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两轴式变速器解剖台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0033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两轴式变速器解剖台架,包括底板,底板的上表面固定有操作柱和限位柱,操作柱的内部设有第一螺杆,第一螺杆上螺接有第一螺块,第一螺块的一侧固定有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上套接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的端头上固定有固定圆盘,限位柱的内部设有第二螺杆,第二螺杆上螺接有第二螺块,第二螺块的一侧固定有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上套接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上设有固定环管,底板的上表面还设有支撑板;该解剖台架使得变速器上升的同时可以手动旋转,使得学习者在进行两轴式变速器拆解过程学习中,更直观的看到变速器的结构,进而提升了教学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两轴式变速器解剖台架
本技术属于汽修教学教具
,具体地,涉及一种两轴式变速器解剖台架。
技术介绍
变速器是用来改变来自发动机的转速和转矩的机构,它能固定或分档改变输出轴和输入轴传动比,又称变速箱,变速器由变速传动机构和操纵机构组成,有些汽车还有动力输出机构,传动机构大多用普通齿轮传动,也有的用行星齿轮传动,在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和发动机后置后轮驱动的中、轻型轿车上,由于总体结构布置的需求,两轴式变速器结构的简单、紧凑,使得该变速器在乘用车中得到较为广泛地采用,因此两轴式变速器拆卸维修也成为各大汽修学校重点学习课程,在两轴式变速器结构讲解的过程中,由于变速器的部件位于内部,同时由于变速器较重,使得学习者无法直观学习,影响教学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两轴式变速器解剖台架。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授课过程中讲解到变速器离合器差速器时由于部件全在变速器内部,讲解时学生无法直观的看到部件,影响教学质量。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两轴式变速器解剖台架,包括底板,底板的内部设有传动螺杆,传动螺杆的两端与底板的内壁转动连接,传动螺杆上固定有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底板的上表面固定有操作柱和限位柱,操作柱的内部设有第一螺杆,第一螺杆的底端依次穿过操作柱的底壁和底板的上表面,第一螺杆分别与操作柱和底板转动连接,第一螺杆的底端固定有第三传动齿轮,第三传动齿轮与第一传动齿轮相啮合,第一螺杆的上端固定有第四传动齿轮,第一螺杆上螺接有第一螺块,第一螺块的一侧固定有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上套接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与第一连接杆转动连接,第一转轴的端头上固定有固定圆盘,操作柱一侧上端设有把手转盘,把手转盘的中心处固定有连接轴,连接轴的端头上固定有第六传动齿轮,第六传动齿轮与第四传动齿轮相啮合,限位柱的内部设有第二螺杆,第二螺杆的底端依次穿过限位柱的底壁和底板的上表面,第二螺杆分别与限位柱和底板转动连接,第二螺杆的底端固定有第五传动齿轮,第五传动齿轮与第二传动齿轮相啮合,第二螺杆上螺接有第二螺块,第二螺块的一侧固定有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上套接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上设有固定环管,底板的上表面还设有支撑板。进一步,所述的底板的下底面四角处固定有万向轮,操作柱与限位柱相对设置,支撑板位于操作柱和限位柱之间,支撑板的与底板之间固定有四根均匀分布的支撑杆,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有两个卡块。进一步,所述的第一螺块位于第三传动齿轮和第四传动齿轮之间,操作柱靠近限位柱的侧壁上端开有滑孔,第一转轴穿过滑孔,第一转轴与滑孔相配合,第一转轴与滑孔转动连接,固定圆盘位于操作柱的外部,固定圆盘上开有若干固定孔,连接轴与操作柱侧壁转动连接,连接轴与第一连接杆相垂直,第六传动齿轮位于操作柱的内部。进一步,所述的限位柱靠近操作柱的侧壁上端开有滑孔,第二转轴穿过滑孔,第二转轴与滑孔相配合,第二转轴与滑孔转动连接,第二转轴上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滑槽,固定环管位于限位柱的外部,固定环管的内壁靠近第二螺块的一端固定有两个相对设置的滑块,滑块与滑槽相配合,固定环管与第二转轴滑动连接,固定环管远离第二螺块的一端螺接有两个对立设置的固定螺栓。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第一螺块和第二螺块的上升,使得变速器位置上升,第一转轴与第一连接杆转动连接和第二转轴与第二连接杆转动连接,使得变速器可以手动旋转,使得学习者在进行两轴式变速器拆解过程学习中,更直观的看到变速器的结构,提升了教学效率,支撑板能够存放变速器上拆解下的零件,防止了零件丢失,卡块将变速器卡接在支撑板上,使得变速器摆放更稳定。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一种两轴式变速器解剖台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两轴式变速器解剖台架的侧视图;图3是本技术中固定圆盘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中A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固定环管的侧视图。图中:1、底板;11、万向轮;12、传动螺杆;13、第一传动齿轮;14、第二传动齿轮;2、操作柱;21、第一螺杆;22、第三传动齿轮;23、第四传动齿轮;24、第一螺块;25、第一连接杆;26、第一转轴;27、固定圆盘;271、固定孔;3、限位柱;31、第二螺杆;32、第五传动齿轮;33、第二螺块;34、第二连接杆;35、第二转轴;351、滑槽;36、固定环管;361、滑块;362、固定螺栓;4、支撑板;41、卡块;42、支撑杆;5、把手转盘;51、连接轴;52、第六传动齿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所示,一种两轴式变速器解剖台架,包括底板1,底板1的内部设有传动螺杆12,传动螺杆12的两端与底板1的内壁转动连接,传动螺杆12上固定有第一传动齿轮13和第二传动齿轮14,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有操作柱2和限位柱3,操作柱2的内部设有第一螺杆21,第一螺杆21的底端依次穿过操作柱2的底壁和底板1的上表面,第一螺杆21分别与操作柱2和底板1转动连接,第一螺杆21的底端固定有第三传动齿轮22,第三传动齿轮22与第一传动齿轮13相啮合,第一螺杆21的上端固定有第四传动齿轮23,第一螺杆21上螺接有第一螺块24,第一螺块24的一侧固定有第一连接杆25,第一连接杆25上套接有第一转轴26,第一转轴26与第一连接杆25转动连接,第一转轴26的端头上固定有固定圆盘27,操作柱2一侧上端设有把手转盘5,把手转盘5的中心处固定有连接轴51,连接轴51的端头上固定有第六传动齿轮52,第六传动齿轮52与第四传动齿轮23相啮合,限位柱3的内部设有第二螺杆31,第二螺杆31的底端依次穿过限位柱3的底壁和底板1的上表面,第二螺杆31分别与限位柱3和底板1转动连接,第二螺杆31的底端固定有第五传动齿轮32,第五传动齿轮32与第二传动齿轮14相啮合,第二螺杆31上螺接有第二螺块33,第二螺块33的一侧固定有第二连接杆34,第二连接杆34上套接有第二转轴35,第二转轴35上设有固定环管36,底板1的上表面还设有支撑板4。所述的底板1的下底面四角处固定有万向轮11,操作柱2与限位柱3相对设置,支撑板4位于操作柱2和限位柱3之间,支撑板4的与底板1之间固定有四根均匀分布的支撑杆42,支撑板4的上表面固定有两个卡块41。所述的第一螺块24位于第三传动齿轮22和第四传动齿轮23之间,操作柱2靠近限位柱3的侧壁上端开有滑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两轴式变速器解剖台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底板(1)的内部设有传动螺杆(12),传动螺杆(12)的两端与底板(1)的内壁转动连接,传动螺杆(12)上固定有第一传动齿轮(13)和第二传动齿轮(14),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有操作柱(2)和限位柱(3),操作柱(2)的内部设有第一螺杆(21),第一螺杆(21)的底端依次穿过操作柱(2)的底壁和底板(1)的上表面,第一螺杆(21)分别与操作柱(2)和底板(1)转动连接,第一螺杆(21)的底端固定有第三传动齿轮(22),第三传动齿轮(22)与第一传动齿轮(13)相啮合,第一螺杆(21)的上端固定有第四传动齿轮(23),第一螺杆(21)上螺接有第一螺块(24),第一螺块(24)的一侧固定有第一连接杆(25),第一连接杆(25)上套接有第一转轴(26),第一转轴(26)与第一连接杆(25)转动连接,第一转轴(26)的端头上固定有固定圆盘(27),操作柱(2)一侧上端设有把手转盘(5),把手转盘(5)的中心处固定有连接轴(51),连接轴(51)的端头上固定有第六传动齿轮(52),第六传动齿轮(52)与第四传动齿轮(23)相啮合,限位柱(3)的内部设有第二螺杆(31),第二螺杆(31)的底端依次穿过限位柱(3)的底壁和底板(1)的上表面,第二螺杆(31)分别与限位柱(3)和底板(1)转动连接,第二螺杆(31)的底端固定有第五传动齿轮(32),第五传动齿轮(32)与第二传动齿轮(14)相啮合,第二螺杆(31)上螺接有第二螺块(33),第二螺块(33)的一侧固定有第二连接杆(34),第二连接杆(34)上套接有第二转轴(35),第二转轴(35)上设有固定环管(36),底板(1)的上表面还设有支撑板(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两轴式变速器解剖台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底板(1)的内部设有传动螺杆(12),传动螺杆(12)的两端与底板(1)的内壁转动连接,传动螺杆(12)上固定有第一传动齿轮(13)和第二传动齿轮(14),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有操作柱(2)和限位柱(3),操作柱(2)的内部设有第一螺杆(21),第一螺杆(21)的底端依次穿过操作柱(2)的底壁和底板(1)的上表面,第一螺杆(21)分别与操作柱(2)和底板(1)转动连接,第一螺杆(21)的底端固定有第三传动齿轮(22),第三传动齿轮(22)与第一传动齿轮(13)相啮合,第一螺杆(21)的上端固定有第四传动齿轮(23),第一螺杆(21)上螺接有第一螺块(24),第一螺块(24)的一侧固定有第一连接杆(25),第一连接杆(25)上套接有第一转轴(26),第一转轴(26)与第一连接杆(25)转动连接,第一转轴(26)的端头上固定有固定圆盘(27),操作柱(2)一侧上端设有把手转盘(5),把手转盘(5)的中心处固定有连接轴(51),连接轴(51)的端头上固定有第六传动齿轮(52),第六传动齿轮(52)与第四传动齿轮(23)相啮合,限位柱(3)的内部设有第二螺杆(31),第二螺杆(31)的底端依次穿过限位柱(3)的底壁和底板(1)的上表面,第二螺杆(31)分别与限位柱(3)和底板(1)转动连接,第二螺杆(31)的底端固定有第五传动齿轮(32),第五传动齿轮(32)与第二传动齿轮(14)相啮合,第二螺杆(31)上螺接有第二螺块(33),第二螺块(33)的一侧固定有第二连接杆(34),第二连接杆(34)上套接有第二转轴(35),第二转轴(35)上设有固定环管(36),底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应连杨庆祥孟锐张军屠国俊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万通高级技工学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