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丙烯系树脂发泡颗粒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48815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3:07
提供一种模内发泡成型用聚丙烯系树脂发泡颗粒的制造方法,所述制造方法将硅酸盐用作分散剂时,即使聚丙烯系树脂与水系分散介质的重量比相近,也不会生成耐压容器外的结块,且生产率高。通过使用对聚丙烯系树脂混合特定的聚乙烯系树脂和胺系化合物而得到的聚丙烯系树脂,可以得到无结块的聚丙烯系树脂发泡颗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聚丙烯系树脂发泡颗粒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聚丙烯系树脂发泡颗粒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由聚丙烯系树脂发泡颗粒(以下也称作“树脂发泡颗粒”、“发泡颗粒”或“微珠”。)形成的聚丙烯系树脂发泡成型体(以下也简称作“模内发泡成型体”。)的缓冲性、绝热性等物性优异。因此,聚丙烯系树脂发泡成型体被使用于包装材料、缓冲材料、绝热材料、建筑构件等各种各样的领域中。特别是对于将聚丙烯系树脂发泡颗粒填充在模具中,用水蒸气等进行加热而使发泡颗粒之间熔接从而得到规定形状的模内发泡成型体的模内发泡成型法而言,可以比较容易地得到各种形状的产品,因此,被用于多种用途。聚丙烯系树脂发泡颗粒主要通过以下方法得到:将聚丙烯系树脂颗粒、作为分散介质的水、无机气体系发泡剂、分散剂和分散助剂一同收纳于耐压容器中,通过搅拌使其分散,并对容器内进行加温、加压后,将耐压容器中的分散液释放到压力低于容器内的压力的区域中,从而使聚丙烯系树脂颗粒发泡。分散剂是为了防止耐压容器内的树脂颗粒之间的熔接、或刚向耐压容器外释放后的树脂发泡颗粒之间的熔接(结块)而添加的。作为分散剂,可适宜地利用磷酸三钙(例如专利文献1及2)。另外,专利文献2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丙烯系树脂发泡颗粒的制造方法,所述聚丙烯系树脂发泡颗粒提供不丧失模内发泡成型时的熔接性及表面性等物性及品质、且发挥基材树脂原本强度的模内发泡成型体,并公开了一种使用由在聚丙烯系树脂中混合特定的聚乙烯系树脂而得到的聚丙烯系树脂组合物形成的聚丙烯系树脂颗粒的方法。有将不易从发泡颗粒表面脱离的硅酸盐等粘土矿物用作分散剂的方法(例如专利文献3)。粘土矿物之中适宜利用高岭土。另外,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一种含有NH型的受阻胺系化合物的聚丙烯系树脂发泡颗粒的制造方法。该文献中记载了通过含有特定量的NH型的受阻胺系化合物,利用无机系分散剂进行发泡时的防止结块的效果提高。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179281号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编号WO2017/090432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11-147972号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内发泡成型用聚丙烯系树脂发泡颗粒的制造方法,所述制造方法在使用硅酸盐作为分散剂时,即使聚丙烯系树脂颗粒与水系分散介质的重量比相近,也不会发生耐压容器外的结块,即生产率高。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人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使用对聚丙烯系树脂混合特定的聚乙烯系树脂与胺系化合物而得到的聚丙烯系树脂,即使在聚丙烯系树脂颗粒与水系分散介质的重量比相近,且分散剂中使用少量的硅酸盐的条件下,即,在容易发生耐压容器外的发泡颗粒相互结块的条件下,也可得到无结块的聚丙烯系树脂发泡颗粒。即,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包括以下的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的聚丙烯系树脂发泡颗粒的制造方法具有如下工序:使聚丙烯系树脂颗粒、无机气体系发泡剂、和作为无机系分散剂的硅酸盐在密闭容器内分散在水系分散介质中并制成分散液的工序;将上述密闭容器内加热至上述聚丙烯系树脂颗粒的软化温度以上,且对上述密闭容器内进行加压的工序;及通过将上述分散液释放到比上述密闭容器的内压低的压力区域中,从而得到聚丙烯系树脂发泡颗粒的工序,上述聚丙烯系树脂颗粒包含:聚丙烯系树脂(Z),其包含85~99重量%的聚丙烯系树脂(X)及1~15重量%的密度0.945g/cm3以上的聚乙烯系树脂(Y)[(X)与(Y)的总计为100重量%];及胺系化合物,其相对于100重量份的上述聚丙烯系树脂(Z)为0.01重量份以上且1重量份以下,相对于100重量份的上述聚丙烯系树脂颗粒,上述分散液包含(i)0.05重量份以上且0.4重量份以下的上述硅酸盐,及(ii)100重量份以上且250重量份以下的上述水系分散介质。进而,对于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的聚丙烯系树脂发泡颗粒而言,其为聚丙烯系树脂发泡颗粒,其包含聚丙烯系树脂,上述聚丙烯系树脂包含:聚丙烯系树脂(Z),其包含85~99重量%的聚丙烯系树脂(X)及1~15重量%的密度0.945g/cm3以上的聚乙烯系树脂(Y)[(X)与(Y)的总计为100重量%];及胺系化合物,其相对于100重量份的上述聚丙烯系树脂(Z)为0.01重量份以上且1重量份以下,相对于100重量份的上述聚丙烯系树脂,存在于上述聚丙烯系树脂发泡颗粒的表面的硅酸盐的量超过0重量份且为0.20重量份以下。专利技术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可以发挥提供一种生产率高的模内发泡成型用聚丙烯系树脂发泡颗粒的制造方法的效果。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定于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以下说明的各构成所限定,可以在权利要求示出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另外,将不同的实施方式或实施例中分别公开的技术手段进行适当组合而得到的实施方式或实施例也包含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范围内。进而,通过组合各实施方式中分别公开的技术手段,可以得到新的技术特征。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记载的全部学术文献及专利文献在本说明书均被援用作参考文献。另外,若本说明书中无特别说明,则表示数值范围的“A~B”意为“A以上(包含A且比A大)且B以下(包含B且比B小)”。进而,若本说明书中无特别说明,则将包含源自X1单体的结构单元、源自X2单体的结构单元、···及源自Xn单体(n为2以上的整数)的结构单元作为结构单元的共聚物也称作“X1/X2/···/Xn共聚物”。作为X1/X2/···/Xn共聚物,除明示的情况外,聚合方式并无特别限定,为无规共聚物、嵌段共聚物、接枝共聚物均可。〔1.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技术构思〕本专利技术人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上述专利文献1~3中具有以下示出的改善余地或问题点。专利文献1及2所记载的技术中,使用磷酸三钙作为分散剂。本专利技术人独立地发现:利用磷酸三钙得到的树脂发泡颗粒在使用该树脂发泡颗粒进行模内发泡成型时,树脂发泡颗粒表面附着的磷酸三钙会从树脂发泡颗粒脱离,并堆积在模具内。专利文献3所记载的技术中,使用硅酸盐。对使用硅酸盐作为分散剂的情况进行说明。该情况下,在聚丙烯系树脂颗粒与水系分散介质的重量比相近的条件下,为了确保良好的生产率,若不大量地添加硅酸盐,则无法防止刚释放到耐压容器外之后的结块。另外,使用大量的硅酸盐而得到的聚丙烯系树脂发泡颗粒有以下问题:使用该发泡颗粒进行模内发泡成型时,虽然硅酸盐不堆积于模具内,但可观察到得到的模内发泡成型体的熔接性有恶化的倾向。另外,使用大量的硅酸盐时,包含大量硅酸盐的排水的处理也耗费成本,在生产率上存在问题。另外,专利文献3所记载的技术中,在聚丙烯系树脂与水系分散介质的重量比相近、容易产生结块的条件下,防止结块的效果不充分。即,专利文献3所记载的技术中,聚丙烯系树脂与水系分散介质的重量比相近时,为了防止一段发泡颗粒的制造工序中的结块,需要添加大量的作为无机系分散剂的高岭土(硅酸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聚丙烯系树脂发泡颗粒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如下工序:/n使聚丙烯系树脂颗粒、无机气体系发泡剂、和作为无机系分散剂的硅酸盐在密闭容器内分散在水系介质中并制成分散液的工序;/n将所述密闭容器内加热至所述聚丙烯系树脂颗粒的软化温度以上,且对所述密闭容器内进行加压的工序;及/n将所述分散液释放到比所述密闭容器的内压低的压力区域中,从而得到聚丙烯系树脂发泡颗粒的工序,/n所述聚丙烯系树脂颗粒包含:聚丙烯系树脂(Z),其包含85~99重量%的聚丙烯系树脂(X)、及1~15重量%的密度0.945g/cm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308 JP 2018-0418661.一种聚丙烯系树脂发泡颗粒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如下工序:
使聚丙烯系树脂颗粒、无机气体系发泡剂、和作为无机系分散剂的硅酸盐在密闭容器内分散在水系介质中并制成分散液的工序;
将所述密闭容器内加热至所述聚丙烯系树脂颗粒的软化温度以上,且对所述密闭容器内进行加压的工序;及
将所述分散液释放到比所述密闭容器的内压低的压力区域中,从而得到聚丙烯系树脂发泡颗粒的工序,
所述聚丙烯系树脂颗粒包含:聚丙烯系树脂(Z),其包含85~99重量%的聚丙烯系树脂(X)、及1~15重量%的密度0.945g/cm3以上的聚乙烯系树脂(Y),(X)和(Y)的总计为100重量%;和
胺系化合物,其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所述聚丙烯系树脂(Z)为0.01重量份以上且1重量份以下,
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所述聚丙烯系树脂颗粒,所述分散液包含(i)0.05重量份以上且0.4重量份以下的所述硅酸盐、及(ii)100重量份以上且250重量份以下的所述水系分散介质。


2.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望月义之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钟化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