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金属耐蚀合金复合管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9527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3: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金属耐蚀合金复合管件,包括基材层,所述基材层的内侧面上设置有内覆材层,所述基材层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外覆材层,所述内覆材层与基材层之间通过第一通槽与第一凸条的配合而相互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通槽设置在内覆材层上,所述第一凸条设置在基材层上,所述外覆材层与基材层之间通过第二通槽与第二凸条的配合而相互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通槽设置在基材层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基材层、内覆材层、外覆材层、第一通槽、第一凸条、第二通槽、第二凸条和弧形条,使得复合管件结构强度和耐腐蚀性能得到大大提高,解决了现有的镍基合金管件价格昂贵,供货周期较长,且强度较低,难以在恶劣环境下使用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金属耐蚀合金复合管件
本技术涉及管道连接件
,具体为一种双金属耐蚀合金复合管件。
技术介绍
管件是管道系统中起连接、控制、变向、分流、密封、支撑等作用的零部件的统称,金属管件均为承压管件,根据加工工艺不同,可分为四大类,即对焊类管件、承插焊、螺纹管件和法兰管件,现有的镍基合金管件价格昂贵,供货周期较长,且强度较低,难以在恶劣环境下使用,且随着油气的不断开发和市场需求的日益旺盛,气田内输送特殊工况的双金属耐蚀合金复合管件需求不断增加,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金属耐蚀合金复合管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镍基合金管件价格昂贵,供货周期较长,且强度较低,难以在恶劣环境下使用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金属耐蚀合金复合管件,包括基材层,所述基材层的内侧面上设置有内覆材层,所述基材层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外覆材层,所述内覆材层与基材层之间通过第一通槽与第一凸条的配合而相互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通槽设置在内覆材层上,所述第一凸条设置在基材层上,所述外覆材层与基材层之间通过第二通槽与第二凸条的配合而相互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通槽设置在基材层上,所述第二凸条设置在外覆材层上,所述内覆材层的内侧面上设置有弧形条。优选的,所述基材层、内覆材层和外覆材层的厚度比设置为4:2:1。优选的,所述第一通槽、第一凸条、第二通槽和第二凸条的横截形状均设置为等腰梯形状,所述第一通槽、第一凸条、第二通槽和第二凸条均设置有十二个,十二个所述第一通槽、十二个所述第一凸条、十二个所述第二通槽和十二个所述第二凸条分别沿圆周均匀设置在各自的层面上。优选的,所述弧形条设置有二十四个,二十四个所述弧形条沿圆周均匀设置在内覆材层的内侧面上,且相邻所述弧形条的端部之间相互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凸条与基材层设置为一体成型,所述第二凸条与外覆材层设置为一体成型。优选的,所述基材层设置为L360QS钢材层或L415MS钢材层,所述内覆材层和外覆材层均设置为镍基合金N08825层。(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设置基材层、内覆材层和外覆材层,三层结构使得该复合管件的结构强度、耐腐蚀性能得到大大提高,不仅可耐管件内硫化氢的腐蚀,也耐外部环境的腐蚀,故可在恶劣环境下使用,使用寿命大大提高,且大大节约制造成本,纯镍基合金N08825材料每吨售价在35万元左右,而复合材料每吨售价在8-10万元左右,可以节约近3/4的成本,同时也节约了外汇和缩短了供货周期。(2)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通槽、第一凸条、第二通槽和第二凸条,使得基材层与内覆材层之间和基材层与外覆材层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层与层之间不易脱离。(3)本技术通过设置弧形条,使得该复合管件的结构强度进一步得到提高,内覆材层内侧面大的圆形被分割成多个小的圆弧,当受到较大的冲击力时,容易使得冲击力分散,进而提高结构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复合管件横截面图;图2为本技术弯头复合管件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弯管复合管件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三通复合管件结构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为:1、基材层;2、内覆材层;3、外覆材层;4、第一通槽;5、第一凸条;6、第二通槽;7、第二凸条;8、弧形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双金属耐蚀合金复合管件,包括基材层1,基材层1的内侧面上设置有内覆材层2,基材层1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外覆材层3,内覆材层2与基材层1之间通过第一通槽4与第一凸条5的配合而相互固定连接,通过第一通槽4与第一凸条5的配合使得基材层1与内覆材层2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不易剥离,第一通槽4设置在内覆材层2上,第一凸条5设置在基材层1上,外覆材层3与基材层1之间通过第二通槽6与第二凸条7的配合而相互固定连接,通过第二通槽6与第二凸条7的配合使得基材层1与外覆材层3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不易剥离,第二通槽6设置在基材层1上,第二凸条7设置在外覆材层3上,内覆材层2的内侧面上设置有弧形条8。进一步,基材层1、内覆材层2和外覆材层3的厚度比设置为4:2:1。进一步,第一通槽4、第一凸条5、第二通槽6和第二凸条7的横截形状均设置为等腰梯形状,等腰梯形状使得层与层之间能连接的更加紧密,外层不易从内层上剥离,第一通槽4、第一凸条5、第二通槽6和第二凸条7均设置有十二个,十二个第一通槽4、十二个第一凸条5、十二个第二通槽6和十二个第二凸条7分别沿圆周均匀设置在各自的层面上,第一通槽4、第一凸条5、第二通槽6和第二凸条7均沿着管件方向延伸。进一步,弧形条8设置有二十四个,二十四个弧形条8沿圆周均匀设置在内覆材层2的内侧面上,且相邻弧形条8的端部之间相互连接,弧形条8沿着管件方向延伸,弧形条8使得该复合管件的结构强度进一步得到提高,当该管件受到外部较大的冲击力时,冲击力被多个弧形条8分散,故使得该管件可抗击较大的冲击力。进一步,第一凸条5与基材层1设置为一体成型,第二凸条7与外覆材层3设置为一体成型,采用多次液压成型的工艺制备内覆材层2、基材层1和外覆材层3,一体成型工艺过程更加简单,提高生产效率。进一步,基材层1设置为L360QS钢材层或L415MS钢材层,L360QS钢材层或L415MS钢材层为低合金高强度钢,使得整个复合管件的结构强度得到提高,内覆材层2和外覆材层3均设置为镍基合金N08825层,镍基合金N08825层在各种介质中的耐腐蚀性都很好,如硫酸、磷酸、硝酸和有机酸,碱金属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和盐酸溶液。工作原理:基材层1为L360QS钢材层或L415MS钢材层,L360QS和L415MS均为高强度钢材,故整个复合管件的结构强度得到提高,而内覆材层2和外覆材层3为镍基合金N08825层,镍基合金N08825在氧化和还原环境下都具有抗酸和碱金属腐蚀性能,高镍成份使合金具有有效的抗应力腐蚀开裂性,使得该复合管件的耐腐蚀性得到提高,且不仅可耐管件内硫化氢的腐蚀,也耐外部环境的腐蚀,且基材层1与内覆材层2之间通过第一通槽4与第一凸条5的配合连接的更加紧密,基材层1与外覆材层3之间通过第二通槽6与第二凸条7的配合连接的更加紧密,层与层之间不易脱离。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金属耐蚀合金复合管件,包括基材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层(1)的内侧面上设置有内覆材层(2),所述基材层(1)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外覆材层(3),所述内覆材层(2)与基材层(1)之间通过第一通槽(4)与第一凸条(5)的配合而相互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通槽(4)设置在内覆材层(2)上,所述第一凸条(5)设置在基材层(1)上,所述外覆材层(3)与基材层(1)之间通过第二通槽(6)与第二凸条(7)的配合而相互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通槽(6)设置在基材层(1)上,所述第二凸条(7)设置在外覆材层(3)上,所述内覆材层(2)的内侧面上设置有弧形条(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金属耐蚀合金复合管件,包括基材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层(1)的内侧面上设置有内覆材层(2),所述基材层(1)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外覆材层(3),所述内覆材层(2)与基材层(1)之间通过第一通槽(4)与第一凸条(5)的配合而相互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通槽(4)设置在内覆材层(2)上,所述第一凸条(5)设置在基材层(1)上,所述外覆材层(3)与基材层(1)之间通过第二通槽(6)与第二凸条(7)的配合而相互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通槽(6)设置在基材层(1)上,所述第二凸条(7)设置在外覆材层(3)上,所述内覆材层(2)的内侧面上设置有弧形条(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金属耐蚀合金复合管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层(1)、内覆材层(2)和外覆材层(3)的厚度比设置为4: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金属耐蚀合金复合管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槽(4)、第一凸条(5)、第二通槽(6)和第二凸条(7)的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艳芬马栋林赵丽彩王振中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凯瑞管件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