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提高压紧效果的标准动车压圈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02252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3: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提高压紧效果的标准动车压圈结构,包括定子压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定子铁芯内部轴心设置内部贴合机构,通过转动内部贴合机构上的转钮可以使得贴合板进行收回,接着将成型绕组缠绕在绑扎杆上,接着松开转钮,使得贴合板复位将成型绕组与绑扎杆之间进行紧密贴合,避免成型绕组与绑扎杆之间发生松动,通过定子铁芯末端设置了末端加固机构,通过末端加固机构进行转动调节,可以将压板对成型绕组末端进行挤压,对成型绕组与定子铁芯之间进行压实,提高压紧能力,避免成型绕组发生脱落,从而提高压圈结构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提高压紧效果的标准动车压圈结构
本技术具体是一种可提高压紧效果的标准动车压圈结构,涉及动车牵引电机相关领域。
技术介绍
国外大功率铁路动车使用的单机容量在500KW以上的大功率牵引电机的机座,一般采用两侧铸造压圈夹中间钢板的焊接结构,定子冲片叠压后,被围焊在机座内而形成铁芯,称之为定子机座,目前我国引进的铁路机车和动车的大功率牵引电机机座制造技术也采用这种生产方式。由于现有的电机的定子绕组的成型绕组的两端采用缠绕的方式固定在绑扎杆上,而绑扎杆对成型绕组的压紧能力较差,导致成型绕组与绑扎杆容易发生脱落,降低压圈结构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技术在此提供一种可提高压紧效果的标准动车压圈结构。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可提高压紧效果的标准动车压圈结构,该装置包括定子压圈和内部贴合机构,所述定子压圈通过穿心螺杆与定子铁芯首端相固定,所述内部贴合机构固定安装在定子铁芯内部,所述内部贴合机构包括固定筒、转钮、卷线盘、绳索、复位板、复位弹簧、牵引杆、贴合板和支撑脚,所述固定筒前表面嵌有转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提高压紧效果的标准动车压圈结构,包括定子压圈(1),所述定子压圈(1)通过穿心螺杆(2)与定子铁芯(3)首端相固定;/n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部贴合机构(6),所述内部贴合机构(6)固定安装在定子铁芯(3)内部,所述内部贴合机构(6)包括固定筒(61)、转钮(62)、卷线盘(63)、绳索(64)、复位板(65)、复位弹簧(66)、牵引杆(67)、贴合板(68)和支撑脚(69),所述固定筒(61)前表面嵌有转钮(62),所述转钮(62)末端贯穿于卷线盘(63)内部并且同步转动,所述卷线盘(63)与绳索(64)首端相缠绕,所述绳索(64)末端与牵引杆(67)首端相缠绕,所述牵引杆(67)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提高压紧效果的标准动车压圈结构,包括定子压圈(1),所述定子压圈(1)通过穿心螺杆(2)与定子铁芯(3)首端相固定;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部贴合机构(6),所述内部贴合机构(6)固定安装在定子铁芯(3)内部,所述内部贴合机构(6)包括固定筒(61)、转钮(62)、卷线盘(63)、绳索(64)、复位板(65)、复位弹簧(66)、牵引杆(67)、贴合板(68)和支撑脚(69),所述固定筒(61)前表面嵌有转钮(62),所述转钮(62)末端贯穿于卷线盘(63)内部并且同步转动,所述卷线盘(63)与绳索(64)首端相缠绕,所述绳索(64)末端与牵引杆(67)首端相缠绕,所述牵引杆(67)采用间隙配合贯穿于复位板(65)内部,所述复位弹簧(66)首端与牵引杆(67)相固定,并且复位弹簧(66)末端与复位板(65)相固定,所述牵引杆(67)采用间隙配合贯穿于固定筒(61)内部,所述牵引杆(67)末端固定安装有贴合板(68),所述支撑脚(69)首端与固定筒(61)外表面相固定,所述支撑脚(69)末端与绑扎杆(5)相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提高压紧效果的标准动车压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压圈(1)内部与穿心螺杆(2)螺纹连接,所述定子铁芯(3)底部固定安装有底座(4),所述定子铁芯(3)内壁固定安装有绑扎杆(5),所述定子铁芯(3)末端安装有末端加固机构(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可提高压紧效果的标准动车压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末端加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孝干翟洪标孙小香潘振乾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龙跃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