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水注聚井区地层压力预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47417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2: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注水注聚井区地层压力预测方法,属于油气田勘探开发领域,将待钻井点目的层分为若干个单层,劈分单层注入量和采出量,利用物质平衡方法计算单层平均压力;根据待钻井点周围井的产量、压力数据及井距计算待钻井点对应测压深度的压力;将待钻井点测压深度对应到某个单层,利用待钻井点测压深度的压力与对应单层平均压力的等比关系计算待钻井点在其他单层的压力值,解决现有地层压力预测方法应用范围小、方法复杂、现场适用困难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注水注聚井区地层压力预测方法
本申请涉及一种注水注聚井区地层压力预测方法,属于油气田勘探开发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大多数油田基本进入开发中后期,要实现油田稳产、提高油田储量动用程度,就需要合理布署一定数量的调整井。然而,酸化、注水、注聚、压裂等油田开发过程中的一些常规措施都会对调整井的钻井施工产生一定影响,尤其是注水注聚井的影响。常年注水(聚)开发,注水(聚)压力高,加之油层渗透率高、连通性好,导致目的层压力系数高,形成高压层段,而上部地层疏松、承压能力低,井筒内高压和易漏失层共存,经常在钻进过程中发生溢流,使用加重浆处理溢流过程中发生不同程度的井漏,这给现场安全施工带来困难。钻进过程中容易发生上漏下涌、或者涌漏同层,处理涌漏难度大,溢流发生以后,伴随油气溢出,部分区块气油比较高,容易发生井控失控的风险。也就是说,在经过长期的注水注聚后,地层压力逐渐由单纯的静态压力系统变成复杂的动态多压力系统,其中地层的破裂压力以及地层的孔隙压力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那么,在钻调整井前很有必要进行压力预测。然而,现有针对地层压力预测的方法中至少存在以下问题:1)针对压力预测的研究开始较早,主要以经验公式为主,后面才逐渐涉及到测井资料,通过室内实验、力学分析、地质建模、模式建立、软件编程等方法,但这些方法基本都是针对具体油田遇到的具体问题,应用范围较小,并且算法比较复杂。2)就现场而言,能方便直接使用的方法很少,地层压力预测较为困难。因此,为了解决地层压力预测问题,明确高压层、高压点的分布情况,亟需一种注水注聚井区地层压力预测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水注聚井区地层压力预测方法,解决现有地层压力预测方法应用范围小、方法复杂、现场适用困难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注水注聚井区地层压力预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待钻井点目的层分为若干个单层(小层),劈分单层注入量和采出量,利用物质平衡方法计算单层平均压力;2)根据待钻井点周围井的产量、压力数据及井距计算待钻井点对应测压深度的压力;3)将待钻井点测压深度对应到某个单层,利用待钻井点测压深度的压力与对应单层平均压力的等比关系计算待钻井点在其他单层的压力值。本专利技术通过劈分单层的注采量,利用物质平衡方法计算单层的平均压力,然后利用周围井对待钻井点的综合影响,计算对应点的压力,然后通过待钻井点测压深度的压力与对应单层平均压力的等比关系计算待钻井点在其他单层的压力值。本专利技术从油藏工程角度出发,提出的方法简单、可靠,且适用性更强,可以更广泛的应用到现场安全钻井,并且,此方法主要是计算点的压力,更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利用单层渗透率、渗流阻力、井底流压计算劈分系数,利用劈分系数计算单层注入量和采出量。进一步的,所述劈分系数的计算公式为:其中,Δp为注采压差,MPa;Ri为第i小层的渗流阻力,m.Pa.s/(μm2×cm);n为目的层划分的单层数。进一步的,所述利用物质平衡方法计算单层平均压力的计算公式为:式中:为平均地层压力,MPa;Pi为第i小层原始地层压力力,MPa;Q1为注入量,m3/d;Q2为采出量,m3/d;Bw为水体积系数;Bo为油体积系数;t为生产时间,d;Ct为综合压缩系数;φ为孔隙度;h为地层砂厚;re为泄压半径,m,所述泄压半径为注水井采油井之间地层压力为原始地层压力的点距离注水井之间的距离;L为注采井距,m。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利用压力叠加原理结合待钻井点周围井的产量、压力数据及井距计算待钻井点对应测压深度的压力。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如果待钻井点在注水井与采油井之间的连线上,则直接利用注水井和采油井的测压数据及井距,计算待钻井点对应测压深度的压力。进一步的,计算待钻井点对应测压深度的压力的公式为:式中:Pa为待钻井点的地层压力,MPa;Pb为注水井的地层压力,MPa;Pc为采油井的地层压力,MPa;L为采油井与注水井之间的距离,m;S为待钻井与注水井之间的距离,m。进一步的,如果周围井没有测压数据,则利用地层压力=套压+动液面液柱压力,计算注水井、采油井的地层压力。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中,将待钻井点测压深度对应到某个单层的方法是:通过查表法获取待钻井点测压深度对应的单层。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中,根据等比关系计算待钻井点在其他单层的压力值的公式为: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地层压力预测方法实施例1中非活塞式驱替含水饱和度剖面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地层压力预测方法实施例1中井位分布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地层压力预测方法实施例3中井位分布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地层压力预测方法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即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申请的特征和性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地层压力预测方法实施例1:本实施例中提供了针对注水注聚井区地层压力预测的方法,如图4所示,主要涉及以下步骤:1)将待钻井点目的层分为若干个单层,劈分单层注入量和采出量,利用物质平衡方法计算单层平均压力。对于笼统注水,首先要劈分出单层的注采量,那么首先采用技术中的方法求出劈分系数,然后根据劈分系数计算得到单层的注采量,本实施例中提出的一种利用单层渗透率、渗流阻力、井底流压等数据计算纵向劈分系数的方法,具体如下:对于多层油藏笼统注水,某一时刻小层配注量Qi为:如果定压差生产,多层油藏生产的注采压差:ΔP=Pi-PP(4)如果定注入量生产,某一时刻各小层的配注量如下:叠加式(5)中各小层配注量,可得该时刻注采井之间的注采压差为:式中:ki:第i层的渗透率,10-3μm2;Qi:第i层的注水量,m3/d;Ai:第i层注水的横截面积,m;d:注采井距,m;Ri:第i小层的渗流阻力,m.Pa.s/(μm2×cm);Δp:注采压差,MPa;λroi、λrwi:分别为第i小层油和水的相对流度,MPa-1;Pi、Pp:分别为注水井和生产井的井底流压,MPa;Qw:注水井总的注水量,m3/d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注水注聚井区地层压力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n1)将待钻井点目的层分为若干个单层,劈分单层注入量和采出量,利用物质平衡方法计算单层平均压力;/n2)根据待钻井点周围井的产量、压力数据及井距计算待钻井点对应测压深度的压力;/n3)将待钻井点测压深度对应到某个单层,利用待钻井点测压深度的压力与对应单层平均压力的等比关系计算待钻井点在其他单层的压力值。/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水注聚井区地层压力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待钻井点目的层分为若干个单层,劈分单层注入量和采出量,利用物质平衡方法计算单层平均压力;
2)根据待钻井点周围井的产量、压力数据及井距计算待钻井点对应测压深度的压力;
3)将待钻井点测压深度对应到某个单层,利用待钻井点测压深度的压力与对应单层平均压力的等比关系计算待钻井点在其他单层的压力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水注聚井区地层压力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利用单层渗透率、渗流阻力、井底流压计算劈分系数,利用劈分系数计算单层注入量和采出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水注聚井区地层压力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劈分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Δp为注采压差,MPa;Ri为第i小层的渗流阻力,m.Pa.s/(μm2×cm);n为目的层划分的单层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水注聚井区地层压力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物质平衡方法计算单层平均压力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为平均地层压力,MPa;Pi为第i小层原始地层压力力,MPa;Q1为注入量,m3/d;Q2为采出量,m3/d;Bw为水体积系数;Bo为油体积系数;t为生产时间,d;Ct为综合压缩系数;φ为孔隙度;h为地层砂厚;re为泄压半径,m,所述泄压半径为注水井采油井之间地层压力为原始地层压力的点距离注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涛孙冬冬孟怀启张猛狄海公毛新军王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