的冷库数间;塑料果箱以及单果包装袋若干;色差仪和折光仪检测必备等。1.2试验方案与取样检测果实从采摘到入库的程序按相应标准(柑橘贮藏NY/T1189-2006)规范化操作,试验方案参见表1。表1血橙、不知火、脐橙各采收期试验表每个处理号至少三个重复,每个重复即一箱果子;实时监测并定期调查果实贮藏病变并剔除烂果,最后统计各个处理的腐烂率等发病情况以及内在品质(GB/T12947—2008鲜柑橘)等指标数据。1.31.3.1果实贮藏病变调查本申请所述的病果率即贮藏期间肉眼可见的侵染性加上生理性发病果占贮藏前总果数的百分比;同理腐烂率与褐斑率分别为腐烂率(%)=(腐烂霉变果实个数/总果数)×100;褐斑率(%)=(褐斑干疤果实个数/总果数)×100。1.3.2呼吸强度的测定呼吸检测采用碱吸收CO2法,每次检测同一处理仍然三个重复,每个重复取样果数视果实大小10个左右。呼吸强度的检测时间:各样品至少每月检测一次,由于刚入冷库的鲜果呼吸都较高,一般稳定(1~2周)下来后再行检测。1.3.3品质等内质指标测定果实品质分析每个重复取样果数至少10个,且三个重复的贮后检测,可溶性固形物、糖、酸、维生素C等指标按国标(柑桔鲜果检验方法GB/T8210-2011)和中国专利ZL201310752539.8(专利名称:一种提高滴定精度的还原糖直接滴定法)检测,品质指标TSS、RS、TA和VC分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非呼吸跃变型水果采后冷藏其最佳采收期的选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待非呼吸跃变型水果在果树上生长至成熟期开始采摘,至少分3期采摘,每期采摘间隔时间为3-4周,采摘后贮藏于该水果品种对应的冷藏库中贮藏,贮藏期间检测水果的呼吸强度,选择呼吸强度最小的那一期确定为该品种水果的最佳采收期。/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呼吸跃变型水果采后冷藏其最佳采收期的选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待非呼吸跃变型水果在果树上生长至成熟期开始采摘,至少分3期采摘,每期采摘间隔时间为3-4周,采摘后贮藏于该水果品种对应的冷藏库中贮藏,贮藏期间检测水果的呼吸强度,选择呼吸强度最小的那一期确定为该品种水果的最佳采收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选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呼吸跃变型水果为晚熟柑橘。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选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晚熟柑橘为血橙或者不知火或者脐橙,血橙采收期为开花当年的12月~翌年的3月,不知火采收期为开花后第二年的2~5月,脐橙采收期为开花后翌年的3~5月,在采收期时间范围内至少分3期采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炼贺明阳王日葵韩冷洪敏吴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