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冷式往复泵及其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44041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6: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自冷式往复泵及其控制方法,自冷式往复泵包括动力组件和主泵组件,动力组件包括壳体和芯体,壳体包括容纳腔,芯体安装于容纳腔内,且与壳体同轴连接,容纳腔沿径向的腔壁与芯体沿径向的最外侧表面配合形成介质腔,壳体的远泵侧设有第一管件,第一管件用于连接介质源,介质源用于提供冷却介质至动力组件及泵体组件内,第一管件与介质腔连通,主泵组件包括换热腔和第二管件,换热腔与介质腔、与第二管件连通,冷却介质在换热腔内与主泵组件换热,能够高效地实现对泵体的降温冷却,自冷式往复泵的控制方法能够对泵体进行温度控制,控制方法简单高效,提升了泵体的使用寿命。用寿命。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冷式往复泵及其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往复泵
,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冷式往复泵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往复泵,又称为柱塞泵,是依靠柱塞组件在泵体内部往复运动,使容积产生变化而实现吸液和压液的装置,广泛应用于高压、大流量等领域,如高压清洗机等。
[0003]往复泵在工作过程中,电驱动式的往复泵会产生电磁热,泵体内部由于柱塞组件的机械运动产生摩擦,摩擦损失的能量也会转化为热量,进而导致泵体内部持续升温,甚至会导致不同程度的热变形,且泵体长时间工作于温度较高的环境中,会限制其输出功率,严重影响泵体的使用寿命,因此需要对往复泵进行冷却。
[0004]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风冷散热,通过在往复泵侧设置散热风扇,通过散热风扇带动气流对泵体进行降温,此种方式需设置散热风扇,增加了空间占用,且冷却效果较差,具有一定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冷式往复泵及其控制方法,能够高效地对泵体进行换热冷却,延长泵体的使用寿命,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冷式往复泵,包括动力组件和主泵组件,所述动力组件与所述主泵组件同轴连接,所述动力组件包括壳体和芯体,所述壳体包括容纳腔,所述芯体安装于所述容纳腔内,且与所述壳体同轴连接,所述容纳腔沿径向的腔壁与所述芯体沿径向的最外侧表面配合形成介质腔,所述壳体的远泵侧设有第一管件,所述第一管件用于连接介质源,所述介质源用于提供冷却介质至所述动力组件及所述泵体组件内,所述第一管件与所述介质腔连通,所述主泵组件包括换热腔和第二管件,所述换热腔与介质腔、与所述第二管件连通,冷却介质在所述换热腔内与所述主泵组件换热。
[000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动力组件包括调压件,所述调压件装设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调压件位于所述容纳腔远泵侧的腔壁与所述芯体之间,且所述调压件与所述壳体及所述芯体同轴设置,所述调压件可绕轴向旋转,所述调压件的远泵侧凸设有叶片,所述调压件与所述容纳腔远泵侧的腔壁之间形成调节腔,所述调节腔与所述第一管件及所述介质腔连通。
[000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芯体沿径向的最外侧表面凸设有导流片,和/或,所述容纳腔沿径向的腔壁上凸设有所述导流片,所述导流片容纳于所述介质腔内,所述导流片用于增加所述介质腔内的冷却介质与所述芯体的接触面积。
[000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主泵组件包括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与所述换热腔连通,所述芯体的近泵侧设有接口,所述接口与所述介质腔连通,所述接口与所述连接管连接,以实现所述介质腔与所述换热腔的连通。
[001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主泵组件包括主泵腔,以及设置于所述主泵腔内的中心轴、斜盘以及柱塞组件,所述中心轴的一端与所述斜盘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芯体内部与所述调
压件连接,所述中心轴与所述芯体同轴设置,且所述中心轴绕轴向做旋转运动,带动所述斜盘及所述调压件绕轴向旋转,所述斜盘远离所述中心轴的一端与所述柱塞组件接触,所述斜盘绕轴向旋转,带动所述柱塞组件沿轴向做往复运动。
[001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芯体包括功能腔,所述功能腔内设有转子和定子,所述转子套设于所述中心轴上,且可随所述中心轴绕轴向转动。
[001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芯体的远泵侧设有密封壳,所述密封壳沿径向的最外侧轮廓尺寸大于所述芯体沿径向的最外侧轮廓尺寸,且所述密封壳沿径向的最外侧轮廓尺寸大于所述容纳腔沿径向的最外侧轮廓尺寸,所述壳体与所述芯体连接时,所述密封壳与所述壳体的近泵侧接触并连接。
[001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的近泵侧沿径向的最外侧表面凸设有至少一个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密封壳上开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与所述第一连接孔配合,通过紧固件实现所述壳体与所述芯体的连接。
[001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芯体的近泵侧设有连接缸,所述连接缸通过所述密封壳与所述芯体连接,所述连接缸包括连泵腔,所述连泵腔与所述主泵腔及所述功能腔连通,所述中心轴近泵侧的一端、所述斜盘、所述柱塞组件设置于所述连泵腔及所述主泵腔形成的容纳空间内。
[001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主泵组件包括主泵腔,所述主泵腔内设有至少一个导热柱,所述导热柱与所述主泵腔内的柱塞组件平行设置,所述换热腔设置于所述导热柱内,所述换热腔与所述连接管及所述第二管件连通。
[001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介质腔远泵侧的直径尺寸小于其近泵侧的直径尺寸。
[001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芯体为固定直径尺寸,所述容纳腔近泵侧的直径尺寸大于其远泵侧的直径尺寸,或,所述芯体近泵侧的直径尺寸小于其远泵侧的直径尺寸,所述容纳腔为固定直径尺寸。
[001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介质腔沿轴向的两端的直径尺寸大于其中部的直径尺寸。
[001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芯体中部的直径尺寸大于其沿轴向的两端的直径尺寸,所述容纳腔为固定直径尺寸,或,所述容纳腔中部的直径尺寸小于其沿轴向的两端的直径尺寸,所述芯体为固定直径尺寸。
[0020]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自冷式往复泵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1]动力组件启动,调压件绕轴向旋转,使冷却介质提供进入动力组件,冷却介质由第一管件进入调节腔,在调节腔由第一压力增压至第二压力;
[0022]冷却介质由调节腔进入介质腔内,在介质腔内与芯体接触,吸收芯体的热量;
[0023]冷却介质由介质腔进入换热腔内,在换热腔内吸收主泵组件内部的热量,再由第二管件排出。
[0024]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自冷式往复泵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5]动力组件启动,调压件绕轴向旋转,使冷却介质提供进入动力组件,冷却介质由第一管件进入调节腔,在调节腔由第一压力增压至第二压力;
[0026]冷却介质由调节腔进入介质腔内,在介质腔内与芯体接触,吸收芯体的热量,冷却介质在介质腔内由第二压力增压至第三压力;
[0027]冷却介质由介质腔进入换热腔内,在换热腔内吸收主泵组件内部的热量,再由第
二管件排出。
[0028]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自冷式往复泵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9]动力组件启动,调压件绕轴向旋转,使冷却介质提供进入动力组件,冷却介质由第一管件进入调节腔,在调节腔由第一压力增压至第二压力;
[0030]冷却介质由调节腔进入介质腔内,在介质腔内与芯体接触,吸收芯体的热量,冷却介质在介质腔内由第二压力增压至第三压力;
[0031]冷却介质由介质腔进入换热腔内,在换热腔内吸收主泵组件内部的热量,再由第二管件排出。
[0032]本专利技术提出的自冷式往复泵的有益效果在于:
[0033]动力组件包括第一管件,壳体与芯体形成与第一管件连通的介质腔,第一管件用于向介质腔内通入冷却介质,芯体装设于壳体内,冷却介质在介质腔内对芯体进行换热冷却,以确保动力组件的工作环境安全,延长动力组件的使用寿命;主泵组件包括与介质腔连通的换热腔,冷却介质经由介质腔进入换热腔内,在换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冷式往复泵,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组件(10)和主泵组件(20),所述动力组件(10)与所述主泵组件(20)同轴连接,所述动力组件(10)包括壳体(11)和芯体(12),所述壳体(11)包括容纳腔(111),所述芯体(12)安装于所述容纳腔(111)内,且与所述壳体(11)同轴连接,所述容纳腔(111)沿径向的腔壁与所述芯体(12)沿径向的最外侧表面配合形成介质腔(301),所述壳体(11)的远泵侧设有第一管件(31),所述第一管件(31)用于连接介质源,所述介质源用于提供冷却介质至所述动力组件(10)及所述泵体组件(20)内,所述第一管件(31)与所述介质腔(301)连通,所述主泵组件(20)包括换热腔(303)和第二管件(32),所述换热腔(303)与介质腔(301)、与所述第二管件(32)连通,冷却介质在所述换热腔(303)内与所述主泵组件(20)换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冷式往复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组件(10)包括调压件(13),所述调压件(13)装设于所述容纳腔(111)内,所述调压件(13)位于所述容纳腔(111)远泵侧的腔壁与所述芯体(12)之间,且所述调压件(13)与所述壳体(11)及所述芯体(12)同轴设置,所述调压件(13)可绕轴向旋转,所述调压件(13)的远泵侧凸设有叶片(131),所述调压件(13)与所述容纳腔(111)远泵侧的腔壁之间形成调节腔(302),所述调节腔(302)与所述第一管件(31)及所述介质腔(301)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冷式往复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芯体(12)沿径向的最外侧表面凸设有导流片(122),和/或,所述容纳腔(111)沿径向的腔壁上凸设有所述导流片(122),所述导流片(122)容纳于所述介质腔(301)内,所述导流片(122)用于增加所述介质腔(301)内的冷却介质与所述芯体(12)的接触面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冷式往复泵,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泵组件(20)包括连接管(201),所述连接管(201)与所述换热腔(303)连通,所述芯体(12)的近泵侧设有接口(1213),所述接口(1213)与所述介质腔(301)连通,所述接口(1213)与所述连接管(201)连接,以实现所述介质腔(301)与所述换热腔(303)的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冷式往复泵,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泵组件(20)包括主泵腔(202),以及设置于所述主泵腔(202)内的中心轴(21)、斜盘(22)以及柱塞组件(23),所述中心轴(21)的一端与所述斜盘(22)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芯体(12)内部与所述调压件(13)连接,所述中心轴(21)与所述芯体(12)同轴设置,且所述中心轴(21)绕轴向做旋转运动,带动所述斜盘(22)及所述调压件(13)绕轴向旋转,所述斜盘(22)远离所述中心轴(21)的一端与所述柱塞组件(23)接触,所述斜盘(22)绕轴向旋转,带动所述柱塞组件(23)沿轴向做往复运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冷式往复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芯体(12)包括功能腔(120),所述功能腔(120)内设有转子(14)和定子(15),所述转子(14)套设于所述中心轴(21)上,且可随所述中心轴(21)绕轴向转动。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冷式往复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芯体(12)的远泵侧设有密封壳(121),所述密封壳(121)沿径向的最外侧轮廓尺寸大于所述芯体(12)沿径向的最外侧轮廓尺寸,且所述密封壳(121)沿径向的最外侧轮廓尺寸大于所述容纳腔(111)沿径向的最外侧轮廓尺寸,所述壳体(11)与所述芯体(12)连接时,所述密封壳(121)与所述壳体(11)的近泵侧接触并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冷式往复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1)的近泵侧沿径向的
最外侧表面凸设有至少一个连接件(112),所述连接件(112)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11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向南孙晓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亿力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