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信息与配线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502066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力信息与配线管理系统,包括外壳体,外壳体的前端面设有触摸显示屏,在触摸显示屏的上方设有多个报警指示灯,在外壳体的一侧设有多个输入接线端,在外壳体内部设有控制电路板,控制电路板上设有微处理器、故障定位模块、报警模块、显示模块、电源模块、电信号采集单元、电信号放大单元、通讯模块,微处理器分别连接故障定位模块、报警模块、显示模块、电源模块,电信号采集单元连接外部的多个电力设备数据采集器,并通过电信号放大单元连接微处理器,微处理器通过通讯模块连接监控终端和数据库服务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能够对配线信息进行智能化管理,能够及时定位配线故障,提高了管理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力信息与配线管理系统
本技术涉及电力通信
,具体为一种电力信息与配线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电力系统通信网络的电路运行信息维护工作主要由网络运维人员依靠各传输设备厂商的独立网管系统所提供的记录数据而进行单次管理,网络长期的性能参数记录没有统一的智能分析机制以及可持续的综合管理平台;另外,电路资料的统计维护工作也没有一个比较快捷的一步到位的实用手段来实现,而且在电力配线出现故障时,无法及时定位,为日常维护及故障排查带来一定的隐患,造成管理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力信息与配线管理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力信息与配线管理系统,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前端面设有触摸显示屏,在所述触摸显示屏的上方设有多个报警指示灯,在所述外壳体的一侧设有多个输入接线端,在所述外壳体内部设有控制电路板,所述控制电路板上设有微处理器、故障定位模块、报警模块、显示模块、电源模块、电信号采集单元、电信号放大单元、通讯模块,所述微处理器分别连接故障定位模块、报警模块、显示模块、电源模块,所述电信号采集单元连接外部电力数据采集器;所述电信号采集单元包括多个电流传感器和多个电压传感器,多个电流传感器包括第一电流传感器、第二电流传感器、第三电流传感器,第N电流传感器,N为大于3的整数;多个电压传感器包括第一电压传感器、第二电压传感器、第三电压传感器,第M电压传感器,M为大于3的整数。优选的,所述电信号放大单元包括运算放大器A、运算放大器B、运算放大器C,所述运算放大器A正极输入端连接电阻A一端,电阻A另一端接信号接口端,运算放大器A负极输入端接地,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连接电阻B,所述运算放大器B负极输入端通过电容A接地,输出端连接运算放大器C正极输入端和电阻C一端,所述运算放大器C输出端通过电阻D连接信号输出端,所述运算放大器C负极输入端通过电容B接地。优选的,所述通讯模块采用Zigbee模块或4G/5G模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结构简单,能够对配线信息进行智能化管理,能够及时定位配线故障,在出现故障时能够及时发出报警信号,对应的报警指示灯亮起,并将故障定位信号发送至监控终端,提高了管理效率。(2)本技术采用的电信号放大单元能够对采集到的微弱电力信号进行放大,且失真度低,提高了配电网电力信号采集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控制原理框图;图3为本技术的电信号放大单元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力信息与配线管理系统,包括外壳体1,所述外壳体1的前端面设有触摸显示屏2,在所述触摸显示屏2的上方设有多个报警指示灯3,在所述外壳体1的一侧设有多个输入接线端4,在所述外壳体1内部设有控制电路板5,所述控制电路板5上设有微处理器6、故障定位模块7、报警模块8、显示模块9、电源模块10、电信号采集单元11、电信号放大单元12、通讯模块13,所述微处理器6分别连接故障定位模块7、报警模块8、显示模块9、电源模块10,所述电信号采集单元11连接外部的电力数据采集器12;通讯模块13采用Zigbee模块或4G/5G模块。所述电信号采集单元11包括多个电流传感器和多个电压传感器,多个电流传感器包括第一电流传感器13、第二电流传感器14、第三电流传感器15,第N电流传感器,N为大于3的整数;多个电压传感器包括第一电压传感器16、第二电压传感器17、第三电压传感器18,第M电压传感器,M为大于3的整数。本实施例中,电信号放大单元12包括运算放大器A1c、运算放大器B2c、运算放大器C3c,所述运算放大器A1c正极输入端连接电阻A1a一端,电阻A1a另一端接信号接口端,运算放大器A1c负极输入端接地,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连接电阻B2a,所述运算放大器B2c负极输入端通过电容A1b接地,输出端连接运算放大器C3c正极输入端和电阻C3a一端,所述运算放大器C3c输出端通过电阻D4a连接信号输出端,所述运算放大器C3c负极输入端通过电容B2b接地。本技术采用的电信号放大单元能够对采集到的微弱电力信号进行放大,且失真度低,提高了配电网电力信号采集效率。综上所述,本技术结构简单,能够对配线信息进行智能化管理,能够及时定位配线故障,在出现故障时能够及时发出报警信号,对应的报警指示灯亮起,并将故障定位信号发送至监控终端,提高了管理效率。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力信息与配线管理系统, 包括外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的前端面设有触摸显示屏(2),在所述触摸显示屏(2)的上方设有多个报警指示灯(3),在所述外壳体(1)的一侧设有多个输入接线端(4),在所述外壳体(1)内部设有控制电路板(5),所述控制电路板(5)上设有微处理器(6)、故障定位模块(7)、报警模块(8)、显示模块(9)、电源模块(10)、电信号采集单元(11)、电信号放大单元(12)、通讯模块(19),所述微处理器(6)分别连接故障定位模块(7)、报警模块(8)、显示模块(9)、电源模块(10)、通讯模块(19),所述电信号采集单元(11)连接外部的电力数据采集器(20);/n所述电信号采集单元(11)包括多个电流传感器和多个电压传感器,多个电流传感器包括第一电流传感器(13)、第二电流传感器(14)、第三电流传感器(15),第N电流传感器,N为大于3的整数;多个电压传感器包括第一电压传感器(16)、第二电压传感器(17)、第三电压传感器(18),第M电压传感器,M为大于3的整数。/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信息与配线管理系统,包括外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的前端面设有触摸显示屏(2),在所述触摸显示屏(2)的上方设有多个报警指示灯(3),在所述外壳体(1)的一侧设有多个输入接线端(4),在所述外壳体(1)内部设有控制电路板(5),所述控制电路板(5)上设有微处理器(6)、故障定位模块(7)、报警模块(8)、显示模块(9)、电源模块(10)、电信号采集单元(11)、电信号放大单元(12)、通讯模块(19),所述微处理器(6)分别连接故障定位模块(7)、报警模块(8)、显示模块(9)、电源模块(10)、通讯模块(19),所述电信号采集单元(11)连接外部的电力数据采集器(20);
所述电信号采集单元(11)包括多个电流传感器和多个电压传感器,多个电流传感器包括第一电流传感器(13)、第二电流传感器(14)、第三电流传感器(15),第N电流传感器,N为大于3的整数;多个电压传感器包括第一电压传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一琦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永羽电器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