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村秸秆炭化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9082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3: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农村秸秆炭化设备,涉及环保技术领域,包括包括箱体、内胆、箱盖、倾倒限位机构以及起吊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优化现有的炭化炉的结构设计,将其设计成顶部开口,并采用起吊的方式实现内胆的转移,相比传统的水平式移动,省去了部分转移步骤,另外,通过在箱体的左侧设置倾倒限位机构,配合起吊装置一起,能够实现内胆内木炭的自动倾倒,操作便捷,简化了工序,节约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农村秸秆炭化设备
本技术属于环保
,具体涉及一种农村秸秆炭化设备。
技术介绍
秸秆炭化是将秸秆经烘干或晒干、粉碎,然后在制炭设备中,经干燥、干馏、冷却等工序,将松散的秸秆制成木炭的过程。目前,农村用的秸秆炭化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一般是将盛放于烧结料箱推入炭化炉内烧结炭化,炭化后的木炭再通过相关的设备进行转移和存储。该种方式存在一个缺陷,即烧结料箱采用水平移动的方式,可能还需要使用相关的起吊工具,其物料的转移较为困难,特别的倾倒过程,耗时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农村秸秆炭化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导致的上述缺陷。一种农村秸秆炭化设备,包括箱体、内胆、箱盖、倾倒限位机构以及起吊装置,所述箱体为上端开口的壳体结构,箱体的两侧分别设有进气口和排气口,所述内胆滑动连接于箱体内并通过锁链与箱盖连接,所述箱盖的顶部设有用于起吊的吊环,所述吊环通过锁链与起吊装置连接,内胆的底部位于倾倒限位机构的一侧设有与其配合的导向槽,所述倾倒限位机构与起吊装置配合并用于实现内胆内木炭的倾倒处理。优选的,所述倾倒限位机构包括支撑板和限位杆,所述支撑板有两个并分别固定于箱体的两侧,且朝向箱体的左侧倾斜设置,所述限位杆连接于两个支撑板之间,限位杆与导向槽相配合。优选的,所述内胆内设有一倾斜面,该倾斜面的倾斜方向与支撑板一致。优选的,所述起吊装置包括桁架和电动葫芦,所述桁架位于箱体的正上方,电动葫芦安装于桁架上且与箱盖连接。优选的,所述内胆的顶部和箱盖的底部均设置有连接部,箱盖与内胆之间通过连接于连接部上的锁链连接。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底部设有自锁式万向轮。本技术的优点在于:优化现有的炭化炉的结构设计,将其设计成顶部开口,并采用起吊的方式实现内胆的转移,相比传统的水平式移动,省去了部分转移步骤,另外,通过在箱体的左侧设置倾倒限位机构,配合起吊装置一起,能够实现内胆内木炭的自动倾倒,操作便捷,简化了工序,节约了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去掉起吊装置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俯视图。图4为图3中沿A-A方向的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图。图6为图2中加装自锁式万向轮后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箱体,2-内胆,3-箱盖,4-倾倒限位机构,41-支撑板,42-限位杆,5-起吊装置,51-桁架,52-电动葫芦,6-进气口,7-排气口,8-连接部,9-锁链,10-吊环,11-导向槽,12-倾斜面,13-自锁式万向轮。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农村秸秆炭化设备,包括箱体1、内胆2、箱盖3、倾倒限位机构4以及起吊装置5,所述箱体1为上端开口的壳体结构,箱体1的两侧分别设有进气口6和排气口7,所述内胆2滑动连接于箱体1内并通过锁链9与箱盖3连接,所述箱盖3的顶部设有用于起吊的吊环10,所述吊环10通过锁链9与起吊装置5连接,内胆2的底部位于倾倒限位机构4的一侧设有与其配合的导向槽11,所述倾倒限位机构4与起吊装置5配合并用于实现内胆2内木炭的倾倒处理。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倾倒限位机构4包括支撑板41和限位杆42,所述支撑板41有两个并分别固定于箱体1的两侧,且朝向箱体1的左侧倾斜设置,所述限位杆42连接于两个支撑板41之间,限位杆42与导向槽11相配合。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内胆2内设有一倾斜面12,该倾斜面12的倾斜方向与支撑板41一致,该倾斜面12有利于木炭的顺利排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起吊装置5包括桁架51和电动葫芦52,所述桁架51位于箱体1的正上方,电动葫芦52安装于桁架51上且与箱盖3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内胆2的顶部和箱盖3的底部均设置有连接部8,箱盖3与内胆2之间通过连接于连接部8上的锁链9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箱体1的底部设有自锁式万向轮13,方便工作人员转移该设备,同时还具有自锁功能,实现任意位置的定位。工作过程及原理:首先,盛满秸秆料的内胆2经起吊装置5缓缓送入到箱体1内,到达最低端后,箱盖3与箱体1盖合密封,通过进气口6向内通入燃烧气体并点火燃烧,对秸秆料进行加热炭化,炭化过程产生的烟气通过排气口7排出处理,最后无氧条件下对内胆2进行强制降温或自然冷却后即可获得木炭。接着,起吊装置5将箱盖3吊起至一定高度,并向左移动直至导向槽11与限位杆42接触,然后,继续向左移动,与此同时,起吊装置5缓慢释放锁链9,内胆2的高度随之下降,直至内胆2向左倾斜至预定角度,将其内的木炭倾倒完毕即可。然后反向操作,内胆2恢复至竖直位置,并借助相关机械向内加入新的秸秆料,进行下次炭化。本技术通过优化现有的炭化炉的结构设计,将其设计成顶部开口,并采用起吊的方式实现内胆2的转移,相比传统的水平式移动,省去了部分转移步骤,另外,通过在箱体1的左侧设置倾倒限位机构4,配合起吊装置5一起,能够实现内胆2内木炭的自动倾倒,操作便捷,简化了工序,节约了成本。由技术常识可知,本技术可以通过其它的不脱离其精神实质或必要特征的实施方案来实现。因此,上述公开的实施方案,就各方面而言,都只是举例说明,并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技术范围内或在等同于本技术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技术包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农村秸秆炭化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内胆(2)、箱盖(3)、倾倒限位机构(4)以及起吊装置(5),所述箱体(1)为上端开口的壳体结构,箱体(1)的两侧分别设有进气口(6)和排气口(7),所述内胆(2)滑动连接于箱体(1)内并通过锁链(9)与箱盖(3)连接,所述箱盖(3)的顶部设有用于起吊的吊环(10),所述吊环(10)通过锁链(9)与起吊装置(5)连接,内胆(2)的底部位于倾倒限位机构(4)的一侧设有与其配合的导向槽(11),所述倾倒限位机构(4)与起吊装置(5)配合并用于实现内胆(2)内木炭的倾倒处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农村秸秆炭化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内胆(2)、箱盖(3)、倾倒限位机构(4)以及起吊装置(5),所述箱体(1)为上端开口的壳体结构,箱体(1)的两侧分别设有进气口(6)和排气口(7),所述内胆(2)滑动连接于箱体(1)内并通过锁链(9)与箱盖(3)连接,所述箱盖(3)的顶部设有用于起吊的吊环(10),所述吊环(10)通过锁链(9)与起吊装置(5)连接,内胆(2)的底部位于倾倒限位机构(4)的一侧设有与其配合的导向槽(11),所述倾倒限位机构(4)与起吊装置(5)配合并用于实现内胆(2)内木炭的倾倒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村秸秆炭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倾倒限位机构(4)包括支撑板(41)和限位杆(42),所述支撑板(41)有两个并分别固定于箱体(1)的两侧,且朝向箱体(1)的左侧倾斜设置,所述限位杆(42)连接于两个支撑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房文浩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市鹏龙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