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平灾转换的廊架
本技术涉及户外景观领域,提供一种平灾转换的廊架,平时具有廊架的基础功能,灾时又可提供庇护场所的同时兼顾使用人的体验感与使用感。
技术介绍
如今,灾害频繁发生。无论是自然灾害如地震、海啸还是其他灾害,都给市民的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灾后救助、修复与重建也成为了当下一个重要命题。廊架,作为场地中的基础设施之一,愈来愈与周围的景观融合为一体,日常设计中,较多地考虑到了其外观,结构新颖性等设计特点,功能性设计比较有限,使廊架往往只承担了景观、休憩划分空间等基础功能,这种基础设施在灾后的作用往往被忽视,如其在灾后使用率并无任何突破性的添加,使得其在灾后的利用率大大降低,无法在灾后充分地发挥作用,提高救灾、修复及重建的效率。如何将平灾结合的理念融入实际园林建设,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技术将廊架的基础功能和灾时的服务功能相结合,提供一种平灾结合和的景观廊架,以解决现有廊架的不足,实现平灾转换,即平时具有廊架的基础功能,灾时又可提供庇护场所的同时兼顾使用人的体验感与使用感。
技术实现思路
<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平灾转换的廊架,包括廊架本体,廊架本体包括设置在基础上的两排廊柱,设置在每排廊柱中相邻的两个廊柱之间的若干坐凳,设置在两排廊柱顶部之间的顶板,其特征是,两排廊柱中,关于廊架本体纵向对称的两个廊柱为一对廊柱,相邻的两对廊柱构成一个封闭单元,一个封闭单元内相邻的两个廊柱中,一个廊柱为A柱,另一个廊柱为B柱;每两对廊柱中位于同一排的两个廊柱之间摆动设置有侧板,侧板竖立时,通过锁紧装置将侧板锁定在廊柱上,侧板平放时与所述两对廊柱之间的两个坐凳搭接;防水布的卷缩端卷缩在A柱内、自由端可拆卸设置在B柱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灾转换的廊架,包括廊架本体,廊架本体包括设置在基础上的两排廊柱,设置在每排廊柱中相邻的两个廊柱之间的若干坐凳,设置在两排廊柱顶部之间的顶板,其特征是,两排廊柱中,关于廊架本体纵向对称的两个廊柱为一对廊柱,相邻的两对廊柱构成一个封闭单元,一个封闭单元内相邻的两个廊柱中,一个廊柱为A柱,另一个廊柱为B柱;每两对廊柱中位于同一排的两个廊柱之间摆动设置有侧板,侧板竖立时,通过锁紧装置将侧板锁定在廊柱上,侧板平放时与所述两对廊柱之间的两个坐凳搭接;防水布的卷缩端卷缩在A柱内、自由端可拆卸设置在B柱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灾转换的廊架,其特征是,一对廊柱的间距为2.0m~2.4m,廊柱的高度为2.4m~2.8m。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