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热元件过渡套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02783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3: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加热元件过渡套管,包括管板法兰,所述管板法兰上均匀开设多个通孔,所述通孔均可匹配连接过渡套管,所述过渡套管焊接所述管板法兰,所述过渡套管内可匹配连接电加热管,所述电加热管内与所述过渡套管焊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加热元件过渡套管,过渡套管的材质与电加热管的材质相同,与电加热管焊接方便,焊缝质量容易控制,同时提高了焊接合格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热元件过渡套管
本技术主要涉及电加热器
,具体涉及一种加热元件过渡套管。
技术介绍
以前的电加热元件与管板直接焊接,管板与加热元件厚度相差极大,加热元件管壁一般为0.8mm,而管板厚度一般都超过16mm,两者材质相同时,焊接电流不好控制,焊缝质量较难保证,当两者的材质不同时,焊缝质量更难保证,容易出现裂纹。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主要提供了一种加热元件过渡套管,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管板和电加热元件之间直接进行焊接,焊缝质量难以保证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加热元件过渡套管,包括管板法兰,所述管板法兰上均匀开设多个通孔,所述通孔均可匹配连接过渡套管,所述过渡套管焊接所述管板法兰,所述过渡套管内可匹配连接电加热管,所述电加热管内与所述过渡套管焊接,其中,位于所述管板法兰圆心处的过渡套管的高度为最高,以所述管板法兰圆心点为中心,所述过渡管套呈圆形方向一层层分布,且所述过渡管套的高度由所述管板法兰中心向外侧一层一层递减;所述过渡套管的厚度为2mm;所述过渡套管与所述管板法兰采用角焊的方式进行焊接;所述过渡套管的两端均超出所述管板法兰一部分,即所述过渡管套的高度大于所述管板法兰的厚度。进一步的,所述过渡套管的材质与所述电加热管的材质相同。有益效果采用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加热元件过渡套管,过渡套管的材质与电加热管的材质相同,厚度设为2mm,与电加热管焊接方便,焊缝质量容易控制,未采用过渡管时,焊接一次合格率约为80%,使用本技术提供的技术后,一次合格率达到99.5%。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连接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实施例2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管板区域分布示意图。图中标记:1-管板法兰;11-通孔;12-第一区域;13-第三区域;14-第四区域;2-过渡管套;3-电加热管;4-第一焊接点;5-第二焊接点。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实施例1参照附图1-2,一种加热元件过渡套管,包括管板法兰1,所述管板法兰1上均匀开设多个通孔11,所述通孔11均可匹配连接过渡套管2,所述过渡套管2焊接所述管板法兰1,所述过渡套管2内可匹配连接电加热管3,所述电加热管3内与所述过渡套管2焊接。所述过渡套管2的材质与所述电加热管3的材质相同。所述过渡套管2的厚度为2mm。所述过渡套管2与所述管板法兰1采用角焊的方式进行焊接。所述过渡套管2的两端均超出所述管板法兰1一部分,即所述过渡管套2的高度大于所述管板法兰1的厚度。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过渡套管2以管板法兰1的圆形为中线点,呈扇形方向向周围均匀排列,其中,管板法兰1使用的型号为Q245R,所述过渡管套2和所述电加热管使用型号为SUS316的不锈钢;在焊接时,先将过渡套管2穿过通孔11,使用角焊的方式将过渡套管2与所述管板法兰1连接,第一焊接点4如图2所述,再将电加热管3穿过所述过渡套管2,并同样采用角焊的方式将加热管3和所述过渡套管2连接,第二焊接点5如图2所示。实施例2参照附图3,一种加热元件过渡套管,包括管板法兰1,所述管板法兰1上均匀开设多个通孔11,所述通孔11均可匹配连接过渡套管2,所述过渡套管2焊接所述管板法兰1,所述过渡套管2内可匹配连接电加热管3,所述电加热管3内与所述过渡套管2焊接。在本实施例中,位于所述管板法兰1圆心处的过渡套管2的高度设为最高,以管板法兰1圆心点为中心,所述过渡管套2呈圆形方向分布,且所述过渡管套2的高度在一层一层递减,也就是将圆形的管板法兰1分隔成多个圆形区域,分布方式如图4所述,分为第一区域12、第二区域13、第三区域14....第n区域,每个区域内均匀放置过渡套管2,从且所述过渡套管2的高度从第一区域12到第n区域逐层递减。在本实施例中,在将所述过渡套管2从管板法兰1中心到四周焊接完成后,将电加热管3从低到高与所述过渡套管2焊接,方便焊接。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加热元件过渡套管,过渡套管的材质与电加热管的材质相同,厚度设为2mm,与电加热管焊接方便,焊缝质量容易控制,未采用过渡管时,焊接一次合格率约为80%,使用本技术提供的技术后,一次合格率达到99.5%。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某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热元件过渡套管,包括管板法兰(1),其特征在于:/n所述管板法兰(1)上均匀开设多个通孔(11),所述通孔(11)均可匹配连接过渡套管(2),所述过渡套管(2)焊接所述管板法兰(1),所述过渡套管(2)内可匹配连接电加热管(3),所述电加热管(3)内与所述过渡套管(2)焊接;/n其中,位于所述管板法兰(1)圆心处的过渡套管(2)的高度为最高,以所述管板法兰(1)圆心点为中心,所述过渡套管(2)呈圆形方向一层层分布,且所述过渡套管(2)的高度由所述管板法兰(1)中心向外侧一层一层递减;/n所述过渡套管(2)的厚度为2mm;所述过渡套管(2)与所述管板法兰(1)采用角焊的方式进行焊接;所述过渡套管(2)的两端均超出所述管板法兰(1)一部分,即所述过渡套管(2)的高度大于所述管板法兰(1)的厚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热元件过渡套管,包括管板法兰(1),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板法兰(1)上均匀开设多个通孔(11),所述通孔(11)均可匹配连接过渡套管(2),所述过渡套管(2)焊接所述管板法兰(1),所述过渡套管(2)内可匹配连接电加热管(3),所述电加热管(3)内与所述过渡套管(2)焊接;
其中,位于所述管板法兰(1)圆心处的过渡套管(2)的高度为最高,以所述管板法兰(1)圆心点为中心,所述过渡套管(2)呈圆形方向一层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超胜王磊王奎华许章利张彭方明星
申请(专利权)人:安庆安力船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