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及其绕线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405100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3: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机及绕线方法,电机的转子铁芯上设有若干转子铁芯槽,换向器上设有若干换向器槽,换向器在面对转子铁芯的一侧设置有若干换向器钩,漆包线绕在换向器钩和转子铁芯槽中,换向器钩的数量为转子铁芯槽的数量的1.5倍。绕线方法包括:第一步:漆包线挂上第一换向器钩后在第一转子铁芯槽里绕一定的匝数;第二步:漆包线继续挂第二换向器钩,在第一转子铁芯槽里绕第一步中一半的匝数;第三步:漆包线在第二转子铁芯槽里绕第一步中一半的匝数;第四步:漆包线挂第三换向器钩,在第二转子铁芯槽里绕一定的匝数;以上四步为一个循环进行绕线,直至挂上最后一个换向器钩。其优点表现在:避免了漆包线匝间短路;同时又改善了电机换向火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机及其绕线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
,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机及其绕线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一般串激电机换向器钩数和转子槽数均是整倍数关系,如12钩换向器配12槽转子,或24钩换向器配12槽转子,或36钩换向器配12槽转子;这样传统的结构设计,其绕线工艺简单并容易实现。然而,此种绕线工艺在电机空间有限,空间不改变或改变很少但需要增加换向器钩数的情况下,因换向器钩数增加导致相邻钩之间的漆包线因间距小而容易引起匝间短路(匝间短路是指定子端部绕组的同相线圈之间由于电磁倍频振动,导致线圈绝缘磨损损伤而发生匝间短路的故障),致使电机性能和寿命不达标。综上,亟需一种可以避免相邻漆包线不易短路的电机及其绕线方法。前面的叙述在于提供一般的背景信息,并不一定构成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相邻漆包线不易短路的电机及其绕线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机,包括转子轴、转子铁芯、换向器、漆包线,所述转子铁芯和所述换向器设于所述转子轴上,所述转子铁芯上设有若干转子铁芯槽,所述换向器上设有若干换向器槽,所述的换向器在面对所述转子铁芯的一侧设置有若干换向器钩,所述的漆包线绕在所述换向器钩和所述转子铁芯槽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器钩的数量和所述转子铁芯槽的数量不是整数倍数关系。进一步地,所述换向器钩的数量是所述转子铁芯槽数量的1.5倍。进一步地,所述换向器钩包括若干组换向器钩,每组换向器钩包括依次包括第一换向器钩、第二换向器钩、第三换向器钩,所述转子铁芯槽包括若干组转子铁芯槽,每组转子铁芯槽包括第一转子铁芯槽和第二转子铁芯槽,绕过第一换向器钩的所有匝漆包线均绕过所述第一转子铁芯槽,绕过第二换向器钩的漆包线的一半绕过所述第一转子铁芯槽,另一半绕过所述第二转子铁芯槽,绕过所述第三换向器钩的所有匝漆包线均绕过所述第二转子铁芯槽。进一步地,所述转子铁芯槽的每一个槽内的漆包线匝数完全一样。进一步地,所述换向器钩的每一钩都要挂漆包线,所述换向器钩上所绕漆包线的匝数一样。一种电机的绕线方法,应用于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第一步:漆包线挂上第一换向器钩后在第一转子铁芯槽里绕一定的匝数;第二步:漆包线继续挂第二换向器钩,在第一转子铁芯槽里绕第一步中一半的匝数;第三步:漆包线在第二转子铁芯槽里绕第一步中一半的匝数;第四步:漆包线挂第三换向器钩,在第二转子铁芯槽里绕一定的匝数;以上四步为一个循环进行绕线,直至最后挂上一个换向器钩。本专利技术的电机,在不改变现有电机产品结构的情况下,仅仅将适当增加换向器的钩数,在绕线时采用本专利技术的绕线的方式,相邻换向器钩上的漆包线因距离较大而避免了匝间短路;同时又改善了电机换向火花;简化了生产工艺,增加了电机性能和电机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电机的转子轴、转子铁芯和换向器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电机的转子轴、转子铁芯和换向器的结构示意图二。图3是18钩换向器配12槽转子铁芯时绕线挂钩过程的简化平面示意图。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如下所示:1、转子轴2、转子铁芯21、转子铁芯槽3、换向器31、换向器槽32、换向器钩4、漆包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请参照附图1、附图2,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电机的转子轴、转子铁芯、换向器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电机的转子轴、转子铁芯、换向器的结构示意图二。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的电机包括转子轴1、转子铁芯2、换向器3、以及漆包线4(见图3);所述的转子轴1的中部安装有转子铁芯2和换向器3;所述转子铁芯2的侧面均布有转子铁芯槽21;所述换向器3的侧面均布有换向器槽31,所述的换向器3在面对转子铁芯2一端的周向设置有换向器钩32;所述的漆包线4绕在换向器钩32和转子铁芯槽21中。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换向器钩32的数量和转子铁芯槽21的数量不是整数倍数关系;例如,具有十八个换向器钩32的换向器配合具有十二个转子铁芯槽21的转子铁芯2,此时,换向器钩32的数量和转子铁芯槽21数量的1.5倍。所述转子铁芯槽21的每一个槽内漆包线4的匝数完全一样;所述换向器钩32的每一钩都要挂漆包线4,所述换向器钩32的每一钩上所绕的漆包线4匝数一样。为使换向器钩32的数量和转子铁芯槽21的数量不是整数倍数关系的情况下,每个换向器钩32上所绕的漆包线匝数保持一致,且每个转子铁芯槽21内所绕的漆包线匝数也保持一致,漆包线4的绕线应满足如下条件:首先,定义换向器钩32包括若干组换向器钩,每组换向器钩32包括沿换向器3的周向依次设置的第一换向器钩32a、第二换向器钩32b、第三换向器钩32c,即换向器钩32的数量为3的整数倍,转子铁芯槽21包括若干组转子铁芯槽,每组转子铁芯槽包括沿转子铁芯2的周向依次设置的第一转子铁芯槽21a和第二转子铁芯槽21b,即转子铁芯槽21的数量为2的整数倍,其中,绕过第一换向器钩32a的所有匝漆包线均绕过第一转子铁芯槽21a,绕过第二换向器钩32b的漆包线的一半绕过第一转子铁芯槽21a,另一半绕过第二转子铁芯槽21b,绕过第三换向器钩32c的所有匝漆包线均绕过第二转子铁芯槽21b。具体的绕线步骤为:第一步:漆包线4挂上第一换向器钩32a后在第一转子铁芯槽21a里绕一定的匝数;第二步:漆包线4继续挂第二换向器钩32b,在第一转子铁芯槽21a里绕第一步中一半的匝数;第三步:挂第二换向器钩32b的漆包线4继续在第二转子铁芯槽21b里绕第一步中一半的匝数;第四步:漆包线4挂第三换向器钩32c,在第二转子铁芯槽21b里绕一定的匝数;以上四步为一个循环进行绕线,直至挂上最后一个换向器钩32。下文主要以具有十八个换向器钩32的换向器、十二个转子铁芯槽21的电机转子绕线方式为例对本专利技术的绕线方法进行说明。请参照附图3,图3是18钩换向器配12槽转子铁芯绕线挂钩过程的简化平面示意图。18钩换向器配12槽转子铁芯绕线挂钩说明:①挂第一换向器钩32a,绕换向器3脖子,在第一转子铁芯槽21a内绕14圈;②再换第二换向器钩32b,绕换向器脖子,在第一转子铁芯槽21a内绕7圈;③不换钩但要换成第二转子铁芯槽21b,在第二转子铁芯槽21b内绕7圈;④换第三换向器钩32c,但不换槽,在第二转子铁芯槽21b内圈绕14圈;⑤按照第1、第2、第3、第4步,如此循环:14+7/7+14......;最后尾线挂对面的首钩上。通过上述的绕线方法,使所述电机在不改变现有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机,包括转子轴(1)、转子铁芯(2)、换向器(3)、漆包线(4),所述转子铁芯(2)和所述换向器(3)设于所述转子轴(1)上,所述转子铁芯(2)上设有若干转子铁芯槽(21),所述换向器(3)上设有若干换向器槽(31),所述的换向器(3)在面对所述转子铁芯(2)的一侧设置有若干换向器钩(32),所述的漆包线(4)绕在所述换向器钩(32)和所述转子铁芯槽(21)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器钩(32)的数量和所述转子铁芯槽(21)的数量不是整数倍数关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包括转子轴(1)、转子铁芯(2)、换向器(3)、漆包线(4),所述转子铁芯(2)和所述换向器(3)设于所述转子轴(1)上,所述转子铁芯(2)上设有若干转子铁芯槽(21),所述换向器(3)上设有若干换向器槽(31),所述的换向器(3)在面对所述转子铁芯(2)的一侧设置有若干换向器钩(32),所述的漆包线(4)绕在所述换向器钩(32)和所述转子铁芯槽(21)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器钩(32)的数量和所述转子铁芯槽(21)的数量不是整数倍数关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器钩(32)的数量是所述转子铁芯槽(21)数量的1.5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器钩(32)的数量为3的整数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铁芯槽(21)的数量为2的整数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器钩(32)包括若干组换向器钩,每组换向器钩(32)包括依次包括第一换向器钩(32a)、第二换向器钩(32b)、第三换向器钩(32c),所述转子铁芯槽(21)包括若干组转子铁芯槽,每组转子铁芯槽包括第一转子铁芯槽(21a)和第二转子铁芯槽(21b...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单德刚王康瑞易三生武关振黄建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亿力电器有限公司浙江亿力清洁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