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上油田稠油热采井下压力监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49401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3: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海上油田稠油热采井下压力监测系统,包括油管挂,所述油管挂下端依次连接有上部隔热油管管柱、Y型穿越管柱、下部隔热油管管柱、带孔管、测试缆底部固定装置和带孔圆堵,所述Y型穿越管柱设置有定向定压开启工具,所述定向定压开启工具通过毛细管与压力数据采集单元连接,所述压力数据采集单元与地面吹扫单元连接;所述测试缆底部固定装置通过光纤测试缆与光纤数据采集单元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上油田稠油热采井下压力监测系统
本技术涉及井下压力监测系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海上油田稠油热采井下压力监测系统。
技术介绍
由于渤海油田井深、井型及作业条件的特殊性,导致海上油田蒸汽吞吐技术配套作业实施困难,且井下注汽温度较高(368℃)、压力较高。常规工具串入井作业,无法实现长时间的压力监测且监测点深度受限;传统传压筒在井斜较大位置处,当井底压力突然升高,容易造成井液回流到毛细管当中,影响测压作业。常规的毛细管压力监测技术,由于没有温度补偿,所以压力监测精度较低。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成熟的井下压力长效监测技术成功应用于海上油田蒸汽吞吐热采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结合海上油田稠油热采井的特殊性,提供一种海上油田稠油热采井下压力监测系统。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海上油田稠油热采井下压力监测系统,包括油管挂,所述油管挂下端依次连接有上部隔热油管管柱、Y型穿越管柱、下部隔热油管管柱、带孔管、测试缆底部固定装置和带孔圆堵,所述Y型穿越管柱设置有定向定压开启工具,所述定向定压开启工具通过毛细管与压力数据采集单元连接,所述压力数据采集单元与地面吹扫单元连接;所述测试缆底部固定装置通过光纤测试缆与光纤数据采集单元连接。所述上部隔热油管管柱外部设置有测试缆及毛细管保护器。所述地面吹扫单元由氮气瓶、增压机、电控柜、缓冲罐及连接配件组成,所述氮气瓶经连接配件与增压机连接,增压机经连接配件与缓冲罐连接,增压机与电控柜电连接;所述增压机为气驱气体增压机。<br>所述压力数据采集单元由计算机、数据采集存储器、恒速流量计、压力传感器组成,所述恒速流量计经无缝钢管、连接配件分别与缓冲罐、压力传感器连接,所述数据采集存储器经数据线分别与恒速流量计、压力传感器连接,所述数据采集存储器与计算机电连接。所述光纤数据采集单元由不间断电源(UPS)、工控机、分布式光纤(DTS)测温光端机构成,所述工控机分别与UPS、DTS测温光端机电连接,所述DTS测温光端机与光纤测试缆连接。所述Y型穿越管柱由变扣、密封组件、穿越接头、下端接头顺次连接组成。所述测试缆底部固定装置内部设有限位环、压环、对接接头、销钉和挂钩组装于底部固定件内;所述底部固定件内部具有卡槽结构,所述挂钩是弹性爪结构,固定工具自身重力作用于所述挂钩上,使所述挂钩挂在所述底部固定件内部卡槽中完成光纤测试缆的固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海上油田稠油热采井下压力监测系统,与原有技术相比,增加了热采井温度补偿技术、提高了压力监测精度,采用了连续补氮技术,避免因大井斜引起井液回流而堵塞系统的现象。此系统可满足海上油田大部分热采井的使用需求,具有广泛的适用性、更高的测试精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海上油田稠油热采井下压力监测系统的示意图。附图标记:1带孔圆堵;2测试缆底部固定装置;3带孔管;4下部隔热油管管柱;5Y型穿越管柱;6上部隔热油管管柱;7测试缆及毛细管保护器;8光纤测试缆;9油管挂;10毛细管;11定向定压开启工具;12光纤数据采集单元;13地面吹扫单元;14压力数据采集单元。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所示,本技术海上油田稠油热采井下压力监测系统,由多组结构单元组合构成,包括油管挂9,所述油管挂9下端依次连接有上部隔热油管管柱6、Y型穿越管柱5、下部隔热油管管柱4、带孔管3、测试缆底部固定装置2和带孔圆堵1。所述上部隔热油管管柱6外部设置有测试缆及毛细管保护器7。所述Y型穿越管柱5设置有定向定压开启工具11,所述定向定压开启工具11通过毛细管10与压力数据采集单元14连接,所述压力数据采集单元14与地面吹扫单元13连接。所述测试缆底部固定装置2通过光纤测试缆8与光纤数据采集单元12连接。所述地面吹扫单元13由氮气瓶、增压机、电控柜、缓冲罐及连接配件组成。标准氮气瓶经无缝钢管、阀门等连接配件与增压机连接,增压机经连接配件与缓冲罐连接,增压机与电控柜电连接。测试压力较小时,氮气瓶经连接配件直接与压力数据采集单元14的恒速流量计相连接。所述增压机为气驱气体增压机。所述压力数据采集单元14由计算机、数据采集存储器、恒速流量计、压力传感器组成。所述恒速流量计经无缝钢管、连接配件分别与缓冲罐、压力传感器连接。所述数据采集存储器经数据线分别与恒速流量计、压力传感器连接,所述数据采集存储器与计算机电连接。所述恒速流量计可设定固定气体流量进行压力传输。所述光纤数据采集单元12由不间断电源(UPS)、工控机、分布式光纤(DTS)测温光端机构成。所述工控机分别与UPS、DTS测温光端机电连接,所述DTS测温光端机与光纤测试缆8连接。所述分布式光纤(DTS)测温光端机为高精度光纤分布式温度监测解调仪,可实现最低0.5米采样间隔、测温精度为0.5℃。所述光纤测试缆8为内包多模纤芯的大通径不锈钢管结构;整体耐温等级为400℃,可适用于海上油田热采井。所述毛细管10为大通径不锈钢管结构。所述定向定压开启工具11为恒定压力定向打开工具,保证系统在下井过程中隔绝井液进入毛细管内部。所述Y型穿越管柱5由变扣、密封组件、穿越接头、下端接头顺次连接组成。所述测试缆底部固定装置2内部设有限位环、压环、对接接头、销钉和挂钩组装于底部固定件内。所述底部固定件内部具有卡槽结构,所述挂钩是弹性爪结构,固定工具自身重力作用于所述挂钩上,使所述挂钩挂在所述底部固定件内部卡槽中完成光纤测试缆8的固定。本技术使用时,首先,通过下部隔热油管管柱4、带孔管3与测试缆底部固定装置2依次连接,共同下入井内;其次,将光纤测试缆8穿过Y型穿越管柱5并与测试缆底部固定装置2连接,靠测试缆底部固定装置2自身重力作用将光纤测试缆8带入井底,卡入底部固定件卡槽内,从而完成固定;而后,下入上部隔热油管管柱6及毛细管10并在隔热油管接箍位置打上测试缆及毛细管保护器7,依次下入至油管挂9处,将毛细管10及光纤测试缆8穿出井口;最后,将光纤测试缆8连接至光纤数据采集单元12,将毛细管10依次连接至压力数据采集单元14、地面吹扫单元13。连接完成后,分别检测光纤测试缆8温度监测信号、毛细管压力监测数据,确认监测数据准确性。在本技术工作过程中,光纤测试缆8连续不间断的提供井筒的温度数据,即毛细管10所处环境的温度数据,实现测压系统的温度补偿,保证了毛细管10测压数据分析的可靠性。尽管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功能及工作过程进行了描述,但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功能和工作过程,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海上油田稠油热采井下压力监测系统,包括油管挂(9),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管挂(9)下端依次连接有上部隔热油管管柱(6)、Y型穿越管柱(5)、下部隔热油管管柱(4)、带孔管(3)、测试缆底部固定装置(2)和带孔圆堵(1),所述Y型穿越管柱(5)设置有定向定压开启工具(11),所述定向定压开启工具(11)通过毛细管(10)与压力数据采集单元(14)连接,所述压力数据采集单元(14)与地面吹扫单元(13)连接;所述测试缆底部固定装置(2)通过光纤测试缆(8)与光纤数据采集单元(12)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上油田稠油热采井下压力监测系统,包括油管挂(9),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管挂(9)下端依次连接有上部隔热油管管柱(6)、Y型穿越管柱(5)、下部隔热油管管柱(4)、带孔管(3)、测试缆底部固定装置(2)和带孔圆堵(1),所述Y型穿越管柱(5)设置有定向定压开启工具(11),所述定向定压开启工具(11)通过毛细管(10)与压力数据采集单元(14)连接,所述压力数据采集单元(14)与地面吹扫单元(13)连接;所述测试缆底部固定装置(2)通过光纤测试缆(8)与光纤数据采集单元(1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油田稠油热采井下压力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隔热油管管柱(6)外部设置有测试缆及毛细管保护器(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油田稠油热采井下压力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吹扫单元(13)由氮气瓶、增压机、电控柜、缓冲罐及连接配件组成,所述氮气瓶经连接配件与增压机连接,增压机经连接配件与缓冲罐连接,增压机与电控柜电连接;所述增压机为气驱气体增压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油田稠油热采井下压力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龙辛野张华刘海英张伟董世超柳沣洵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