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钢栈桥承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9177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3: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为临时钢栈桥承重装置。该装置包括支撑平板和支撑坡道,所述支撑平板与所述支撑坡道可拆卸连接,且连接后呈一定夹角;所述支撑平板包括由下至上依次焊接的支撑底板、平板纵梁、平板横梁和支撑面板,所述平板纵梁设于所述平板横梁的相对两端,所述支撑底板设于所述平板纵梁下表面;所述支撑坡道包括由下至上依次焊接的坡道纵梁和支撑面板;所述平板横梁与所述坡道纵梁一一对应。施工过程中,采用钢栈桥进行跨越混凝土结构,既能较好的解决混凝土结构不能承重的问题,可以使重载车平稳运料至指定地点,又可以随时吊运,保证结构不受损的前提下,增进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临时钢栈桥承重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为临时钢栈桥承重装置。
技术介绍
针对人工湿地垂直潜流湿地池体四面环墙的施工环境,且池体内部需进行大量碎石填料施工,靠近道路侧的外墙剖面为门字型过水渠,根据计算,该水渠混凝土结构难以承受重载运输机械从上方直接运料,填料运输难度较大,强行运料易造成水渠混凝土结构损坏,会造成返工及返修,且对于有多个近似池体、施工面积广时,整体造价高,增加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向池内填料运输,水渠混凝土结构难以承受重载运输机械从上方直接运料,易造成混凝土结构损坏,造成返工及返修,且对于有多个近似池体、施工面积广时,整体造价高,增加施工成本的问题,采用临时钢栈桥承重装置,能够有效避免混凝土结构受损,避免返工及返修,安拆方便,随时吊用,适合大体量的典型施工。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临时钢栈桥承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支撑平板和支撑坡道,所述支撑平板与所述支撑坡道可拆卸连接,且连接后呈一定夹角;所述支撑平板包括由下至上依次焊接的支撑底板、平板纵梁、平板横梁和支撑面板,所述平板纵梁设于所述平板横梁的相对两端,所述支撑底板设于所述平板纵梁下表面;所述支撑坡道包括由下至上依次焊接的坡道纵梁和支撑面板;所述平板横梁与所述坡道纵梁一一对应。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坡道为两个,分别设置于支撑平板的平板横梁相对两端。进一步的,所述平板纵梁为两排工字钢。进一步的,所述平板横梁为间隔摆放的工字钢。进一步的,所述工字钢之间的间距为400mm。进一步的,所述支撑面板的厚度为10mm。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底板的厚度为10mm。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平板和支撑坡道采用M24*120高强螺栓连接。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钢栈桥底部支撑纵梁的底面采用支撑底板与填料面接触,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分摊受力,并且采用支撑平板与支撑坡道相结合,支撑平板与支撑坡道呈一定夹角的结构,可以对车辆运行起到缓冲的作用,平板横梁与坡道纵梁一一对应设置,可以增加装置的稳定性。采用钢栈桥跨越水渠的混凝土结构,使受力点均匀分布于混凝土结构周边的回填土及池内填料上,可大大减少混凝土结构受损,该钢栈桥既确保混凝土主体结构验收质量,又避免返工及返修,增大施工效益,加快施工进度。对于有多个近似池体,且各池体施工情况类似,在单个池体完成填料运输后,采用汽车式起重机进行起重挪位,将钢栈桥安放到其他的池体上应用,随时吊用,方便快捷;在支撑平板与支撑坡道之间采用高强螺栓连接,既保证自身结构稳定,又保证结构体下方受力均匀,且成品保护到位,在不使用时,人工拆卸高强螺栓,使支撑平板及支撑坡道分离,安拆简便。附图说明图1为临时钢栈桥承重装置剖面结构图;图2为临时钢栈桥承重装置俯视结构图;图中:1-支撑面板,2-坡道纵梁,3-碎石坡道,4-混凝土结构,5-回填土,6-高强螺栓,7-平板纵梁,8-平板横梁,9-支撑底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如图1、2所示,临时钢栈桥承重装置包括支撑平板和支撑坡道,所述支撑平板与所述支撑坡道可拆卸连接,且连接后呈一定夹角;支撑平板包括由下至上依次焊接的支撑底板9、平板纵梁7、平板横梁8和支撑面板1,平板纵梁7设于平板横梁8的相对两端,支撑底板1设于平板纵梁7下表面;支撑坡道包括由下至上依次焊接的坡道纵梁2和支撑面板1;平板横梁8与坡道纵梁2一一对应。在使用过程中,如果为门字形的混凝土结构4时,难以承受重载运输机械从上方直接运料,可采用临时钢栈桥承重装置进行保护,临时钢栈桥承重装置的平板纵梁7为两排工字钢,平板横梁8为间隔摆放的工字钢,工字钢之间的间距为400mm,支撑面板1与支撑底板9的厚度为10mm,支撑平板和支撑坡道采用M24*120高强螺栓6连接,将一个支撑坡道连接于支撑平板的一端,将连接好的临时钢栈桥承重装置跨越混凝土结构4,因混凝土结构4高2米,需提前采用碎石填料将池内填出碎石坡道3,既减少支撑坡道的放坡长度,又可用于平板纵梁7下方支撑底板9的支撑,支撑坡道通过碎石坡道3连接池内,支撑平板另一端由回填土5填至与支撑平板的支撑面板1齐平,重载运输机械就可以通过临时钢栈桥承重装置将填料运输至池体内,可以很好的保护混凝土结构4,当一个池体内填充完以后,就可以利用起重装置将临时钢栈桥承重装置起重挪位,安放到其他池体内,继续进行填料,方便快捷,随吊随用。支撑坡道也可以设置成两个,分别设置于支撑平板的平板横梁8相对两端,使得在混凝土结构4两侧都是斜坡的情况下也可以应用该临时钢栈桥承重装置。尽管本技术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例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技术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技术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临时钢栈桥承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支撑平板和支撑坡道,所述支撑平板与所述支撑坡道可拆卸连接,且连接后呈一定夹角;/n所述支撑平板包括由下至上依次焊接的支撑底板、平板纵梁、平板横梁和支撑面板,所述平板纵梁设于所述平板横梁的相对两端,所述支撑底板设于所述平板纵梁下表面;/n所述支撑坡道包括由下至上依次焊接的坡道纵梁和支撑面板;/n所述平板横梁与所述坡道纵梁一一对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临时钢栈桥承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支撑平板和支撑坡道,所述支撑平板与所述支撑坡道可拆卸连接,且连接后呈一定夹角;
所述支撑平板包括由下至上依次焊接的支撑底板、平板纵梁、平板横梁和支撑面板,所述平板纵梁设于所述平板横梁的相对两端,所述支撑底板设于所述平板纵梁下表面;
所述支撑坡道包括由下至上依次焊接的坡道纵梁和支撑面板;
所述平板横梁与所述坡道纵梁一一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临时钢栈桥承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坡道为两个,分别设置于支撑平板的平板横梁相对两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临时钢栈桥承重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震轩王昊王丹陈曦张克让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一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