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焚烧炉渣干式出渣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496256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3: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垃圾焚烧炉渣干式出渣系统,包括焚烧炉本体、出渣机和锁气器,所述出渣机包括壳体、第一进料口、第一出料口、辊轴和驱动电机,所述第一进料口设置于所述壳体上部,且所述第一进料口与焚烧炉本体的焚烧炉炉渣出口连接,所述第一出料口设置于所述壳体底部,所述辊轴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辊轴内部中空且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所述辊轴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壳体内部为中空式结构,且所述壳体一端的上部设有第二进水口,所述壳体另一端的下部设有第二出水口,所述锁气器设置于所述第一出料口上,所述锁气器的出料端设有加湿器。采用干式出渣系统能够回收热量,节约大量的水资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垃圾焚烧炉渣干式出渣系统
本技术涉及垃圾焚烧炉渣处理
,特别是涉及一种垃圾焚烧炉渣干式出渣系统。
技术介绍
垃圾焚烧发电在国内应用广泛,技术成熟可靠。由于垃圾用焚烧法处理后,减量化效果显著,节省用地,还可消灭各种病原体,将有毒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而且焚烧后的热能还可用于发电,故垃圾焚烧发电已成为城市垃圾处理的主要方法之一。截至2018年底,全国28个省(区、市)投产垃圾焚烧发电项目439个,目前国内垃圾焚烧设备主要为炉排炉和流化床炉,随着生活水平的上升垃圾热值得以提高,炉排炉严密的给料系统,以及稳定的运行小时数使得炉排炉在垃圾焚烧发电厂中占有75%以上的份额。国内炉排型垃圾焚烧炉出渣一般均采用马丁出渣机,采用一般的工业冷却水直接加入炉渣将炉渣从500℃冷却到100℃左右后进入渣坑,此种方式存在以下问题:1)湿式出渣方式需要消耗一定量的水,每吨炉渣需要消耗大约0.4t的水,造成水资源的浪费;2)采用工业水冷却,炉渣的热量也得不到利用,造成能量损失;3)为保证炉膛负压,马丁出渣机一般均采用水封,工业水在冷却炉渣时水蒸汽也进入炉膛内,增加炉内烟气湿度,提高锅炉腐蚀强度和积灰强度;4)冷却后的炉渣进入渣坑还带有一部分水汽,灰尘和水汽结合,造成渣坑内雾气很重,可见度有的季节降低到10m以下,造成渣吊操作工无法遥控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垃圾焚烧炉渣干式出渣系统,采用间接水冷系统,减少用水量,回收炉热。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垃圾焚烧炉渣干式出渣系统,包括焚烧炉本体、出渣机和锁气器,所述出渣机包括壳体、第一进料口、第一出料口、辊轴和驱动电机,所述第一进料口设置于所述壳体上部,且所述第一进料口与焚烧炉本体的炉渣出口连接,所述第一出料口设置于所述壳体底部,所述辊轴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辊轴内部中空且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所述辊轴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壳体内部为中空式结构,且所述壳体一端的上部设有第二进水口,所述壳体另一端的下部设有第二出水口,所述锁气器设置于所述第一出料口上,所述锁气器的出料端设有加湿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出渣前先通过第一进水口和第二进水口通入冷却水,然后将焚烧炉的炉渣通过炉渣出口排放进入第一进料口,启动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带动辊轴转动,辊轴具有输送和破碎炉渣的功能,炉渣经过辊轴破碎、输送到第一出料口,在输送过程中,壳体和辊轴中间流动的冷却水对炉渣进行间接降温,降温后的炉渣通过第一出料口进入锁气器,锁气器能够防止外部空气进入出渣机并将经过冷却、破碎的炉渣排出,在锁气器的出口端设有加湿器,炉渣被加湿器湿润后经过锁气器排出,湿润的炉渣可以防止粉尘飘逸造成环境污染,并且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排出的热水输送至发电厂的热量回收系统中进行热量回收利用。优选的,所述辊轴为单轴螺旋或双辊轴输送。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不同需求,可以采用单轴或者双轴的辊轴。优选的,所述驱动电机为三合一电机。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三合一电机,具有结构紧凑、传递扭矩大、工作平稳、噪音低、寿命长等特点,适合作为出渣机的驱动装置。优选的,所述锁气器为星型出料阀或螺旋输送机。优选的,所述锁气器包括出料电机、螺杆、第二进料口和第二出料口,所述出料电机驱动所述螺杆转动,所述第二进料口与所述第一出料口连接,所述第二出料口处设置有所述加湿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炉渣经过冷却和破碎后,通过第一出料口进入第二进料口,电机驱动螺杆转动,螺杆输送炉渣至第二出料口,第二出料口处的加湿器对炉渣进行湿润后炉渣经过第二出料口排出。优选的,所述第一进水口、第一出水口、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处设有阀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出渣机工作前先打开阀门使冷却水流通,结束工作后关闭阀门。优选的,所述焚烧炉本体的炉渣出口处设有料位控制器,所述料位控制器与所述出渣机和锁气器通信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料位控制器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料位控制器,根据其反馈的料位信息,指令出渣机和锁气器的电机转动开始工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将炉渣显热回收,提高全厂热利用效率。炉渣从炉排出来大概是400℃(完全燃烧),如不完全燃烧,则可能有400~500℃,冷渣机出来到渣坑60~80℃。采用干式出渣系统能够回收热量,节约能源。2.本专利技术采用全密闭式炉渣输送系统,避免产生污染环境的水汽、灰尘。3.本专利技术使用间接式水冷系统,节约大量水资源;湿式出渣方式需要消耗一定量的水,每吨炉渣需要消耗大约0.4t的水,造成水资源的浪费。4.本专利技术使用间接式水冷系统,避免湿式出渣在冷却炉渣时水蒸汽进入炉膛内,造成炉内烟气湿度及锅炉腐蚀强度和积灰强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干式出渣系统俯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干式出渣系统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出渣机横截面示意图。图中所示:1-出渣机;11-壳体;111-第二进水口;112-第二出水口;12-驱动电机;13-辊轴;131-第一进水口;132-第一出水口;14-第一出料口;15-第一进料口;2-锁气器;21-出料电机;22-螺杆;23-第二进料口;24-第二出料口;3-加湿器。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3中所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垃圾焚烧炉渣干式出渣系统,包括焚烧炉本体(图中未示出)、出渣机1和锁气器2,焚烧炉为现有技术中垃圾发电厂的垃圾焚烧炉,焚烧炉的炉渣出口和出渣机1的第一进料口15连接,出渣机1包括壳体11、第一进料口15、第一出料口14、辊轴13和驱动电机12,出渣机1的壳体11内部中空,壳体11一端的上部开设有第二进水口111,第二进水口111贯穿壳体11与内部中空连接,第二进水口111连接有冷却水的水源,壳体11另一端的底部开设有与内部中空连接的第二出水口112,第二出水口112通过水管连接至发电厂的热量回收系统,壳体11内部设有辊轴13,辊轴13内部中空,辊轴13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进水口131和第一出水口132,第一进水口131连接有冷却水的水源,第一出水口132通过水管连接至发电厂的热量回收系统,辊轴13其中一端与驱动电机12的输出端连接,驱动电机12驱动辊轴13转动,辊轴13表面有一体成型的螺纹,用于运输和破碎炉渣,壳体11底部设有第一出料口14,第一出料口14尾端连接有锁气器2,锁气器2的出料端连接有加湿器3,锁气器2用于排出炉渣,加湿器3在炉渣排出前对其进行湿润防止烟尘飘逸。一实施例中,辊轴13为单轴螺旋或双辊轴13输送,在本实施例中,采用双辊轴13输送,即两个并列设置的辊轴13,提高炉渣的输送效率和破碎效果。一实施例中,驱动电机12为三合一电机,三合一电机具有结构紧凑、传递扭矩大、工作平稳等特点,适合驱动辊轴13转动。一实施例中,锁气器2为星型出料阀或螺旋输送机,在本实施例中锁气器2为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垃圾焚烧炉渣干式出渣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焚烧炉本体、出渣机和锁气器,所述出渣机包括壳体、第一进料口、第一出料口、辊轴和驱动电机,所述第一进料口设置于所述壳体上部,且所述第一进料口与焚烧炉本体的炉渣出口连接,所述第一出料口设置于所述壳体底部,所述辊轴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辊轴内部中空且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所述辊轴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壳体内部为中空式结构,且所述壳体一端的上部设有第二进水口,所述壳体另一端的下部设有第二出水口,所述锁气器设置于所述第一出料口上,所述锁气器的出料端设有加湿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垃圾焚烧炉渣干式出渣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焚烧炉本体、出渣机和锁气器,所述出渣机包括壳体、第一进料口、第一出料口、辊轴和驱动电机,所述第一进料口设置于所述壳体上部,且所述第一进料口与焚烧炉本体的炉渣出口连接,所述第一出料口设置于所述壳体底部,所述辊轴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辊轴内部中空且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所述辊轴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壳体内部为中空式结构,且所述壳体一端的上部设有第二进水口,所述壳体另一端的下部设有第二出水口,所述锁气器设置于所述第一出料口上,所述锁气器的出料端设有加湿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焚烧炉渣干式出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辊轴为单轴螺旋或双辊轴输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焚烧炉渣干式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伟才李鑫高学宇蔡晓波李宗灿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华科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