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解锁的安全锁扣结构及手持式清洗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9384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2: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向解锁的安全锁扣结构及手持式清洗机。所述双向解锁的安全锁扣结构,包括壳体结构、第一弹性件、锁扣本体、扳机;所述双向解锁的安全锁扣结构包括锁定状态、左解锁状态以及右解锁状态;所述锁扣本体包括第一按键部、第二按键部、容纳腔室以及第一限位筋;所述容纳腔室的两端还设置有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所述锁扣本体能够在第一位置、第二位置以及第三位置间移动;所述壳体结构内设置有第二限位筋与第三限位筋;所述扳机安装在所述壳体结构上,所述扳机上设置有第四限位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安全锁扣结构不但能够自动复位,而且还可以双向解锁,方便用户操作的同时,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感。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感。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向解锁的安全锁扣结构及手持式清洗机


[0001]本技术涉及清洁设备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双向解锁的安全锁扣结构及手持式清洗机。

技术介绍

[0002]手持式清洗机其结构简单,使用广泛,主要用于工厂家庭以及安装、维修时的除尘去污工作;安全锁扣是手持式清洗机中必不可少的部件之一,用于防止操作者的误触动扳机而启动设备,避免误操作时,手持式清洗机对操作者或其他人与设备产生安全隐患。
[0003]目前的手持式清洗机,通常采用如下两种形式安全锁扣;
[0004]形式一:手持式清洗机安全锁扣置于机器扳机位置,扳机或机壳对应锁扣位置做卡扣,从左往右或从右往左按安全锁扣后能顺畅按动扳机,当手放开扳机再从右往左或从左往右按安全锁扣,扳机被锁住不能按动扳机,但此方案中,卡扣方式模具复杂,模具费用高,并且不具备自动复位功能,操作步骤较多,当手放开扳机后,必须人为的手动锁住锁扣后才能实现锁扣的锁定,以实现防止误操作的功能。若操作者忘记将锁扣及时按回时,仍存在安全隐患。
[0005]形式二:手持式清洗机安全锁扣置于机器的左侧或者右侧,内置弹簧,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向解锁的安全锁扣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结构(1)、第一弹性件(2)、锁扣本体(3)、扳机(4);所述双向解锁的安全锁扣结构包括锁定状态、左解锁状态以及右解锁状态;所述锁扣本体(3)包括第一按键部(31)、第二按键部(32)、容纳腔室(33)以及第一限位筋(34);第一按键部(31)、第二按键部(32)分别位于所述容纳腔室(33)的两端,所述容纳腔室(33)的两端还设置有第一凹槽(331)与第二凹槽(332);所述第一弹性件(2)安装在所述容纳腔室(33)内;所述壳体结构(1)设置有锁扣通道(11),所述锁扣本体(3)能够沿所述锁扣通道,在第一位置、第二位置以及第三位置间移动;所述第二位置位于第一位置与第三位置之间;所述第一位置为双向解锁的安全锁扣结构处于左解锁状态时,锁扣本体(3)所在的位置;所述第二位置为双向解锁的安全锁扣结构处于锁定状态时,锁扣本体(3)所在的位置,所述第三位置为双向解锁的安全锁扣结构处于右解锁状态时,锁扣本体(3)所在的位置;所述壳体结构(1)内设置有第二限位筋(12)与第三限位筋(13);所述第二限位筋(12)、第三限位筋(13)的位置分别与所述第一凹槽(331)、第二凹槽(332)相匹配;所述扳机(4)安装在所述壳体结构(1)上,所述扳机(4)上设置有第四限位筋(41)、第一容纳槽(42)以及第二容纳槽(43),第一容纳槽(42)以及第二容纳槽(43)分别位于所述第四限位筋(41)两侧;当所述双向解锁的安全锁扣结构处于锁定状态时,锁扣本体(3)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二限位筋(12)、所述第三限位筋(13)分别与所述第一弹性件(2)的两端相抵;所述第四限位筋(41)与第一限位筋(34)相抵,所述扳机(4)无法被扣动;当所述双向解锁的安全锁扣结构处于左解锁状态时,锁扣本体(3)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所述容纳腔室(3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弹性件(2)一端相抵,所述第三限位筋(13)与所述第一弹性件(2)的另一端相抵;从而使所述第一弹性件(2)处于压缩状态;第四限位筋(41)与第一限位筋(34)错位,所述扳机(4)能够被扣动;扣动扳机后,第二容纳槽(43)向第一限位筋(34)移动,所述第一限位筋(34)落入第二容纳槽(43)中;当所述双向解锁的安全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亿力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