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刷结构的直流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0228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3: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碳刷结构的直流电机,包括碳刷、密封圈、轴承、定位盖、定位座、卡座、弹簧以及连接座,前端盖前端面中间位置安装有定位盖,前端面后端面卡装有密封圈,转动轴环形侧面前侧卡装有轴承,换相器环形侧面上下两侧对称贴合有碳刷,碳刷上端面安装有连接座,连接座上端面中间位置卡扣有弹簧,弹簧上端面卡扣有卡座,直流电机主体内壁上下两侧对称安装有定位座,该设计解决了原有直流电机中碳刷不方便拆装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方便对直流电机中碳刷进行拆装,构造简单,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碳刷结构的直流电机
本技术是一种碳刷结构的直流电机,属于直流电机

技术介绍
直流电机是指能将直流电能转换成机械能或将机械能转换成直流电能的旋转电机。它是能实现直流电能和机械能互相转换的电机。当它作电动机运行时是直流电动机,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直流电机的结构应由定子和转子两大部分组成。直流电机运行时静止不动的部分称为定子,定子的主要作用是产生磁场,由机座、主磁极、换向极、端盖、轴承和电刷装置等组成。运行时转动的部分称为转子,其主要作用是产生电磁转矩和感应电动势,是直流电机进行能量转换的枢纽。碳刷也叫电刷,作为一种滑动接触件,在许多电气设备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碳刷是直流电机的固定部分和转动部分之间传递能量或信号的装置,它一般是纯碳加凝固剂制成,电机转动的时候,将电能通过换相器输送给线圈,由于其主要成分是碳,称为碳刷,它是易磨损的。应定期维护更换,并清理积碳,但传统的直流电机中碳刷在需要进行更换时步骤繁琐,费时费力,实用性方便有待提高,现在急需一种碳刷结构的直流电机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碳刷结构的直流电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结构合理,方便对直流电机中碳刷进行拆装,构造简单,实用性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碳刷结构的直流电机,包括直流电机主体、前端盖、转动轴、方便拆装组件以及换相器,所述直流电机主体左端面安装有前端盖,所述前端盖内部穿插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环形侧面装配有换相器,所述直流电机主体内部设置有方便拆装组件,所述方便拆装组件包括碳刷、密封圈、轴承、定位盖、定位座、卡座、弹簧以及连接座,所述前端盖前端面中间位置安装有定位盖,所述前端面后端面卡装有密封圈,所述转动轴环形侧面前侧卡装有轴承,所述换相器环形侧面上下两侧对称贴合有碳刷,所述碳刷上端面安装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上端面中间位置卡扣有弹簧,所述弹簧上端面卡扣有卡座,所述直流电机主体内壁上下两侧对称安装有定位座。进一步地,所述定位盖内环形侧面卡套有轴用密封挡圈,且轴用密封挡圈与转动轴相匹配。进一步地,所述前端盖内部开设有贯穿孔,且贯穿孔与轴承相匹配。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座与卡座之间通过卡扣方式进行连接固定,所述定位座内部开设有卡槽,且卡槽与卡座相匹配,所述卡槽为圆形豁口状。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座与碳刷之间通过自攻螺丝进行连接固定。进一步地,所述弹簧安装有两组,且两组弹簧规格相同。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碳刷结构的直流电机,因本技术添加了碳刷、密封圈、轴承、定位盖、定位座、卡座、弹簧以及连接座,该设计方便对碳刷进行拆卸和安装,解决了原有直流电机中碳刷不方便拆装的问题,提高了本技术的方便拆装效果。因定位盖内环形侧面卡套有轴用密封挡圈,且轴用密封挡圈与转动轴相匹配,轴用密封挡圈避免灰尘进入到定位盖与转动轴之间缝隙中,因定位座与卡座之间通过卡扣方式进行连接固定,定位座内部开设有卡槽,且卡槽与卡座相匹配,卡槽为圆形豁口状,该设计方便卡座卡扣到定位座中,进而对弹簧进行限位,因连接座与碳刷之间通过自攻螺丝进行连接固定,该设计方便对连接座与碳刷之间进行拆装固定,本技术结构合理,方便对直流电机中碳刷进行拆装,构造简单,实用性强。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碳刷结构的直流电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碳刷结构的直流电机中方便拆装组件的正视剖面图;图3为图2中A的放大图;图中:1-直流电机主体、2-前端盖、3-转动轴、4-方便拆装组件、5-换相器、41-碳刷、42-密封圈、43-轴承、44-定位盖、45-定位座、46-卡座、47-弹簧、48-连接座、441-轴用密封挡圈。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碳刷结构的直流电机,包括直流电机主体1、前端盖2、转动轴3、方便拆装组件4以及换相器5,直流电机主体1左端面安装有前端盖2,前端盖2内部穿插有转动轴3,转动轴3环形侧面装配有换相器5,直流电机主体1内部设置有方便拆装组件4。方便拆装组件4包括碳刷41、密封圈42、轴承43、定位盖44、定位座45、卡座46、弹簧47以及连接座48,前端盖2前端面中间位置安装有定位盖44,前端面后端面卡装有密封圈42,转动轴3环形侧面前侧卡装有轴承43,换相器5环形侧面上下两侧对称贴合有碳刷41,碳刷41上端面安装有连接座48,连接座48上端面中间位置卡扣有弹簧47,弹簧47上端面卡扣有卡座46,直流电机主体1内壁上下两侧对称安装有定位座45,该设计解决了原有直流电机中碳刷不方便拆装的问题。定位盖44内环形侧面卡套有轴用密封挡圈441,且轴用密封挡圈441与转动轴3相匹配,轴用密封挡圈441避免灰尘进入到定位盖44与转动轴3之间缝隙中,前端盖2内部开设有贯穿孔,且贯穿孔与轴承43相匹配,该设计方便对轴承43进行卡装,定位座45与卡座46之间通过卡扣方式进行连接固定,定位座45内部开设有卡槽,且卡槽与卡座46相匹配,卡槽为圆形豁口状,该设计方便卡座46卡扣到定位座45中,进而对弹簧47进行限位,连接座48与碳刷41之间通过自攻螺丝进行连接固定,该设计方便对连接座48与碳刷41之间进行拆装固定,弹簧47安装有两组,且两组弹簧47规格相同,弹簧47可以有效对碳刷41进行支撑。作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在有刷直流电机使用过程中,由于碳刷41是易磨损物质,所以需要按时碳刷41进行更换,首先拆开定位盖44,使轴用密封挡圈441与转动轴3分离,然后拆开前端盖2,随后借助外界轴承拆除器把轴承43与转动轴3进行分离,而前端盖2会和轴承43一同移动与直流电机主体1分离,此时便可以把卡座46向前侧拽拉使其与定位座45分离,随后碳刷41会与换相器5分离,而后松开自攻螺丝对磨损后的碳刷41与连接座48分离,再将未磨损的碳刷41通过自攻螺丝与连接座48进行连接固定,随后把未磨损的碳刷41下端面与换相器5环形侧面指定位置相贴合,并把卡座46再次卡扣到定位座45中,然后将前端盖2安装固定在直流电机主体1前端面,与此同时把轴承43卡套在转动轴3环形侧面指定位置,因安装有密封圈42,使前端盖2密封效果更好,再将定位盖44安装固定在前端盖2前端面,与此同时把轴用密封挡圈441卡套在转动轴3环形侧面即可。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碳刷结构的直流电机,包括直流电机主体、前端盖、转动轴、方便拆装组件以及换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电机主体左端面安装有前端盖,所述前端盖内部穿插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环形侧面装配有换相器,所述直流电机主体内部设置有方便拆装组件;/n所述方便拆装组件包括碳刷、密封圈、轴承、定位盖、定位座、卡座、弹簧以及连接座,所述前端盖前端面中间位置安装有定位盖,所述前端面后端面卡装有密封圈,所述转动轴环形侧面前侧卡装有轴承,所述换相器环形侧面上下两侧对称贴合有碳刷,所述碳刷上端面安装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上端面中间位置卡扣有弹簧,所述弹簧上端面卡扣有卡座,所述直流电机主体内壁上下两侧对称安装有定位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刷结构的直流电机,包括直流电机主体、前端盖、转动轴、方便拆装组件以及换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电机主体左端面安装有前端盖,所述前端盖内部穿插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环形侧面装配有换相器,所述直流电机主体内部设置有方便拆装组件;
所述方便拆装组件包括碳刷、密封圈、轴承、定位盖、定位座、卡座、弹簧以及连接座,所述前端盖前端面中间位置安装有定位盖,所述前端面后端面卡装有密封圈,所述转动轴环形侧面前侧卡装有轴承,所述换相器环形侧面上下两侧对称贴合有碳刷,所述碳刷上端面安装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上端面中间位置卡扣有弹簧,所述弹簧上端面卡扣有卡座,所述直流电机主体内壁上下两侧对称安装有定位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刷结构的直流电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毅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联展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