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金属耐蚀合金复合管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95279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3: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金属耐蚀合金复合管件,包括基材层,所述基材层的内侧面上设置有内覆材层,所述基材层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外覆材层,所述内覆材层与基材层之间通过第一通槽与第一凸条的配合而相互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通槽设置在内覆材层上,所述第一凸条设置在基材层上,所述外覆材层与基材层之间通过第二通槽与第二凸条的配合而相互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通槽设置在基材层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基材层、内覆材层、外覆材层、第一通槽、第一凸条、第二通槽、第二凸条和弧形条,使得复合管件结构强度和耐腐蚀性能得到大大提高,解决了现有的镍基合金管件价格昂贵,供货周期较长,且强度较低,难以在恶劣环境下使用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金属耐蚀合金复合管件
本技术涉及管道连接件
,具体为一种双金属耐蚀合金复合管件。
技术介绍
管件是管道系统中起连接、控制、变向、分流、密封、支撑等作用的零部件的统称,金属管件均为承压管件,根据加工工艺不同,可分为四大类,即对焊类管件、承插焊、螺纹管件和法兰管件,现有的镍基合金管件价格昂贵,供货周期较长,且强度较低,难以在恶劣环境下使用,且随着油气的不断开发和市场需求的日益旺盛,气田内输送特殊工况的双金属耐蚀合金复合管件需求不断增加,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金属耐蚀合金复合管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镍基合金管件价格昂贵,供货周期较长,且强度较低,难以在恶劣环境下使用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金属耐蚀合金复合管件,包括基材层,所述基材层的内侧面上设置有内覆材层,所述基材层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外覆材层,所述内覆材层与基材层之间通过第一通槽与第一凸条的配合而相互固定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金属耐蚀合金复合管件,包括基材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层(1)的内侧面上设置有内覆材层(2),所述基材层(1)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外覆材层(3),所述内覆材层(2)与基材层(1)之间通过第一通槽(4)与第一凸条(5)的配合而相互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通槽(4)设置在内覆材层(2)上,所述第一凸条(5)设置在基材层(1)上,所述外覆材层(3)与基材层(1)之间通过第二通槽(6)与第二凸条(7)的配合而相互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通槽(6)设置在基材层(1)上,所述第二凸条(7)设置在外覆材层(3)上,所述内覆材层(2)的内侧面上设置有弧形条(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金属耐蚀合金复合管件,包括基材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层(1)的内侧面上设置有内覆材层(2),所述基材层(1)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外覆材层(3),所述内覆材层(2)与基材层(1)之间通过第一通槽(4)与第一凸条(5)的配合而相互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通槽(4)设置在内覆材层(2)上,所述第一凸条(5)设置在基材层(1)上,所述外覆材层(3)与基材层(1)之间通过第二通槽(6)与第二凸条(7)的配合而相互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通槽(6)设置在基材层(1)上,所述第二凸条(7)设置在外覆材层(3)上,所述内覆材层(2)的内侧面上设置有弧形条(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金属耐蚀合金复合管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层(1)、内覆材层(2)和外覆材层(3)的厚度比设置为4: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金属耐蚀合金复合管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槽(4)、第一凸条(5)、第二通槽(6)和第二凸条(7)的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艳芬马栋林赵丽彩王振中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凯瑞管件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