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JSR株式会社专利>正文

液晶取向剂、液晶取向膜、液晶元件及液晶元件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488422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3:07
使液晶取向剂中含有聚合体成分、以及在一分子内具有2个以上的式(1)或式(2)所表示的部分结构的α,β‑不饱和化合物。其中,式(1)及式(2)中,X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液晶取向剂、液晶取向膜、液晶元件及液晶元件的制造方法相关申请的交叉参考本申请基于2018年4月5号提出申请的日本申请编号2018-73137号,且将其记载内容引用于此。
本公开涉及一种液晶取向剂、液晶取向膜、液晶元件及液晶元件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液晶元件具备具有使液晶分子在一定方向上取向的功能的液晶取向膜。通常,液晶取向膜是通过将使聚合体成分溶解于有机溶媒中而成的液晶取向剂涂布于基板表面,优选为进行加热而形成于基板上。另外,针对使用液晶取向剂形成于基板上的有机膜,视需要实施摩擦处理或光取向处理,由此赋予液晶取向能力。近年来,大画面且高精细的液晶电视成为主体,另外智能手机或平板个人计算机(tabletpersonalcomputer,tabletPC)等小型的显示终端的普及进展,对液晶元件的高品质化的要求较现有而进一步提高。根据此种背景,为了改善液晶取向膜的性能,并使液晶元件的各种特性(例如液晶取向性或电压保持率、残像特性等)更优异,提出有各种液晶取向剂(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3)。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一种含有聚酰亚胺以及具有氮原子的环氧化合物(例如,N,N,N',N'-四缩水甘油基-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1,3-双(N,N'-二缩水甘油基氨基甲基)环己烷等)的液晶取向剂。根据所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液晶取向剂,能够获得一种可抑制由摩擦损伤引起的显示不良且具有优异的液晶取向性的液晶取向膜。另外,专利文献2中公开出使液晶取向剂中含有聚酰胺酸或聚酰亚胺、以及含有酰亚胺键与2个以上的环氧基的化合物(例如,单烯丙基二缩水甘油基异氰脲酸、三缩水甘油基异氰脲酸等)。专利文献3中公开出使液晶取向剂中含有聚酰胺酸或聚酰亚胺、以及具有2个以上的3,4-环氧环己烷环的多官能环氧化合物。在使用含有交联剂的液晶取向剂形成液晶取向膜的情况下,通常通过膜形成时的加热(后烘烤)来进行交联,从而促进膜的硬化。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10-333153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7-139949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开2016-17040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为了通过交联剂的添加来使膜的硬化充分进行并提高膜硬度,理想的是在高温下(例如200℃以上)进行膜形成时的加热。但是,若在形成液晶取向膜时需要进行高温下的加热,则有时产生基板的材料受到制约等不良情况,且应用膜基材作为液晶元件的基板的情况受到限制。另外,在彩色液晶显示元件中,作为彩色滤光片用的着色剂而使用的染料比较不耐热,担心在需要在高温下进行膜形成时的加热的情况下染料的使用受到限制。另一方面,若膜的硬化不充分,则膜硬度不充分,担心液晶取向性或电压保持率下降。另外,在通过交联剂的添加而聚合体成分的溶解性下降、或交联剂在取向剂中析出的情况下,液晶取向剂对基板的涂布性变差。另外,担心所获得的液晶元件的液晶取向性或电压保持率下降、或制品良率下降。本专利技术是鉴于所述情况而成,其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如下的液晶取向剂:对基板的涂布性良好,即便在以低温进行膜形成的情况下膜硬度也高,且可获得液晶取向性及电压保持率优异的液晶元件。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根据本公开,提供以下的手段。[1]一种液晶取向剂,含有:聚合体成分、以及在一分子内具有2个以上的下述式(1)或式(2)所表示的部分结构的α,β-不饱和化合物。[化1](式(1)及式(2)中,X1为羰基或磺酰基,L1为通过与所述聚合体成分所具有的基团的反应而脱离的脱离基,L2为氧原子或硫原子,R5为氢原子或碳数1以上的一价有机基。一分子内的多个X1、R5、L1及L2分别独立地具有所述定义。“*”表示结合键。)[2]一种液晶取向膜,是使用所述[1]的液晶取向剂而形成。[3]一种液晶元件,具备所述[2]的液晶取向膜。[4]一种液晶元件的制造方法,包括:将所述[1]的液晶取向剂涂布于一对基板的各基板面,并对所述经涂布的基板面进行光照射,由此赋予液晶取向能力并形成液晶取向膜的步骤;以及将形成有所述液晶取向膜的一对基板经由液晶层而以所述基板的涂布面相对的方式相向配置而构建液晶单元的步骤。[5]一种液晶元件的制造方法,包括:将所述[1]的液晶取向剂涂布于具有导电膜的一对基板的各自的所述导电膜上的步骤;将涂布有所述液晶取向剂的一对基板经由液晶层而以所述基板的涂布面相对的方式相向配置而构建液晶单元的步骤;以及在对所述导电膜间施加电压的状态下对所述液晶单元进行光照射的步骤。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公开的液晶取向剂,即便在低温(例如170℃以下的温度)下进行膜形成时的加热的情况下也可获得液晶取向性及电压保持率优异的液晶元件。另外,本公开的液晶取向剂对基板的涂布性优异,因此可抑制制品良率的下降。具体实施方式<<液晶取向剂>>本公开的液晶取向剂含有聚合体成分与添加剂成分。另外,作为添加剂成分,含有在一分子内具有2个以上的所述式(1)或式(2)所表示的部分结构的α,β-不饱和化合物(以下,也称作“化合物[V]”)。以下,对本公开的液晶取向剂中所含的各成分、以及视需要而任意调配的其他成分进行说明。再者,在本说明书中,所谓“烃基”,为包含链状烃基、脂环式烃基以及芳香族烃基的含义。所谓“链状烃基”,是指在主链不含环状结构而仅由链状结构构成的直链状烃基及分支状烃基。其中,可为饱和也可为不饱和。所谓“脂环式烃基”,是指仅包含脂环式烃的结构作为环结构,而不包含芳香环结构的烃基。其中,无需仅由脂环式烃的结构构成,也包含在其一部分中具有链状结构的烃基。所谓“芳香族烃基”,是指包含芳香环结构作为环结构的烃基。其中,无需仅由芳香环结构构成,也可在其一部分中包含链状结构或脂环式烃的结构。<聚合体成分>液晶取向剂中所含有的聚合体成分只要通过化合物[V]而进行交联,则其主骨架并无特别限定。作为聚合体成分的具体例,例如可列举以聚酰胺酸、聚酰胺酸酯、聚酰亚胺、多胺、聚烯胺(Polyenamine)、聚有机硅氧烷、聚酯、聚酰胺、聚酰胺酰亚胺、聚苯乙烯、聚苯并噁唑前体、聚苯并噁唑、纤维素衍生物、聚缩醛、聚马来酰亚胺、苯乙烯-马来酰亚胺系共聚物、或聚(甲基)丙烯酸酯为主骨架、且具有与化合物[V]进行反应(交联反应)的官能基的聚合体。再者,(甲基)丙烯酸酯是指丙烯酸酯以及甲基丙烯酸酯。所谓聚烯胺,为在多胺的氨基的邻位上具有碳-碳双键的聚合体,例如可列举:聚烯胺基酮、聚烯胺基酯、聚烯胺基腈、聚烯胺基磺酰基等。作为聚合体成分,这些中,就可充分提高所获得的液晶元件的性能(例如液晶取向性或电特性、机械强度、耐候性等)的方面而言,优选为选自由聚酰胺酸、聚酰胺酸酯、聚酰亚胺、多胺、聚烯胺、聚酰胺、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酯、聚马来酰亚胺、苯乙烯-马来酰亚胺系共聚体、及聚有机硅氧烷所组成的群组中的至少一种。就由化合物[V]带来的所述改善效果更高的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晶取向剂,其含有:聚合体成分、以及在一分子内具有2个以上的下述式(1)或式(2)所表示的部分结构的α,β-不饱和化合物;/n[化1]/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405 JP 2018-0731371.一种液晶取向剂,其含有:聚合体成分、以及在一分子内具有2个以上的下述式(1)或式(2)所表示的部分结构的α,β-不饱和化合物;
[化1]



(式(1)及式(2)中,X1为羰基或磺酰基,L1为通过与所述聚合体成分所具有的基团的反应而脱离的脱离基,L2为氧原子或硫原子,R5为氢原子或碳数1以上的一价有机基;一分子内的多个X1、R5、L1及L2分别独立地具有所述定义;“*”表示结合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取向剂,其中所述α,β-不饱和化合物为选自由在一分子内具有2个以上的下述式(4-1)~式(4-4)分别所表示的部分结构的化合物、下述式(5)所表示的化合物、及下述式(6)所表示的化合物(其中,包含互变异构体)所组成的群组中的至少一种;
[化2]



(式(4-1)~式(4-4)、式(5)及式(6)中,X1为羰基或磺酰基;R1~R5及R7~R10分别独立地为氢原子或碳数1以上的一价有机基,R6为碳数2~5的烷二基或在所述烷二基的碳-碳键间具有-O-或-S-的基团;L1及L2与所述式(1)、式(2)为相同含义;一分子内的多个X1、R1~R10、L1及L2分别独立地具有所述定义;“*”表示结合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晶取向剂,其中所述聚合体成分包含具有下述式(7-1)~式(7-3)分别所表示的部分结构的聚合体;
[化3]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冈田敬村上嘉崇
申请(专利权)人:JSR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